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热搜上同时挂着2个咖啡店员工与顾客起冲突的发疯视频。
巧的是,这是在同一天内,同一个咖啡品牌,同样的地点:上海的2家不同门店,发生的。
来看第一个,一位中年女士来Manner咖啡店点单,让店员先做她的单。
等了一会之后,又催促其中一名短发店员:“我快迟到了,还有5分钟。”
另一名长发店员就开口了:“我帮您退单吧。”
顾客不爽:“我靠你这个人,我刚才就想说你,你说话老是冲人干什么啦?”
短发店员赶紧安抚道:“阿姨真的马上就做好了,就放在这里。”
顾客还是对那位长发店员很生气:“对呀我知道的呀,我刚才就忍了,你不想干就不要干了,什么帮我退单了。”
长发店员也情绪激动地回怼:“你不想买你可以不要买呀!”
顾客:“我就买怎么了?你这种人对顾客是这样讲话的吗?别人随便谁跟她讲个话都是这样,你吵什么?早饭没吃啊!”
长发店员提高了音量:“我是没吃早饭呀!”
顾客:“我肯定要投诉你的。”
长发店员:“你投诉呀!你就投诉呀!”
边说边拿起手边的咖啡粉,用力朝那位顾客的脸上泼了过去,嘴里一直喊着:“你投诉呀!”
顾客后来边清理自己的脸和衣服,一边要求店员道歉,店员不肯,发疯般地往自己头上倒咖啡粉。
第二个监控视频,是在同一家咖啡的品牌的不同门店。
男店员:“您下单的时间是8点15,现在是8点25,等了10分钟了,我跟您说是8分钟左右,下一杯就是您的,等的时间差不多。手冲做完就是您的了,不好意思啊。不好意思手冲等的时间会比较久。”
顾客:“我下单的时候你也没告诉我要等那么长时间啊,我告诉你我赶飞机去的,你说7、8分钟我等了也就算啦。”
男店员过来操作收银系统:“那您现在是要退单吗?”
顾客发火:“你是不给我做了是吗?”
店员继续做咖啡:“给您做,等手冲做完。手冲做完是您的,我们是按顺序出餐的。我在做手冲,您稍等一下。”
顾客突然问起了店员的名字,店员没正面回复,只说自己在做手冲,两人此时的情绪都像绷紧的弦一样到了临界点。
顾客这个时候掏出了手机,说自己不要了,店员一边说着不好意思一边要帮她退单。
顾客却拿起手机对着店员的脸拍摄了起来,店员一把抢过手机,两人开始了激烈的争吵。
顾客不停地用手机拍着店员,后来店员彻底被激怒,钻出了柜台想要夺过手机。
顾客一脚踹在了店员裆部,店员也一巴掌甩了过去,至此,原本的骂战正式升级为一场轰轰烈烈的互殴。
只是买一杯咖啡而已,为什么气氛会变得如此剑拔弩张,后果又是如此不堪?
你会看到这两起事件,除了相同的时间和地点之外的其他相似之处:
着急取餐不断催促的客人、前面还积压着其他单子的店员,以及同一个品牌的管理培训系统。
我不想分析这两个视频中具体的哪个店员或顾客的对错。
因为这两起事件背后所暴露出的,是一种远比个人情绪、品性之类的问题更悲哀的困境。
之前就有人上传过这样一张照片:Manner的员工,去厕所还得按个计时器,让人不禁疑惑:
要是时间快到了大便还没拉完怎么办,夹断吗?
很多点过这家咖啡的网友都有这种感慨:
“很大一个店,就一个员工在做咖啡,真的一点都不合理。”
“早上永远只有一个人,一直不停做咖啡连轴转,我都不好意思点了,可怜。”
多位Manner咖啡师也出来发帖讲述:
“8小时内要做500杯咖啡”、“很多老员工都把自己比喻成牛马”;
“迟到、事假都会扣全勤奖1000元”、“被投诉3次可能导致解雇”......
也就是说,这家咖啡品牌的员工,不仅要顶着高强度的工作压力,还要面对无比严苛的量化考核。
企业压缩用人成本,导致员工工作压力变大、出餐效率降低、服务质量下滑、顾客产生不满,这就是一条完整的恶性循环链条。
被困在这种冰冷系统里的人们,仿佛变成了流水线上、一个个面目模糊的零部件。
他们不再是活生生的人,他们的身体、情感、需求被忽视,系统整体的数据、利润、优化成了更重要的事。
更悲哀的是,被困在系统里的,何止是一家咖啡店的员工呢?
外卖员被困在“智能化配送系统”里,为了不超时,和死神赛跑,和交警较劲,和红灯做朋友;
办公室白领被困在手机上的实时沟通软件里,24小时被要求在线,不断缩短吃饭、睡觉、放松的时间......
系统管着人,系统却又不是人,没有人性,系统的目的只有一个:
让资本的运作更高效、让整个社会都像机器一样疯狂高速运转。
04当系统的束缚发展到了极致,人的“异化”成了常态,世界会癫成什么模样?
《黑镜》第一季第二集中,就有这样一个令人细思恐极的荒诞设定:
在未来世界,人们都被关在用电子屏幕围成的格子间里。
除了睡觉和吃饭,其他时间都必须在健身房里踩动感单车,以赚取生活所需的电子货币。
为了让你的骑行不会枯燥,系统贴心地给每个人的面前设置了一个大屏幕:
人气爆棚的选秀、无脑恶俗的综艺、让人血脉偾张的影片、以及各种各样的游戏和虚拟产品......
