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徐达和卫青没上过学,为何如此精通兵法?原因很惭愧!
文|历史情缘
从古至今,大家都知道武将上战场,文将辅佐君王。但在保家卫国的途中,这些武将们为了国运忘记学习,读书。但是却有别人学不到的兵法,并且是那种很精通的,一个本身就知识缺乏的人,怎么会这么懂兵法,好像从战国,秦朝时候开始就有这样的人才,但是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若你知道,身在和平年代的你一定会惭愧,羞愧万分。
先来说说韩信,刘邦手下的第一位谋臣良将,几乎是战无不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楚汉之争的结局,韩信懂战术,会战略,有精确的布局技巧。那么他读过书了吗,在历史上的记载是这个人参加过考试,但是具体学的知识只是一点点,没有小的漏洞。只是用在了为刘邦出谋划策上。韩信生在动乱的时代,根本没接受过多少文化,也不懂多高的知识,不过当时韩信的地位很高的原因就在于他会兵法,真实原因就在于他懂得借鉴和学习,在战争中总结经验,比着现在的我们懂太多了,能从失败中总结经验,他留下的有部兵法叫《韩信三篇》。
第二位卫青,奴隶出身刚开始只是平阳公主府中的一名家仆,丝毫没有机会学习知识,更不用提多深的教育了,当时的卫家在卫子夫晋升,得宠如日升天,卫青在武帝刘彻身边呆了整整十个春秋啊,这一点说明没有文化的卫青懂得提高自己,听说在这10年,他整个人提升了很多,丰富了自己的知识文化,境界提高了好多。
再看下卫青是怎么学到知识的,据说当时卫青是文官,武官都当过,那时他靠着自己的能力建立了一个编制,培养武官的过程中,了解到了很多不一样的一面。比如怎样管理人,怎样提升武力,怎样对一支队伍编排,这些看似很简短的细节,却是很起效,奏用的。这几年,他不断研究兵法,学习深层次的知识,可以说从一个地位低下被人瞧不起的重臣到了人人羡慕的大将军,能说会道,人际关系也提升了不少。
最后我们来看下朱元璋的大功臣徐达,大家都知道大明初年动乱不安,人心叵测,任意有一点风吃草东很可能要了他们的命。徐达在当时为朱元璋的江山努力付出了很多,他的武力和军事策略都是比较厉害的,还懂点权力制衡,从另一方面来说,朱元璋有自己的用人原则,徐达虽没有多大的教育,所以他的知识境界还是挺让人佩服的。
三人虽然没有多高的知识,但是各自在兵法上的认识也有独特的一面,当看完原因,你是否对此有新的见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