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很无奈,中国花300亿美元买的俄罗斯武器,如今都退居二线

小彭的灿烂的笔记 2025-03-31 17:47:53

文|小彭的灿烂笔记

编辑|小彭的灿烂笔记

声明:本文陈述内容参考的“官方信息来源”,均赘述在文章末尾,感谢支持。

【前言】

上世纪90年代,中国军队面临装备严重落后的窘境,空军主力仍是歼-6、歼-7这类二代机,海军缺乏现代化战舰,陆军防空系统几乎空白。

【中俄军贸的 “蜜月期”】

自 1992 年起,中俄两国的军事技术合作进入了长达 20 多年的 “蜜月期” 。

在这一时期,中国从俄罗斯引进了一系列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先进武器装备,这些装备涵盖了空军、海军和防空等多个关键领域。

在空军装备方面,苏 - 27 战斗机的引进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中国空军的主力战斗机仍是歼 - 7、歼 - 8 等第二代战机,在面对周边国家装备的先进第三代战斗机时,明显处于劣势。

苏 - 27 战斗机作为苏联研制的一款重型双发多用途战斗机,具备优异的机动性能、强大的火力配置和超长的航程,其综合性能在当时处于世界先进水平。1992 年,中国签署了首批 24 架苏 - 27 战斗机的采购合同,随后又陆续引进了多批次,总数达 70 多架。

苏 - 27 的到来,迅速提升了中国空军的作战实力,使中国空军首次拥有了与周边先进战机相抗衡的能力。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引进苏 - 27,中国获得了宝贵的先进战机设计理念和技术,为后续自主研制歼 - 11、歼 - 15、歼 - 16 等一系列先进战斗机奠定了坚实基础,推动了中国航空工业的跨越式发展。

海军装备的引进同样对中国海军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现代” 级导弹驱逐舰和 “基洛” 级常规潜艇的引进,显著提升了中国海军的作战能力。

“现代” 级驱逐舰满载排水量接近 8000 吨,配备了强大的反舰导弹和防空系统。

其引进使中国海军首次拥有了具备区域防空和较强反舰能力的大型水面作战舰艇,在当时被称为 “航母杀手”,有效提升了中国海军在近海的作战实力,对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发挥了重要作用 。

“基洛” 级常规潜艇则以其出色的静音性能著称,被誉为 “大洋黑洞”,中国先后引进了 12 艘。

这些潜艇在一段时间内成为中国海军水下作战力量的中坚,增强了中国海军的水下威慑力和作战能力,为中国海军积累潜艇作战和技术经验提供了重要支撑。

在防空领域,S-300 远程防空导弹系统的引进填补了中国在远程防空方面的空白。

20 世纪 90 年代,中国的防空体系在应对现代化空中威胁时存在明显不足,S-300 防空导弹系统具有远程拦截、多目标打击和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能够有效应对飞机、巡航导弹等多种空中目标。

中国从 1991 年开始引进 S-300 系统,先后采购了多个营的不同型号。

这些系统的部署极大地增强了中国的国土防空能力,为重要城市和战略目标提供了可靠的防空保障,同时也为中国防空导弹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借鉴,促进了国产防空导弹系统的研发和进步。

这些从俄罗斯引进的武器装备,在当时极大地提升了中国军队的现代化水平,解决了中国在高端装备领域的燃眉之急,为中国军事现代化进程提供了关键的助力,成为中国军队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逐渐暴露的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军事技术的快速发展,这些俄制武器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

苏 - 27 战机虽然性能先进,但维护成本高昂,其发动机对环境条件敏感,飞行前需要进行复杂的检查和维护,维护周期长且成本高,这给中国空军的后勤保障带来了极大压力。

