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贺岁纪念币和纪念钞来啦!
中国人民银行定于
16日起陆续发行
其中双色铜合金纪念币1枚,纪念钞1张
金质纪念币1枚,银质纪念币1枚
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
双色铜合金纪念币和纪念钞双色铜合金纪念币
正面图案为“中国人民银行”“10元”字样,汉语拼音字母“SHIYUAN”及年号“2025”,底纹衬以团花图案。
△2025年贺岁双色铜合金纪念币正面图案
背面图案为中国传统剪纸艺术与装饰年画元素相结合的蛇形象,衬以花灯和人参图案,币面左侧刊“乙巳”字样。
△2025年贺岁双色铜合金纪念币背面图案
2025年贺岁纪念钞
正面主景为蛇的造型图案,上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国人民银行”、篆书“蛇”字印章,下方依次为光彩光变面额数字“20”与汉字“贰拾圆”、动感全息图案、透明视窗、盲文面额标记和冠字号码。
△2025年贺岁纪念钞正面图案
背面主景为儿童贴春联图案,辅以山西民居装饰图案,上方为面额数字“20”、汉语拼音字母“YUAN”,下方为花卉与动感全息图案、年号“2025年”、行长章、面额数字“20”“中国人民银行”汉语拼音和蒙、藏、维、壮四种民族文字的“中国人民银行 贰拾圆”字样。
△2025年贺岁纪念钞背面图案
面额、规格、材质及发行数量
双色铜合金纪念币面额10元,直径27毫米,材质为双色铜合金,发行数量为1亿枚(含留存历史货币档案1万枚)。
纪念钞面额20元,票面长145毫米,宽70毫米,采用塑料材质,发行数量为1亿张(含留存历史货币档案2万张)。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双色铜合金纪念币和纪念钞分配数量如下↓
发行方式
双色铜合金纪念币和纪念钞采取预约兑换方式发行。
预约承办银行于2024年12月23日至12月24日办理预约业务。公众可通过预约承办银行官方网站等线上渠道或在营业时间内前往预约承办银行公布的预约兑换网点进行预约登记。预约承办银行于2025年1月3日至1月9日办理预约兑换。
金银纪念币该套金银纪念币正面图案均为中国传统吉祥纹饰组合图案,并刊国名、年号。
1克圆形金质纪念币背面图案为“福”字、柿子、蝠纹等组合设计,并刊面额。
8克菱形银质纪念币背面图案为贴“福”字场景,并刊面额。
1克圆形金质纪念币为普制币,含纯金1克,直径10毫米,面额10元,成色99.9%,最大发行量150000枚。
8克菱形银质纪念币为普制币,含纯银8克,边长23毫米,面额3元,成色99.9%,最大发行量1500000枚。
该套金银纪念币由深圳国宝造币有限公司铸造,中国金币集团有限公司总经销。
关于纪念币,你了解多少纪念币是一个国家为纪念国际或本国的政治、历史、文化等方面的重大事件、杰出人物、 名胜古迹、珍稀动植物、体育赛事等而发行的法定货币。
我国的纪念币是具有特定主题的,是由国家授权中国人民银行指定国家造币厂设计制造的,由国家银行统一计划发行的法定货币。我国的纪念币通常是为了纪念重大政治历史事件、传统文化等有特殊意义的事物而发行的。
纪念币分为贵金属纪念币、普通流通纪念币、流通精制币、及非流通纪念币。
金银币
央行(中国人民银行)几乎每个月都会发行纪念金币和纪念银币,这些金银币都是由纯金或纯银打造,面值1元至数万元不等。金银币大部分用于投资所用,建议普通收藏者不要盲目跟风。
贵金属纪念币包括金币、银币、铂币、钯币等贵金属或其合金铸造的纪念币,材质是金、银等贵重金属。题材广泛、工艺考究、观赏性强且多为成套分组发行。
△2022年第19届亚运会金银币
币形亦有圆形币、方形币、彩币和扇形币,其面值计伍元、拾元、叁拾元、伍拾元、壹佰元、伍佰元、壹仟元等,这种币的发行价一般都等于面值的几十倍或上百倍。
△2021年吉祥文化心形纪念币
因此,面额只是象征性的货币符号,并不表明其真实价值,不能流通,其面值不记入市场现金流通量。因而贵金属纪念币也是投资收藏爱好者喜爱的藏品。
普通流通纪念币
央行自1984年发行第一套纪念币 建国35周年纪念币以来,截止到今天已经发行了共计122枚纪念币。
普通纪念币的材质是用于印刷钞票的纸张或铸造普通硬币的金属,面额表明其法定价值,主要以中外重大事件、节日、纪念日和珍稀动物等为题材而设计铸造。
△2022年虎年生肖纪念币
精制币
央行每发行普通流通纪念币,都会发行同样的精制币,精制币顾名思义肯定在做工上要比普通流通纪念币要好,镜面效果很突出,两枚币做个比较,很容易就能看出区别来。
△左边为精制币,右边为普制币
非流通纪念币
一般来讲,大家都知道纪念币的第一套是1984年发行的新中国成立35周年纪念币,其实不然,早在之前中国人民银行就发行了纪念币,但是这些纪念币发行量少,普通人民群众不知道,没有大量的进行推广,而且这些纪念币几乎都是送给外宾的,国内很少见。
例如1985年的铜制熊猫纪念币当初是为了送给外宾的,从上海造币厂得来的消息,这枚币只造了50枚,可谓少之又少。
△1985年的铜制熊猫纪念币
半岛新闻综合整理,素材来源:央视新闻、中国人民银行网站、钱币百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