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93岁聂荣臻预感大限将至,自称该走了,挣扎着安排三件事

逢纪来看过去 2024-11-06 18:55:32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文 | 编辑 | 麻麻赖赖

1992年,时光荏苒,93岁的聂荣臻元帅感到生命的尽头已悄然临近。作为新中国的奠基者之一,他的一生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七十年如一日,聂元帅在党和军队的岗位上奋斗,参与了无数重要决策,亲身经历了抗战与建设的烽火岁月。

在年老体衰之时,他依然心系国家,坚守初心。那一年聂荣臻身体衰弱,始终不忘交代自己心中的最后心愿——对毛主席的怀念,对党的忠诚,以及对祖国未来的深情寄托。面对生命的终结,他不禁思索:在中国崛起的伟大时代中,自己究竟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聂荣臻元帅,作为新中国的开国元帅之一,在十大元帅中享年最长,活到了93岁,寿命与刘伯承元帅相同。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有战场上的英勇,也有治国理政时的睿智。令人钦佩的是,聂元帅的晚年生活健康长寿,维持着极高的生活质量。心态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然保持清醒,未曾因年迈而退缩。

聂荣臻元帅出生于四川省江津县,小时候便有极高的求知欲和学习天赋。在那片崇尚教育的土地上,他自幼便开始接触和阅读大量的书籍,达尔文的《进化论》、赫胥黎的《天演论》等名著,早在他中学时期便已成为他课外阅读的一部分。与毛主席的阅读兴趣有相似之处,聂荣臻同样具有强烈的知识渴求,与毛主席专注于中国古典名著不同,聂元帅的兴趣则更广泛,倾向于西方的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学著作。

1923年,聂荣臻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那时的中国,正处于风雨飘摇的年代,列强环伺,民众疾苦,国家的命运犹如悬于一线的利剑。

抗日战争时期,他担任过地下工作者,参与过多个抗日根据地的建设与拓展。抗战期间,他带领部队与日军周旋,屡次以少胜多,获得了战友的深厚信任。他与师长林彪也共同指挥了多场战斗,其中最为人称道的便是平型关大捷。

随着解放战争的爆发,聂荣臻的战斗区域转向了东北三省,面对国民党军的重重围堵,他不屈不挠坚定领导着队伍。在艰苦卓绝的战斗中,他迅速整合了东北的局势,成功收编了不少国民党军队,由于这一系列的战功,聂元帅的威望大增,成为了党内外敬仰的英雄人物。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逐步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社会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作为开国元帅之一,聂荣臻元帅的生活条件也有了显著提升。正当国家繁荣之时,聂元帅的身体却逐渐出现了问题,令人深感遗憾。

在他的一生中,几乎没有一刻可以真正称得上“休息”。新中国成立后他接连担任了国家多个重要职务,致力于各项重大建设与决策。国防的巩固,经济建设的推动,聂元帅始终将党和国家的事业放在心头第一位。他的身体日渐衰弱,可他依然保持高强度的工作节奏,不断在各项工作中亲力亲为,力求做到尽善尽美。

正因如此这位德高望重、威名远扬的老革命家,临终之际向身边的秘书交代的三件事,更加让我们看到了他一生的无私奉献、心系国家。

聂荣臻元帅在临终前交代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密切关注自己老战友彭真的病情,要求随时探望他。对于彭真,聂元帅有着深厚的感情,二人是战场上的同袍,更是经历过无数风雨、共同为党和人民事业奉献的亲密战友。在抗日战争中的艰苦岁月,在新中国建立后的一系列重大决策中,彭真与聂元帅始终并肩作战,互相支持,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

第二件事便是要求在自己的房间里挂上一幅毛主席的放大画像。此前元帅的房间里已经有一幅毛主席的画像,由于视力逐渐衰退,那幅小相框里的画像已经难以看清细节。他希望能有一幅更大的毛主席画像,以便能够清晰地看到,时刻感受到毛主席的精神力量。

聂元帅一生中一直是毛主席最忠诚的追随者之一。在革命的岁月里,聂元帅始终紧跟毛主席的步伐,坚信毛主席的领导和指导。在毛主席的引领下,聂元帅与党和军队共同走过了一个个艰难的历程。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再到新中国的成立,毛主席的理念为他提供了行动的指南,成了他不断前行的精神动力。

当秘书根据元帅的要求,找来两幅不同的毛主席画像让他选择时,聂元帅毫不犹豫地做出了选择。他认为那幅几个人的合影显得太过随意,单人画像更加庄重和敬仰,最终聂元帅选择了这幅单人画像,并特别要求将其放大挂在自己房间的显眼位置。

聂荣臻元帅交代的第三件事,是希望台岛能够早日回归祖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台岛问题一直是国家关注的重点,聂元帅在革命生涯的后期,始终未曾放下对这一问题的关切。聂元帅始终牵挂着这片未曾回归的领土。由于种种历史、政治与国际因素的复杂性,台岛的回归始终未能如他所愿。

他一再强调,自己已经年事已高,个人的得失已经不再重要,他无时无刻不在期盼着祖国的统一。他所期待的不单单是台岛的回归,更是一种历史的完成——一个没有分裂、完整的中华民族。

我们坚信,在不久的将来,台岛必定会归属祖国,了却聂荣臻元帅未竟的心愿,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天的到来,将是每一位中国人心中最美的时刻,也是对聂荣臻元帅毕生心愿的最好回报。

这就是一代元帅,在临终之际依旧无法忘记自己的使命。将个人得失毅然决然的抛开,将自己所有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为党、为人民、为国家的长远发展和繁荣上面,做着最后的叮嘱与期许。

1992年5月14日,开国元帅聂荣臻在北京第三医院安详辞世,纵观聂元帅一生,这位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无时无刻不在为中国的独立与复兴,乃至中华民族的伟大崛起,倾尽心力。

聂荣臻元帅生前对自己的丧事有着明确而朴素的要求。他一再嘱托自己去世后,丧事应从简,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不召开追悼会。他的遗愿是,一切都按中央的规定办理,避免任何形式的铺张浪费。这种低调、简朴的遗愿,正是聂元帅一生的品格与情怀——不追求个人荣耀,只希望将自己的最后时光交给国家与党,安静地离开。

在聂荣臻去世后,中央和他的家属严格遵守了这一遗愿,没有安排遗体告别仪式,也未召开追悼会,一切按照规定悄然进行。没有任何官方的隆重仪式,聂元帅的去世依然没有逃脱人民群众的深切悼念。在聂荣臻遗体送往八宝山火化的那一天,成千上万的民众自发地前往八宝山,为他送行。这个场面极为感人,几乎没有任何组织和安排,却有无数的人群涌向八宝山,向这位为国家和人民奋斗一生的伟大元帅致敬。

聂荣臻元帅的去世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军队的一大损失。他一生的奉献与成就,使他成为国家的英雄,让他在人民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聂元帅的一生,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光芒,温暖而坚定。

0 阅读: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