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日益激烈的全球竞争,美国不仅限制了对某些国家企业如华为、中芯国际等的技术出口,还将这些公司列入了“实体清单”,明确限制与这些企业的交易和合作。意味着任何与这些公司业务有关的交易都需要特别的政府许可。美国此种行为不只是针对单个企业,更是波及到整个行业,甚至联合盟友共同制定政策,以此来控制半导体技术的全球供应链,保护自身利益。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全球化竞争日趋激烈,中国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已取得显著进展,特别是在RISC-V架构的推广和应用方面。这种开放源代码的指令集架构最初由美国的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但它的设计哲学是开放和可扩展的,这使得全球的开发者和企业都可以自由地使用和改进。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很早就看到了RISC-V的潜力,并开始积极推动国内企业采纳和发展基于此架构的芯片,这为打破外国技术封锁提供了一种可能。
由于这些创新的推动,RISC-V架构已开始与X86和ARM架构并驾齐驱,成为全球第三大主流芯片架构。中国企业不仅在RISC-V国际基金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更是在推动全球技术标准的制定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这一点从英特尔、高通、谷歌等国际大企业也开始加入RISC-V架构的研发中可以看出,全球芯片技术的发展趋势已经不可逆转。
这种趋势的背后反映出一个更广泛的全球科技界的变化——技术的开放和共享正在逐渐取代封闭和专有的旧模式。尽管美国依然试图通过各种手段限制中国在高端芯片技术方面的进步,包括最近对RISC-V技术的进一步限制,但这样的行为越来越难以对全球技术发展产生实质性的阻碍。相反,这种开放的架构正成为全球科技发展的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