同时,苏 - 27 配套的武器装备逐渐落后,其装备的 R-27 中距空空导弹在实战中的命中率较低,且操作复杂,难以满足现代空战的需求。

“现代” 级驱逐舰在实际使用中也暴露出一些不足。其舱面布局不够合理,设备安装位置不够科学,给船员的操作和维护带来不便,影响了作战效率。

除此之外,该舰的一些关键设备可靠性不高,如雷达等设备在复杂环境下的性能表现不稳定,容易出现故障,影响了舰艇的作战能力。

而且随着现代海战的发展,“现代” 级驱逐舰的防空和反潜能力逐渐显得不足,面对新型反舰导弹和潜艇的威胁,应对能力有限。

基洛级潜艇在使用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其综合作战系统技术水平较低,自动化程度不高,在信息化作战环境下,与其他兵种的协同作战能力较弱。

此外基洛级潜艇的声纳探测系统存在一定局限性,探测范围有限,对于一些新型反潜设备的探测能力不足,在面对先进反潜力量时,生存能力受到挑战。

【中国军事工业的自主发展】

而我们中国在引进俄罗斯武器装备后,并没有满足于简单的使用,而是积极开展消化吸收和技术创新工作。

在苏 - 27 战斗机的引进过程中,中国不仅引进了整机,还获得了生产线和相关技术资料。

中国航空工业人员通过对苏 - 27 的深入研究和实践,逐步掌握了先进战机的设计和制造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国产化改进,成功研制出歼 - 11B 战斗机。

歼 - 11B 在苏 - 27 的基础上,对航电系统、雷达、武器装备等进行了全面升级,采用了国产先进的航电设备和有源相控阵雷达,使其探测能力和作战效能大幅提升,具备了更强的空战和对地攻击能力 。

此外中国还借鉴苏 - 27 的技术,发展出了歼 - 15 舰载战斗机和歼 - 16 多用途战斗机等一系列先进战机,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空军的装备体系。

在海军装备方面,中国对引进的 “现代” 级驱逐舰和 “基洛” 级潜艇也进行了技术消化和创新。

通过对 “现代” 级驱逐舰的研究,中国学习了其先进的防空、反舰和舰艇设计技术,为国产驱逐舰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在 “基洛” 级潜艇的基础上,中国对潜艇的静音技术、声纳系统和武器装备等进行了改进和创新,提高了国产潜艇的作战性能 。

【国产先进武器的崛起】

随着中国军事工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一系列国产先进武器装备相继问世,在性能上达到或超越了引进的俄罗斯武器,成为中国军队的核心装备。

歼 - 20 作为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五代隐身战斗机,代表了中国航空工业的顶尖水平。

歼 - 20 采用了先进的隐身设计、高机动性气动布局和先进的航电系统,具备超强的隐身能力、超视距作战能力和高机动性 。

其配备的有源相控阵雷达探测距离远、精度高,能够同时跟踪多个目标并进行攻击。

歼 - 20 还装备了先进的空空导弹和空地导弹,具备强大的空战和对地攻击能力。

在多次军事演习中,歼 - 20 展现出了卓越的作战性能,对三代机形成了压倒性优势,有效提升了中国空军的战略威慑力和空战能力,使中国空军在全球空战领域占据了重要地位。

055 型驱逐舰是中国自主研制的万吨级大型驱逐舰,具有强大的综合作战能力。

055 型驱逐舰装备了先进的防空、反导、反潜和对陆攻击武器系统,配备了大型有源相控阵雷达和垂直发射系统,能够同时应对多种威胁 。

东风 - 41 洲际弹道导弹是中国战略核力量的重要支柱,具有强大的威慑力。

其射程超过 1.4 万公里,可携带多个分导式核弹头,能够对全球范围内的目标进行精确打击。

该导弹的出现,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的战略核威慑能力,维护了国家的战略安全,使中国在国际战略格局中拥有了更强的话语权。

【结语】

未来中国武器出口将继续扩大,而俄罗斯若不加快技术革新,恐将彻底失去中国市场。

这场军购史的变迁,印证了一个真理:大国重器,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

参考资料:

北京日报客户端在2023-04-17关于《中国为何与俄罗斯提升双边军事联系?外交部回应》的报道

环球网在2013年08月21日关于《俄称中国15年花200亿美元购俄武器 占俄大便宜》的报道

上观新闻在2016-11-03关于《俄媒:中国对俄武器订单量再次上升 金额超80亿美元》的报道

0 阅读:0

小彭的灿烂的笔记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