在这里,你看不到书籍、看不到山川湖海、看不到一切真实美好的东西。
每天一睁眼,左右环顾看到的都是电子屏幕,每个人都被系统驱动着,日复一日地踩单车产能。
这又何尝不是现实对未来世界的悲哀预言?
科技成了剥削的手段,社会正在平等地物化着所有人。
每个人都是商品,是螺丝钉,为巨大的系统服务,不能有自己的个性,随时都可以被替换掉。
我们不得不承认,个体在时代的浪潮面前,脆弱得不堪一击。想要夺回对自己的掌控权,注定是一场艰难的持久战。
但人和机器最大的区别也许就在于,尽管很多挣扎是徒劳的,我们还是要挣扎。
系统仍在运转,游戏还在继续,也许类似于Manner咖啡店员工与顾客的发疯事件还会层出不穷、继续上演。
但我希望,我们不要麻木,不要被系统异化成面目模糊的标准人。
我们仍要勇敢表达自己,仍要振臂高呼一句:“我是活生生的人,不是机器。”
共勉。
作者:小椰子,个人成长领域作家,全网粉丝量破200万。关注我,用独特视角解读社会事件,陪你一起每天认知升级。
装B 喝杯咖啡就小资了?
尽量理解服务行业的人,大家都不容易
要像别人尊重你首先要尊重别人,你以为就你一个人在等咖啡吗?赶时间就别买什么都以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现在买东西的动不动就投诉别人尤其是美团上的几十块钱的快餐还真把自己当大爷了
我们店员工有一天早上遇到一顾客,催促买单,说她要去上班了,先跟她结账,她前面还有一位顾客,别人先来的,员工说你既然知道你要去上班时间很紧,那你早上应该早点出门,而不是现在在这里催我,你时间紧可以不买。这个顾客本来就在你前面来的,别人也有事情呀。[呲牙笑]
主要是东西便宜,花十几块把自己生活上的火发泄给别人,人家也有火,可不惯着你。
快节奏的生活,情绪都崩溃的边缘,有点火星就会着的
这种养不起家的服务行业的人员可不会惯着你,
泼得好!不能惯着她们!
为富千方不要不仁
一个简单投诉就能让员工扣工资,这就让很多素质底下的客人牛逼。公司全部偏袒顾客,也不怪别人发火。
都喊“泼得好”,发泄完情绪之后呢? 还是太年轻了……
预计十分钟能做完的,你不要跟人家说八分钟,你说十五分钟,不就好了?等得了的就等,等不了的拉倒,反正少做杯咖啡又不会扣你工资。这样大家都笑哈哈,顾客少于预期时间拿到东西也很满意,你也不用被人催了。
年轻人躺平吧。不必再卷
家政钟点工都一小时五十元,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大姑娘,好好学习去做家政吧![点赞]
泼的好真不要认为自己是上帝人人平等。
现在咖啡便宜了喝得人多。线上到店都要排队,一般都会提早一点线上买好到那就不用太等。最讨厌那种喝个便宜咖啡,还想插队把自己当爷的人,只能说泼得好,看不惯这种人。
工具人 牛马石锤了[得瑟]
你可以去星巴克啊
你看哈 前面有多少单她知道吧,大概等多长时间也能估出来吧,明知道在承诺的时间内做不完,还让顾客等,你说她有没有错,人家按照你说的时间等了,你做不出来就提出退单,白等了呗,换谁不生气
现在的店铺成本太高了,售价又低,外卖不赚钱,只能压缩人员数量,长久都是经常换人家[笑着哭]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感觉那个买咖啡的是公司找得第三方品质暗访,美其名曰神秘访客,就是特意的找麻烦,
哈哈 从来都只喝买的 这种现泡的等不及
累又辛苦,又看不到前途。理想,在上海要实现,就是一座座不可逾越的大山。爆发是迟早的事。汽油只要一点火星
这咖啡有多好喝啊,已经成功打动了我,就看美团有没有9.9的卷了
现在的学生都被家里面宠坏了,从小一直安排到二十多岁大学毕业,根本没有一点心理承受能力,
所谓工作生活效率高导致的人压力过大!
再等50年吧,等我们8090这两泼人死完就会好很多了!
[抠鼻]从外卖到咖啡,歇斯底里恶向胆边生,下一个是谁
桑嗨宁是这样的
这里夸耀世界离不开中国制造,那里指责产能过剩扰乱世界经济。反正倒霉的永远是我们!
这种岁数的人做顾客最可恶了,泼的好
当你想要得到的满意的服务态度时,还请你考虑为你服务者的报酬是否和你想要的态度成正比。
更可悲的是,面对如此不公平的管理模式,工作人员却宁可选择与顾客冲突,而不敢与公司方抗争,更不敢辞职。这是公司的悲哀还是工作人员的悲哀,或者是更深层次的问题呢?
服务业现在太卷太难了!拿着低等的工资,做着高等的服务[笑着哭]
哦,上海的咖啡文化,这种人性太可怕了。年轻人回自己的家乡多好。
我买吃的不赶趟了的时候,一般都是中午或者下班了再去取_(:з」∠)_
买点茶叶不好么?拿个杯子,放点茶叶加开水。。。解渴又提神!
去富士康工厂试试,告诉你什么叫压榨
月薪一万二,顾客是上帝,有事好商量,月薪四千元,顾客的忍让,犯混我揍你!
暴露了年轻人整顿职场后老板的困境[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