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丝绸之路上,有一种神秘的粟特人,他们是来自中亚的古代商人群体。考古学家研究了栗特人的起源,发现在丝绸之路的鼎盛时期,栗特人曾作为东西方中介发挥了重要作用。

粟特商人在波斯波利斯的浮雕上

古代丝绸之路路线
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广义上讲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起源于西汉(公元前202—20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首都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最初用来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1877年,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其著作《中国》一书中,把“从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间,中国与中亚、中国与印度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西域交通道路”命名为“丝绸之路”,这一名词很快被学术界和大众所接受。
01
为什么要研究粟特人?
粟特人以其在贸易、手工艺和才艺方面的技能而闻名,尤其是丝绸之路鼎盛时期的唐朝(公元618-907年)有大量粟特人定居。按照现代标准,粟特人应被视为西亚民族,但关于栗特人的起源与生活状态的历史记录至今仍很有限,使得栗特人成为一个神秘的民族,他们对古代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贡献不为人所知,也未得到充分重视。

描绘粟特商人的中世纪绘画
02
一对栗特夫妻
考古学家对中国西北部固原市一座唐代墓葬中发现的两具粟特人遗骸进行了研究。研究人员发现,两具被埋葬在一起的遗骸是一男一女。
其中,男性是巴克特里亚-马尔吉亚纳考古遗址地区和中亚血统的混合,而女性更接近中国黄河流域人。两人被埋葬在家族墓穴中,研究人员推测他们是夫妻。

天神们像早期丝绸之路的舞者般在毯子上起舞,
展现了粟特旋转舞融入唐代舞蹈和艺术的高雅风格。
公元7或9世纪
历史记录支持了这个观点,即粟特人经常通过婚姻融入当地社会, 同时维持他们的长距离贸易网络。有文献记载,在魏晋和隋唐时期,许多粟特家庭为了扩大贸易来到这里。
正是由于这样的行为模式,粟特人才得以成为丝绸之路发展的推动者。他们充当不同文化之间的中介,为持续数个世纪的长距离文化和经济交流铺平了道路,影响了丝绸之路两端的发展。
虽然研究人员只研究了两人的DNA,但仍然能够证明了粟特人在两个地方都有基因联系,与他们是丝绸之路长久发展的关键作用相符。如果没有栗特人,这条6400公里的贸易路线可能不会在近16个世纪繁荣通畅。

唐三彩,公元723年,
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乐手头上的尖毡帽表明
此处乐手为粟特人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