娶了不让我妈满意的儿媳妇,一年多一直在辱骂我,真的是我做错了吗

她解忧 2025-02-17 15:58:03

娶了不让我妈满意的儿媳妇,真的是我做错了吗?背景:本人男、34岁,地方单位体制内工作,单亲家庭,母亲今年62,体制内退休。老婆27岁,非本地人,家中还有弟弟妹妹 ,民企上班。婚房我家全款购入,女方未要彩礼,双方都有车。矛盾原因:母亲觉得我选择这个老婆,背离了她的初衷,她希望我找一个本地体制内,且父母皆为体制内退休的女性,原因一方面可以帮我带孩子,我母亲本人身体不好带不了,第二方面女方家庭可以补贴家用。一直对我进行辱骂,说我毁了我自己的一生和她的后半生,我的婚姻选择让她在别人面前丢人了。已经持续一年了,很迷茫。

从提问中能看出来,你并没有觉得错了,而且一年多了,对与错早已经印证!你选择的对象过得幸福不幸福这个是最关键的,是否能够从身心生活都感觉到是滋补是养生这个也是最关键的!如果你们过的还不错!你妈妈还抱怨:

说句实话你母亲可能想法有点自私了,压根不考虑你的幸福,只考虑的是她可能因为你的选择变得“操劳”,也许这一年多,她还在帮助你们照顾家庭照顾小孩!如果是照顾了这可能是埋怨,说明口是心非!行动中还是默认了!

但如果是公开辱骂,甚至都让你媳妇听到了,那么这种就是有点蛮不讲理了!也许是需要你们妥协下生活安排,自己来照顾家庭和小孩,让她一个人生活一段时间冷静冷静!

但如果这一年多她并没有参与到照顾家庭的事项,只是觉得考虑到未来,觉得遗憾,觉得不如她意思,那就更加糊涂了!殊不知现在的婚姻市场有多困难,殊不知在体制内的一些女人就一定是那么完美吗?也许不一定有那么的好,也许需要找一些现实的故事和案例去让她清醒了!

不过还是要详细问问她的想法,看看她是不是在这样想,她是不是期望通过婚姻实现资源整合(女方体制内+父母体制内退休),本质是希望用女方家庭资源对冲您个人发展上限不足的风险(34岁体制基层岗)。但您选择的妻子来自多子女非体制家庭,民企工作收入不稳定,这在您母亲眼中意味着未来育儿开支、潜在帮扶女方原生家庭等经济压力将完全由您家承担。

62岁体制内退休人员对"体面"的执念远超年轻人。她认为儿子娶非本地、非体制女性会被熟人圈视为"择偶降级",这种焦虑在单亲家庭中被放大——您的婚姻选择不仅关乎个人,更成为她社会价值的最后证明。

当然也反应了您的成长过程中形成的依赖模式(母亲全款购房、安排体制工作)与婚姻自主权产生激烈对冲。34岁仍被母亲持续辱骂,折射出单亲家庭常见的角色错位——她既是家长又替代了父亲的传统权威,而您潜意识仍在寻求母亲认可。这种矛盾在妻子介入后爆发,母亲将儿媳视为"外来入侵者",认为她打破了原有母子共生系统。

建议采取的行动路径:

经济切割:立即停止接受母亲任何形式资助(包括现有住房使用权),民企工作的妻子需提升收入,共同承担育儿成本,用事实缓解母亲对"吸血"的恐惧。

社交重构:主动向母亲展示妻子原生家庭的正向案例(如弟妹已独立、岳父母有积蓄等),弱化"多子女=扶贫"的刻板印象。

代际缓冲:每月设置固定沟通时段,用录音留存母亲极端言论,当其情绪稳定时回放分析,逐步建立理性对话机制。

心理剥离:需认知到62岁母亲的愤怒本质是对自身衰老的抗拒,而非单纯针对儿媳,可引导她参与老年大学等活动转移焦虑。

值得警惕的是,持续一年以上的激烈代际冲突,往往伴随着控制型家长的心理退行。建议在生育计划实施前完成至少6次家庭咨询,避免将新生儿卷入代际战场。您需要清醒认识到,当母亲说出"毁了她后半生"时,本质上是在拒绝接受孩子作为独立个体的基本权利,这比择偶问题本身更需优先干预。对此大家是怎么看的,欢迎关注我“她解忧”和我一起交流!

0 阅读:10

她解忧

简介:她解忧,一个超级感性的情感博主,喜欢聆听,也容易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