杭州西湖畔怎么会有歌伎苏小小的一席之地?

无为令 2023-01-01 23:24:57

|您的关注是我坚持前行的最大动力|

今年11月初,我也拜访了杭州西湖,西湖的美被千古称颂,千百年来,留下的许多典故为人熟知。当我站在苏小小墓前,内心莫名震撼,在名人墓冢垒垒的西湖边,怎会有歌伎苏小小的一席之地呢?

苏小小,史料均无记载,身世亦不可考,她的形象更多是建立在文化记忆与文学想象中。

相传苏小小是南北朝时期南齐(479-502)钱塘名伎,才貌出众。身世和爱情故事凄婉动人,曾作诗:"妾乘油壁车,郎跨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至今脍炙人口。

传说苏小小死后葬于西泠(líng)桥畔,后人于墓上覆建慕才亭,历代"题咏殆遍",为其所撰之名篇佳作亦不可胜数,"千载芳名留古迹,六朝韵事著西泠",传为湖山佳话。

歌妓是中国古代对以歌舞为职业的女性的称呼。像中国古代其他类型的艺人一样,歌妓的社会地位低下。歌妓多在教坊、勾栏中表演歌舞。

作为众多歌伎中的一员,苏小小凭什么能在名人汇集的西湖边占居一席之地呢?

第一个原因:苏小小越传越丰富的凄苦的身世、蕴藉的才情,还有她对爱情的执着,感动着一代又一代文人墨客,渐渐被一代代文人们传颂成他们想像的美善化身。

传说苏小小貌美艳丽,聪慧多才,却身世坎坷。幼年时,父母双亡,她随贾姨生活在西湖西泠桥畔松柏林中。她身为歌伎,却很知自爱,不随波逐流,显得与众不同,清丽脱俗。

传说苏小小曾拥有一段美好爱情,却终被封建世俗的阻断。邂逅官二代阮郁,一见钟情,结成良缘,西湖边留下处处浓情蜜意。后被阮父拆散,苏小小情意难忘,时时思念。

传说苏小小慷慨资助贫困书生鲍仁上京赴考。鲍仁功成名就,再返钱塘报恩时,苏小小已因情感抑郁含恨而终。鲍仁在西泠桥畔择地造墓,碑题“钱塘苏小小之墓”。

第二个原因:苏小小被文人骚客们倾慕与追思,甚至成为一种情感寄托,代代文人纷纷为其泼墨,写下许多广为流传的精美诗文,这种凄美的诗词文化能够触及大众情感最深处。

白居易《杨柳枝》

苏州杨柳任君夸,更有钱塘胜馆娃。

若解多情寻小小,绿杨深处是苏家。

苏家小女旧知名,杨柳风前别有情。

剥条盘作银环样,卷叶吹为玉笛声。

李贺《苏小小墓》

幽兰露,如啼眼。

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

草如茵,松如盖。

风为裳,水为佩。

油壁车,夕相待。

冷翠烛,劳光彩。

西陵下,风吹雨。

余秋雨《西湖梦》(摘录)

“与这种黯淡相对照,野泼泼的,另一种人格结构也调皮地挤在西湖岸边凑热闹。”

“首屈一指者,当然是名妓苏小小。”

“苏小小的形象本身就是一个梦。”

“由情至美,始终围绕着生命的主题。苏东坡把美衍化成了诗文和长堤,林和靖把美寄托于梅花与白鹤,而苏小小,则一直把美熨帖着自己的本体生命。她不作太多的物化转捩(liè),只是凭借自身,发散出生命意识的微波。”

(在此致敬余秋雨老师)

第三个原因:苏小小墓1964年毁坏、2004年恢复 。苏小小及其故事作为西湖文化的一部分,已深入民心,杭州给其一席之地,也是丰富城市文化内涵的现实需要。

杭州西湖成为苏小小的最终归宿,是苏小小之幸,也是西湖之幸。西湖风光潋滟,湖水纯净。苏小小品性高洁,才情绝佳。西湖和小小相依相伴,可谓是人间一道绝妙的风景。

一代代文人墨客,慕名拜访苏小小,来到西湖西泠桥畔,留下的副副对联和篇篇诗词,与苏小小墓一起,逐渐融合成为西湖人文风光的一部分,已成为西湖山水、古迹和文化的精髓之一。

千年前的苏小小,在西湖边留给我们一处坟冢,如今已成为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致。传说中的她的美、她的才、她的情,以及传颂她的那些太美的诗篇,已经成为杭州文化的一部分,与四周湖光山色相得益彰。

园林专家孟兆桢根据苏小小墓老照片,反复推敲后重建了该墓。重建后的苏小小墓用泰顺青石雕琢而成,由六根方柱支撑,高3.15米,墓径2.6米,圈高0.9米。重建后的慕才亭内有十二幅楹联,邀请了沈鹏、马世晓、黄文中等12位书法家题写。

0 阅读:29

无为令

简介:记录生活,分享感受,坚持原创,理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