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三年,打穷了三个国家,富了三个国家,中国也在其中?

烟寒若雨话秋风 2025-03-11 11:52:34

“趁你病,要你命”,美国接连背刺乌克兰,俄军大举反攻截断乌军后路,泽连斯基无奈,只能“幡然醒悟”,向美俄妥协。

弱国无外交,乌克兰这等小国的命运牢牢地攥在美俄两大国手中。

特朗普前脚宣布,暂停对乌情报供应,马斯克又威胁“星链”在乌克兰禁用,俄罗斯就在库尔斯克地区发起大规模反击。

刚在白宫跟特朗普大吵一架的泽连斯基懊悔无比,绞尽脑汁的修复对美关系,暗示愿意与俄方达成停火协议。

俄乌冲突已经打了整整3年,世界格局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美国趁机大发“战争财”,俄乌打得两败俱伤。

那么,还有哪些国家因此获益?中国又受到了什么影响?

俄军全线反攻,乌克兰何去何从?

之前跟俄罗斯打得火热的特朗普,突然翻脸。

“俄罗斯和乌克兰,现在就回到谈判桌上,以免为时已晚!”

3月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以世界警察的傲慢姿态,对俄罗斯发出警告:由于俄罗斯在战场上,对乌克兰进行了绝对的“痛击”,美国正考虑对俄银行、关税等实施大规模制裁,直到停火。

不过,俄罗斯能对乌军进行痛击,还多亏了特朗普。

自从3月5日,特朗普宣布暂停与乌克兰进行“情报共享”后,俄军开始了全线反攻。

乌军的弹药虽然足以支撑到夏天,可没了美国的卫星数据,它们手里的“海马斯”等导弹,全变成了“睁眼瞎”。

俄军先是突破了乌军设在库尔斯克地区苏贾镇附近的防线,切断了乌军的后勤补给,又在3月8日收复了维克托罗夫卡、尼古拉耶夫卡和旧索罗奇纳等村庄。

与2024年8月相比,乌军在库尔斯克地区,已经丧失了三分之一的阵地。

库尔斯克地区的乌军,被赶到了一条约12公里长,13公里宽的陆地走廊,撤也撤不出去。

如果现在选择撤退,就会遭受俄罗斯无人机和火炮的威胁,损伤过半。

如果留在原地,就只能等着被俄军“包饺子”。

库尔斯克部分地区,掌握在乌军手里,这是泽连斯基跟俄罗斯谈判的筹码。

如今,俄军收复了库尔斯克,库尔斯克的乌军又随时可能被团灭,正如特朗普所言:“(泽连斯基)你手中没有任何筹码,你不要想着跟任何人谈条件。”

如此紧张的情况下,马斯克又发文称:“我的星链系统是乌克兰军队的中坚力量,如果我关闭它,他们整个前线都会崩溃。”

马斯克呼吁:“任何真正关心、真正思考和真正理解的人,都希望这个绞肉机停止。现在就实现和平。”

现在的泽连斯基,已经没有了2月28日在白宫跟特朗普、万斯掐架的硬汉气质,他紧急任命了一个高级代表团,致力于修复与美国的关系。

3月11日,乌克兰代表团将在沙特首都利雅得与美国会晤。

只是,特朗普本人并不会出席。

除了派代表团外,泽连斯基也做好了跟美国签署“矿产协议”的准备。

美国千亿‘援助’换五千亿暴利,乌克兰卖地求存成空壳

2月20日,泽连斯基谈到“美乌矿产协议”时,沮丧又无奈的说道:“三年以来,美国一共给了我们(乌克兰)大约675亿美元的武器,315亿美元的财政支持,总共有1000多亿美元,可现在特朗普总统,却要我们用5000亿美元的稀土等资源来偿还。这不是认真的对话。”

特朗普曾口口声声地说:“美国可能给了乌克兰3500亿美元”,还借此来批评欧洲“他们与乌克兰离得那么近,总共才给了1000亿。”

而泽连斯基“美国给了1000亿”的说法,狠狠打了特朗普的脸。

刚开始,泽连斯基也是非常强硬,反驳称:“我们承认,美国的确给了1000亿,但那是赠款,不是债务。”

他还言之凿凿的说:“我不能出卖国家,永远不会,我的人民也绝对不会···我不可能签署要让十代乌克兰人为之买单的‘美乌矿产协议’。”

可是,美乌关系闹僵后,泽连斯基明白了什么叫“尊严只在剑锋之上”,即使特朗普再离谱乌克兰再愤怒,没有实力,也无济于事。

泽连斯基只能上赶着跟美国签署“矿产协议”,出卖稀土、石油、天然气等一切可用的资源,来换取美国可能会给的有限支持。

“送”出去1000亿,3年之后要回来5000亿,利率高达133.33%,妥妥的世界第一高利贷。

3年的俄乌冲突,让美国赚得盆满钵满,毫无疑问它是获利最大的国家。

当然,如果算上乌克兰购买、使用美国武器装备的费用,那金额可能会再增加1000多亿。

何况,乌克兰在战场上苦苦支撑,让美国有理由大规模制裁俄罗斯,限制了俄罗斯的发展,稳定了美国的“霸权地位”,这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

