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辛格与世长辞后,中方向拜登致唁电。不到24小时,普京也表态了。基辛格逝世后,中俄两国做出了怎样的表态?这位“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在中美关系进程中又做出过哪些贡献?
外媒消息显示,当地时间11月29日,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康涅狄格州的家中去世,享年100岁。作为美国外交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曾被福特总统称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国务卿”的基辛格受到了国际各界高度认可。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11月30日的例行记者会上介绍,中方领导人已就基辛格博士逝世,向拜登总统致唁电,对基辛格博士逝世表示深切哀悼,向其家人表示慰问。
汪文斌指出,“基辛格博士生前高度重视中美关系,认为中美关系对中美两国和世界的和平繁荣至关重要。中美双方要继承和发扬基辛格博士的战略眼光政治勇气和外交智慧,按照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达成的重要共识,坚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在中方向拜登致唁电的同一天,俄总统普京也对基辛格的逝世向其夫人表示深切哀悼。普京指出,基辛格是一位杰出的外交家一位睿智而有远见的政治家,几十年来享有当之无愧的权威。他的名字与帮助化解紧张局势并与美国达成重要协议的务实路线联系在一起。
退出政坛近半个世纪的基辛格之所以能获得多国高度认可,与他为国际和平稳定做出的“重要贡献”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尤其是1969年至1977年间,基辛格不仅在美国外交政策中发挥了相当核心的作用,也在中美建交进程中扮演了“穿针引线”的重要角色。1971年,几经辗转后秘密访华的基辛格在钓鱼台国宾馆同周恩来总理进行了十多个小时的会谈,为尼克松访华奠定了基础,也推动了中美关系正常化时刻的来临。
此后半个世纪,基辛格先后100多次踏上中国土地,他“认识中国的每一代领导人”,对“中国思想和中国人民有浓厚的兴趣”。今年7月,刚过完百岁生日的基辛格又一次来到了北京,为“悬崖边上的中美关系”创造了回暖升温的可能。基辛格指出,中美关系对于两国和世界的和平繁荣至关重要,要理解一个中国原则对于中国的极端重要性,推动美中关系朝着积极方向发展。
除了为中美关系发展贡献力量,基辛格对国际外交格局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早在1973年,他就因完成了结束越南战争的谈判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和平奖。近年来,基辛格也就俄乌冲突局势朝鲜半岛局势等重大国际事件发表了自己的立场,发出了“冷静外交”“和平外交”的呼声。
不久前,百岁基辛格还在采访中对未来三十年的世界格局做出了大胆预测——到2049年,美中印将成为3个主导世界的超级大国,而俄罗斯则将衰落为三流国家。虽然还不清楚基辛格的预言能否“成真”,但能确定的是,基辛格对中美关系“期待”是有着积极意义的。
用基辛格的话来说,中美合作对世界和平与发展至关重要,期待两国能致力于建设一个和平繁荣的世界秩序,将友好合作作为共同目标,并为此做出不懈努力。中国驻美国大使谢锋11月30日表示,历史将铭记这位百岁老人为中美关系作出的贡献,他将作为最珍贵的老朋友永远活在中国人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