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视频中,马未都先生专门讲了“大衣哥”朱之文成名之后的烦恼,他用“恨人有,笑人无”的形象比喻,说这是一种民族心态。笔者认为,这是一种恶劣的社会文化。这件事情的起因和背景是这样的:
民间天才歌手朱之文,因为嗓子好,又擅于学习,悟性好,被人发现后走上了央视《星光大道》的舞台。成名之后,人有钱了,就开始有事了。朱之文本来想做些善事,它自己掏钱给村里修了路。自古以来,修路就是积德行善之事。可是,村里有人说了“路是修好了,可是没有车有什么用?他应该给每家买辆车!”

马先生调侃说:“这个村民够客气的。要我说,朱之文不但应该给他们买车,还应该建个加油站,免费加油。”……总之,你怎么都不对。他说,“这就是一种民族心态。『恨人有,笑人无』古来有之。”其实,这也是社会文化现象的一部分,不过它是一种劣质文化,它的内涵是“仇富心态”。在信息发达的当今社会,这种现象就显得尤为突出。不良舆论对名人“枪打出头鸟”,实施网暴,为博取流量,无所不用其极,都是这种劣质文化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