美国是“秦始皇摸电线”——赢麻了,而乌克兰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乌克兰作为主要参战国,3年时间人口从4300万骤降至2800万,超1000万人成为难民,青壮年流失导致劳动力短缺和生育率暴跌。

“绞肉机”式的战争,乌克兰的青年男性大都上了战场,直接导致劳动力减少,导致粮食产量骤减。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估计,三分之一的乌克兰家庭面临粮食不安全,东部和南部地区甚至高达一半。

号称“欧洲粮仓”的乌克兰,自己的温饱都成了难题,何谈粮食出口。

农业垮塌的同时,工业也不乐观。

尤其是东部地区的工业,在开战之初,就陷入了瘫痪状态。

传统工业重地(如顿巴斯)被战火摧毁,苏联遗留的工业链断裂,依赖俄罗斯设备的工厂被迫停工。

军工和民用制造业几乎停摆,IT产业虽部分转移至西部,但整体产能不足战前的一半。

2022年刚一开战,乌克兰的GDP就萎缩了30.3%,全球跌幅最大,国债从227亿美元飙升至2300亿美元。

往后几年,因为一直是停火状态,GDP就没有再做出过完整统计。

世界银行2025年2月的最新评估显示,乌克兰重建和恢复的总成本约为5240亿美元,需在未来十年内支付,涉及住房、交通、能源等多个领域。

稀土、石油等能源,是乌克兰战后重建的保障。

可如今,它把东山再起的“法宝”都拱手让给了美国,即便停战了,短时间内也很难恢复。

战火三年:这边打到卢布崩盘,那边石油折扣赚爆。

三国深陷泥潭,三方趁机大赚,我们扮演什么角色?

“俄罗斯现在是越打越富,越打越有钱……”

2024年,关于俄罗斯“越打越强”的言论,曾一度甚嚣尘上。

不过,俄罗斯的真实情况没有这么好,当然,也不像欧美预期的那么坏。

2022年,俄罗斯GDP收缩2.1%,低于世界银行早先预测的10到15%的收缩幅度。

这部分得益于能源出口的韧性,特别是向中国、印度等国的出口增加,弥补了欧洲市场的损失。

然而,俄罗斯一面要在战场上“烧钱”,一面要承受成千上万条制裁,日子也并不好过。

2024年11月27日,卢布出现崩盘迹象,兑美元的汇率一度跌超8.5%。1美元,可以兑换114.75 卢布,1 欧元可兑换120卢布。

同时,俄罗斯的股票也出现了萎缩。

俄罗斯银行国际结算,也被人“卡了脖子”,导致外汇短缺,影响国际贸易和投资,削弱卢布需求。

表面上看,2023年、2024年,俄罗斯GDP分别增长3.6%和4.1%,但这主要是因为刺激性政策,以及军事开支的增加和农业、采矿业、能源出口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损失。

不过,这并不能改变它经济多元化受阻,依赖能源出口的模式面临持续压力的窘况。

卢布贬值、通胀高企,军费占财政支出40%以上,西方技术断供导致高端制造停滞,严重挤压民生领域,加里宁格勒等州,甚至恢复了苏联时期的“食品券”制度。

由于白俄罗斯一直坚定支持俄罗斯,也跟着吃了不少“瓜落”,受了很多西方制裁,经济一落千丈。

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这三个同宗同源(东斯拉夫),又亲如一家的“独联体国家”,是这场俄乌冲突中,最大的“受害者”。

有人亏得血本无归,也有人赚得盆慢钵满。

印度,应当是除美国之外,受益最多的国家。

由于欧洲不再采购俄罗斯的石油,俄罗斯只能把目光投向印度。

印度从购买折扣俄罗斯石油中获取了巨额回报,2022-2023财年从俄罗斯的原油进口增加近13倍,从2021-2022年的不足25亿美元增至超过310亿美元,占其原油进口的19.1%,这为印度节省了约50亿美元的能源成本。

此外,全球供应链调整增加了对印度钢材、工程产品等出口的需求,2022年出口表现强劲。

除了石油,印度从俄罗斯手中拿到了很多“物美价廉”的武器装备。

俄罗斯甚至想在印度建厂,与印度联合制造苏-57战斗机。

至于中国在俄乌冲突中扮演的角色,不能简单归为“变穷”或“变富”。

一方面,中国通过低价进口俄罗斯能源(石油、天然气)节省了成本,同时对俄出口商品增加,贸易顺差扩大。

中国在俄乌冲突中的中立立场,也赢得了很多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在全球都动荡不安的2022到2025,中国经济稳中求胜,总体上保持了韧性,GDP增长率保持在4%-5%左右,贸易总额持续增长。

俄乌冲突,不管两国谁胜谁败,都没有真正的赢家。

参考文献:

特朗普:美国已基本恢复与乌克兰情报共享 央视新闻

“泽连斯基幡然醒悟” 北京日报客户端

俄军:转入全线大规模进攻!特朗普:泽连斯基将签署!马斯克:不会切断“星链” 每日经济新闻

0 阅读: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