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十七发射8天,为何火箭二级残骸才销毁?航天员史上最难任务来袭

猫猫爱知识 2023-11-04 15:04:00

根据中国载人航天办公室表示:

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长征二号 F 遥十七运载火箭二级残骸已在2023年,11.3时段11时18 分左右再入大气层。

陨落区域中心点位于东经 158.4°,南纬 31.3° 周边海域(IT之家查询得知,该坐标位于太平洋靠近澳大利亚海域),绝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气层过程中烧蚀销毁。

这是什么情况?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在10.26时段11时14分发射,这都过了8天,才进入大气层再次销毁,为什么要等待这么久?

对于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来说,接下来还要进行什么任务?有什么任务挑战?下面就一步一步来看看。

神舟十七号发射8天,为何火箭二级残骸才销毁?

首先,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在10月底发射之后,并且我国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也返回东风着陆场了。

同时,神舟十七号航天员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也开启了新一轮的任务,并且从时间节点上来说,三位航天员要在中国空间站开展约6个月的时间任务,必然在任务的挑战上也不少。

当然,这里我先说关于火箭二级残骸销毁的问题,后面再来说任务问题。

本次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采用的是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也算是我国常态化的载人飞船火箭了,并且是我国研制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系列的型号之一。

该火箭是捆绑四枚助推器的两级运载火箭,采用N2O4/UDMH推进剂,可安装上面级,起飞重量为480吨,火箭全长58.34米,一二级直径为3.35米,助推器直径为2.25米,整流罩直径为3.8米,近地轨道运载能力8500千克。

由于承担载人运载任务,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的高可靠性和安全性是它最大特点,其可靠性指标达到0.98,安全性指标达0.997。

与其它常规运载火箭最大的不同是,其顶部有逃逸塔,当火箭发生故障时,它可以使箭船分离,使航天员脱离危险。

不过,由于中国航天技术很硬核,所以,所有执行任务都是“100%”的成功率,这也是大家永远希望看到的。

而在执行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之后,长二F火箭从发射到二级再入,为什么要等待8天呢?

其实这个原因非常简单,那就是在火箭进入预定轨道之后,由于航天器并非完全属于“空间无阻力”的模式,往往会受到大气阻力落回地球。

但是,由于高空大气的环境情况复杂,在结束工作之后,姿态也无法确定,因此,其返回地球的时间和地点是很难预测的,需要通过监测才知道。

当火箭残骸经过轨道高度的自然衰减,最终再入大气层销毁才行。

而这个变化就是需要这个时间,这也是国际上通行做法,其绝大部分将在再入大气层过程中烧蚀销毁,对地面造成危害的概率是极低的。

这下明白了吧?神舟十七号的二级残骸为何需要这么长时间变化来改变,说白了就是——就是大气阻力将其一步一步推进的,这就是大概的情况。

神舟十七号航天员:史上最难任务来袭

对于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来说,属于我国常态化实施乘组轮换,那进行的基本性任务也是基本一样的,主要包含了人员物资正常轮换补给、空间站组合体平台照料、乘组自身健康管理、在轨实(试)验、开展科普及公益活动以及异常情况处置等六大类工作。

然而,除了基础性任务之外,我国还将进行一项史上最难的任务,是什么任务?

大家应该知道,在太空之中的太空碎片非常多,很多太空碎片一旦与航天器发生接触,那都可能带来极大的影响,甚至具有毁灭人造航天器的能力,当然其影响程度的大小,主要看太空碎片的大小。

然而,根据人类对太空垃圾的监控数据显示,大约有3.46万个太空碎片,同时,在轨道上可能还有1.3亿个碎片由于体积太小而无法准确探测或追踪。看到没?真的是太多了。

所以,在太空进行任务的时候,其实危险系数比大家想象的要高很多,所以,航天英雄真的是太不容易了。

而对于我国执行任务的航天员来说,其实也随时可能面临到太空垃圾的威胁,虽然说我国可以直接进行监控其带来的威胁,例如:曾经西方卫星靠近我国空间站的时候,我国都是采取了紧急避让措施,以免带来威胁。

然而,并不是所有太空垃圾可以做到完全监控,上面也明确说明了,所以,空间站遭遇太空垃圾的撞击也是再说难免的。

而的确也是这样,根据中国在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任务发布会上表示,在对中国空间站前期检查发现,空间站太阳翼也多次受到空间微小颗粒的撞击,造成轻微的损伤。

虽然这些影响是在设计考虑之中,空间站各项功能、性能指标均满足要求,但从面向空间站长期运行、验证技术能力出发,此次任务将由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通过出舱活动进行舱外试验性维修,这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

这是我国首次进行这样的任务,而且进行空间站的太阳翼修复,也是我国史上最难任务,此前从未做过。

所以,这一次神舟十七号航天员的挑战任务非常大,希望能够完美解决。当然,相信我国航天员可以做到,而且对未来我国的航天发展还有重要作用。

中国空间站升级,作用更大

没错,中国空间站在未来还将不断升级,并且提升中国空间站的整体规模,将会从3舱位升级到6舱位,可以实现更多的航天员进入中国空间站进行实验。

这不,关于我国对国外航天员的项目邀请已经确定,并且印度,日本等17国的航天项目合作,也加入了中国空间站。

所以,实现快速的中国空间站升级,是大家希望看到的,可以进行大规模的实验,实现中国航天的目标——做到共同发展,交流,共同创新等等。

但是,在空间站扩大之中,面对的太空垃圾威胁必然也就增加了,所以,这一次我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进行首次舱外任务,并且进行相关性的技术提升,这的确在未来作用很大。

在中国空间站升级,作用更大,因为面对太空垃圾的影响可能增加。

所以,很期待航天员们能够在完成的时候,实现更多的技术创新。



3 阅读:1441

猫猫爱知识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