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四人帮”被粉碎不久。
年轻的姜昆和搭档李文华去照相馆照相,与摄影师聊了几句。
李文华
摄影师饶有兴致地谈起了“四人帮”当道时照相的“规矩”:
顾客在拍照前,必须由摄影师领着高唱革命歌曲,并且顾客照多少张相片就要唱多少歌。
没几天,摄影师病了,请假条上写着:喉头发炎,禁声三天。
姜昆、李文华听完后,由衷地笑了。
姜昆
后来两位依靠文艺工作者特有的“嗅觉”,创作出了相声《如此照相》。
旨在讽刺那个特殊时期“盛行”的形式主义、教条主义。
当姜昆兴致勃勃地带进机关演出时,却遭遇了“冷嘲热讽”。
“拿语录找包袱儿,不要命了?”
年轻的姜昆硬气回应:
“我们凭着自己的爱和憎来反映生活,不是凭着胆子去冒险的,权把那些冷言冷语当作刀石吧!”
而当姜昆带着这个作品下基层为工农群众表演时,现场氛围却异常火爆。
姜昆
这种火爆一方面得益于作品的包袱密集,
另一方面则体现在作品与工农群众之间形成的的“共情感”,这种共情感把讽刺效果和喜剧效果倍数放大。
而对于创作者姜昆来说,他表现出的政治上的勇气也让人叹服。
0180年代初,文艺界“乍暖还寒”,“胆大”的姜昆向文艺界甚至国人释放了一个思想解放的信号。
这种信号其实也是国家政治自信和文化进步的具体表现!
姜昆
在随后的几十年里,姜昆陆续创作、表演了《虎口遐想》《电梯奇遇》《捕风捉影》《其实你不懂我的心》《妙趣网生》等十几个作品。
他的相声作品除旧布新,时代感强,兼具歌颂与讽刺。
能下基层演出、也能登大雅之堂。
从相声发展的过程来看:
姜昆的价值体现在了继承与发展侯宝林、马季等大师开创的新相声,
荡涤了传统相声中残留的“污泥浊水”。
文宣部门需要这样的文艺轻骑兵,
观众群体也喜欢他的相声作品。
这是属于姜昆的时代!
姜昆
后来,姜昆不怎么说相声了。
他高票当选曲协主席,一干就是10年。
期间,姜昆在2017年创作了《新虎口遐想》。
但这个作品并没有引发足够的关注。
牛年到来之际,姜昆又带来了自己打磨多年的相声《欢乐方言》。
02不同于《新虎口遐想》,这一次姜昆被迫站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
从大年初一开始,围绕着这个作品的讨论愈演愈烈,
目前已经演化成了两大阵营的“舆论对抗”。
一方是普通观众,他们质疑这个作品的质量和姜昆的表演能力;
另一方则是专家学者,也就是主流声音,他们给予姜昆和《欢乐方言》极高的评价。
崔琦(中)
相声评论家崔琦:
知识、技巧和娱乐并重,引发观众的好奇和求知兴趣,媲美刘宝瑞、郝爱民合说的相声《宁波话》;
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周思明:
这个作品寓语言知识于幽默氛围之中,彰显出了一位资深相声表演艺术家对艺术终极价值的不倦追求。
主流声音评价姜昆作品
曲艺网评论员王大胜:
作品在守正中创新,寓教于乐、谐趣横生。观众席爆发出满堂的笑声,达到极佳的艺术效果。
两方“截然相反”的评价不禁让人诧异:
如今评价相声好与坏的标准变了?
其实,相声好坏的评判标准并没有变,变的是舆论环境。
姜昆
很明显,姜昆“曲协主席”的位置决定了“主流声音”的“风向”,这是国人很容易理解的。
可能,姜昆本人看到这些“专家学者”的评价也会一脸尴尬。
03而观众的质疑声也客观反映了姜昆的表演和这个作品存在的问题:老段子、不好笑、学不像!
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问题,绝非“吹毛求疵”!
姜昆
说实话,观众从来没有否认过72岁的姜昆为这个作品付出的努力,以及他对相声的热爱;
也常常对他的代表作如数家珍,感叹姜昆对相声发展做出的贡献;
但《欢乐方言》真的算不上一个优秀的相声作品。
曾经,姜昆引领相声界发展;
如今,他真的廉颇老矣!
姜昆
有意思的是,在姜昆感叹自己“肩膀已经托不起脑袋”的情况下,
其背后的“专家学者们”依旧疯狂抢占舆论高地——睁着眼说瞎话。
这不是对姜昆的另一种“抹黑”吗?
其实,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时代,时代过去了并不意味着人生不圆满。
所以,“廉颇老矣”也从来都不是贬义词,姜昆的“拥趸们”也无需为这四个字“慌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