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把孙女的胎盘给小儿子吃”
“婆婆把儿媳妇生孩子比作母猪生崽子”
“照顾孙女的时候老人在一旁抽烟”
“婆婆把20年前儿子用过的尿布给刚出生的孙女用,儿子非但不阻拦还让妻子多听婆婆的少听专家的”
“儿子还出轨了”……
《亲爱的小孩》这类有些“狗血”的剧情真真切切地出现在了央视热播生活剧《亲爱的小孩》中,令人瞠目结舌。
针对这些奇葩情节,人民网官方发表了名为《现实题材作品“贩卖焦虑”要适可而止》的评论文章。
人民网评论《亲爱的小孩》文章对《亲爱的小孩》的批评丝毫不留情面:该剧把很多社会新闻中的个别极端事件汇总,并且集中在同一剧情中,会有适得其反的“效果”。
因为观念和受教育程度的不同,“婆媳”问题确实存在,但把各种极端甚至奇葩的问题堆砌式叠加呈现,就属于典型的“贩卖焦虑”了。
《亲爱的小孩》这样做的后果会招致部分观众反感,还有可能产生社会性、群体性焦虑,造成青年人恐婚、恐育情绪,放大并激化家庭矛盾。
其实,不仅仅是《亲爱的小孩》,目前有很多所谓的“热播剧”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贩卖焦虑”的恶习,究极原因还是为了那点收视率。
刚刚播完的《心居》,为了达到“戏剧效果”,从第一集开始就不遗余力地把姑嫂关系、夫妻关系等家庭社会关系中的“意外”和特例推给观众。
《心居》以至于不惜让顾清俞离婚、失业,甚至让冯晓琴“强行”丧偶。
除了赚取收视率和话题度以外,是否真的能触动观众的心弦,或者对提高观众审美水平哪怕有一点促进作用?
显然,作为一部面向大众的文艺作品,这样的创作结果是不理想的。
其实,大多数观众在观剧过程中能很明显地感受到主创在剧情中的“刻意安排”。
《心居》因为一旦把这些“焦虑”情节去掉,你会发现这部剧寡淡如水,几乎没有吸引人眼球的地方,还不如一纸流水账。
归根结底还是编剧的能力欠缺。
优秀的国产剧关键在于故事情节,也就是编剧的能力。
故事说白了就是三观。
故事里展现的时空是世界观,传递的主题是价值观,角色的选择是人生观。
其实“贩卖焦虑”就可以归因于“把三观处理得太幼稚”。
“三观”处理得是否得体,一方面取决于编剧等主创的能力和态度,另一方面取决于他们心中的观众画像。
《亲爱的小孩》电视剧《亲爱的孩子》主创心中的观众画像无疑是基数庞大的家庭主妇、中老年人群体;
《心居》的主创则把目标观众假定为喜欢看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甚至把电视剧当成背景音乐的上班族、沪漂一族。
以及海清、童瑶、张颂文等演员的粉丝。
这些群体对剧集的宽容度要更高一些,贡献的收视率和话题度也更高。
在这样的反馈下,创作者们就会陷入到“闭门造车”“不思进取”的状态中,所谓的“现实主义题材”失了本色。
《亲爱的小孩》而且,不能忽略的是,婆媳问题、姑嫂关系随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推进以及这几十年被影视作品反复提及、讨论,已经发生了普遍性的好转。
像《亲爱的小孩》中出现的奇葩情节可能会存在,但不会集中体现在一个家庭中。
所谓的“戏剧性”不能只停留在制造冲突上,合理性才是决定戏剧艺术高度的关键。
有时会感慨,为何国民素质逐年提高,而国产剧质量却如国足一般越来越“不争气”。
《蜗居》回看早些年的类似题材的作品,如《新结婚时代》《双面胶》《媳妇的美好时代》甚至有些争议的《蜗居》,无一例外的饱含细腻、温情、幽默、冲突等诸多元素,有现实矛盾,也有文化差异,但都控制在了合理的范围内,才能呈现出“酸甜苦辣咸”的人生百态。
现实比这更残酷,只是专家们闭门造车看不见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