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死亡之谜终于揭开!专家:并非被诸葛亮气死,死的很冤枉

顾雍聊历史 2023-06-26 22:41:05

前言

提起周瑜,你能想到什么?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可能都是“既生瑜,何生亮。”

虽在《赤壁怀古》中是羽扇纶巾,意气风发的形象,但大多数人的印象里周瑜心胸狭隘,嫉妒诸葛亮的才华,最后妒贤嫉能,活生生把自己气死。

这其实是罗贯中《三国演义》里的情节,因为这本书的广泛流传,所以很多人都把故事里的情节当真了。

和周瑜同样冤枉的,还有曹操。曹操有着非常高的文学造诣和军事管理能力。“建安风骨”正是由他而来。

但在罗贯中的书中,他们都被塑造成了恶人。这是因为什么呢?如果不是被气死的,那周瑜是因为什么去世的呢?

本文将带你揭开三国时代神秘的面纱,深入揭秘这些问题,点个关注,我们一起来看下吧。

一、 “推崇蜀汉”的《三国演义》

前面说了,大家对周瑜、曹操等人物不好的印象,均是来源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其与史实是有一些出入的。

我们必须要明确,《三国演义》是以蜀汉为中心的一部历史演义小说,作者本人是带鲜明的倾向性的。

这与作者当时所处的时代有关系,《三国演义》成书于元末明初。当时社会政治黑暗,百姓民不聊生。

而且元朝是一个少数民族统治的政权,难免对汉人会有歧视和不平等的待遇。

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作者和当时在苦难中的广大百姓,都是同样渴望重新回到汉族统治的清平盛世的。

所以在本质上来说,《三国演义》是寄托了作者本人对时局的讽喻、对现状的迷茫不满、对盛世的渴望的一部小说。

二、年少将军、忠心耿耿

历史上的周瑜,绝对不是《三国演义》里那种善妒的、没有才能的、毫无容忍之量的小人形象。

那年,年少的周瑜已经是东吴赫赫有名的大将军了,他容貌俊美,被人们尊称为“周郎”。他和孙策既是君臣,又是好兄弟。

孙策不止一次地说过,他与周瑜,有着“骨肉之情”。他与孙策一起娶了当时知名的姐妹花美人,孙策娶了大乔,而周瑜娶了小乔。

他恪尽职守、才能出众,跟随孙策南征北战、平定江东,也算是良臣明主的一段佳话了。可惜,孙策遇刺身亡,年仅26岁。

少主继位,周瑜千里迢迢地奔赴而来,为孙策奔丧,同时和张昭等重臣一同接过了辅佐少主孙权的重任。

在他的辅佐下,孙权迅速安定了动荡不安的时局,同时发展生产、减免赋税,推行屯田制,让百姓安居乐业。

面对强盛的曹魏集团,周瑜也是不卑不亢,力压诸多主和派,坚决主张抗曹。

在赤壁之战中,周瑜使用“火烧连营”的妙计,以少胜多,带领东吴取得了赤壁之战的成功,一战成名。

从军十五年,周瑜从未战败,当时人称“常胜将军”。而且,他也绝非善妒之人。

《三国志》中,陈寿对他的评价是:“性度恢廓”。所以“三气周瑜”,其实是虚构的小说情节而已。

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那么周瑜是因何而死的呢?周瑜的死,称得上一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自年少起,周瑜便一直南征北战,后来少主继位后,更是星夜兼程,不敢有丝毫倦怠。

在这样的高强度工作下,周瑜的身体也逐渐衰败下去。在征伐宜州的途中,他因病去世。

去世之前,周瑜留给孙权的最后一封信,上面不是对死亡的恐惧,而是对少主的不舍,对自己不能继续为东吴效命的遗憾。

针对当时三足鼎立的政权格局,和东吴内部需要注意的事情,他一点点地给孙权做了分析。

在临终之际,他想的依旧不是自己。而是提醒少主去注意曹操和刘备,让少主不要贪图享乐,要好好对待百姓。

最后,他还推荐了鲁肃接替自己继续辅佐孙权。可谓是殚精竭虑的为少主孙权考虑。

淳淳教诲,呕心沥血,这封最后的书信,其价值和意义不比诸葛亮的《出师表》差。

周瑜去世后,孙权万分悲痛,亲自将周瑜的尸身接回了故乡,穿上孝服为周瑜发丧。

一代名将与世长辞,年仅36岁。可惜的是,在《三国演义》中,并没有将这样兢兢业业的形象告知读者。

小说毕竟是小说,故事的内容以及情节的发展都会涉及到作者的个人观点,并不能够将历史的真相全盘托出。

小结

当然,这也不能怪罗贯中,《三国演义》作为历史上第一部章回体小说和历史演义小说,其在文学史上的价值毋庸置疑。

其流传程度之广,也恰恰说明了这一点。而且小说不同于史书,本来就是要进行虚拟加工处理的。

《三国演义》“七实三虚”地结合史实对故事情节进行了处理,增强了故事趣味性和人物魅力,是一部优秀的小说。

而我们需要做到的,可能就是增强自己的历史修养。不人云亦云,多了解一点,了解全面一点,再去做断论。

这样才能不错过那些在历史的星河中熠熠生辉的英雄豪杰,不让他们因无知而蒙冤受辱。

1 阅读:927
评论列表
  • 2023-07-04 11:51

    哪只眼睛看到演义说周瑜没有才能的?

  • 2023-07-27 14:00

    是被专家气死的[得瑟]

  • 2023-07-24 14:44

    孙权肯定是要把周瑜除掉的,严重威胁自己的皇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