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湿疹与奶癣:看似相似,实则有别

新生儿护理 2025-03-06 22:49:04

家里有宝宝的家长,可能常常会听到“婴儿湿疹”和“奶癣”这两个词,很多人认为它们是同一种病,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简单。搞清楚它们之间的区别,对于宝宝皮肤问题的应对至关重要。

案例:萌萌的皮肤困扰

萌萌出生后不久,脸上就出现了一些小红疹,起初家人以为是普通的热疹,没太在意。可红疹越来越多,还开始结痂、脱屑,宝宝总是忍不住用小手去抓。家里老人说这是“奶癣”,抹点香油就好;但萌萌妈妈不放心,带她去了医院,医生诊断为婴儿湿疹。这让萌萌妈妈很困惑,婴儿湿疹和奶癣到底是不是一回事呢?

婴儿湿疹

1. 定义与成因

婴儿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过敏性皮肤炎症。内在因素如宝宝自身的过敏体质,可能与遗传有关,如果父母有过敏性疾病史,宝宝患湿疹的几率会增加。外在因素包括食物过敏,像牛奶、鸡蛋、鱼虾等;环境因素,如尘螨、花粉、动物毛发;还有皮肤干燥、摩擦等刺激。例如,宝宝接触了新的毛绒玩具后,皮肤出现红疹,很可能就是对玩具上的绒毛过敏引发的湿疹。

2. 症状表现

婴儿湿疹多发生在头面部,如脸颊、额头,严重时可蔓延至颈部、肩部、四肢等部位。急性期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伴有明显瘙痒,宝宝会烦躁不安、哭闹,影响睡眠和日常生活。亚急性期水疱逐渐干涸、结痂、脱屑。慢性期皮肤会变得粗糙、肥厚,有色素沉着。

奶癣

1. 定义与成因

奶癣其实是民间对婴儿湿疹的一种俗称,但严格来说,它主要指的是因宝宝对母乳或牛奶中的某些成分过敏,在口周、脸颊等部位出现的皮疹。当宝宝进食后,残留的奶液刺激口周皮肤,容易引发奶癣。此外,宝宝皮肤娇嫩,口周皮肤长时间处于潮湿状态,也为奶癣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2. 症状表现

奶癣通常出现在宝宝的口周、下巴及脸颊靠近嘴巴的区域。初期为边界清晰的红斑,红斑上可见密集的小丘疹、水疱,搔抓或摩擦后,水疱破溃,出现糜烂、渗液,表面结痂。因为靠近嘴巴,宝宝进食、流口水等动作会不断刺激该部位,使得奶癣容易反复。

两者的异同

1. 相同点

婴儿湿疹和奶癣在症状上有相似之处,都表现为皮肤的红斑、丘疹、水疱,都伴有瘙痒,且都好发于婴儿期。它们本质上都与过敏因素相关,都需要家长精心护理,避免宝宝搔抓,以防感染。

2. 不同点

从范围来看,婴儿湿疹可发生在身体多个部位,而奶癣主要集中在口周附近。在成因方面,婴儿湿疹的诱发因素更为复杂多样,除了食物过敏,还有环境等多种因素;奶癣则主要与奶类过敏及口周皮肤受奶液刺激有关。

护理与应对

1. 日常护理

无论是婴儿湿疹还是奶癣,都要保持宝宝皮肤清洁、干爽。给宝宝洗澡时,水温不宜过高,控制在37 - 40℃,使用温和、无刺激的婴儿沐浴产品。洗完澡后,及时涂抹保湿霜,保持皮肤水分,增强皮肤屏障功能。

2. 饮食调整

如果怀疑宝宝的皮肤问题与食物过敏有关,母乳喂养的妈妈要注意自身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易过敏食物。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可在医生指导下更换特殊配方奶粉。

3. 及时就医

当宝宝皮肤出现红疹等症状时,不要自行用药。应及时带宝宝去医院皮肤科就诊,明确诊断后,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药物治疗。

婴儿湿疹和奶癣虽然有区别,但都需要家长的细心呵护。了解它们的差异,有助于更精准地护理宝宝,让宝宝远离皮肤困扰,健康快乐成长。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