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所有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总计2250字,阅读完大概需要 7 分钟)
系列内的上一辑,我们讲述了武宗朱厚照的正宫皇后夏氏。由于武宗无后,皇位由其素未谋面的堂弟朱厚熜依据《皇明祖训》继承。没想到这位堂弟嘉靖帝却是一位狠角色,不尊重武宗的母亲,把自己的父亲追尊为皇帝,甚至特地为此把先祖仁宗朱高炽从太庙正位移出。
所以是不是按照习惯,我们今天可能会讲一下的生母,毕竟他的父亲至少在他心里算是一位皇帝。但是作为严谨的历史爱好者,省愚不会这么认为,嘉靖帝的父亲顶多就是兴王,母亲也只能算是兴王妃。沿着明朝发展的脉络,从今天开始,系列内后面的几篇文章都会围绕嘉靖帝这位修仙上瘾,《红楼梦》里贾敬与《西游记》中玉皇大帝原型的人物-世宗嘉靖帝朱厚熜。
虽然在人们心目中,朱厚熜更多地像是一位道士,却没曾想到他是整个明朝册封后妃妾室等最多的皇帝。他的一生,先后册立了三位皇后,三位皇贵妃,三位贵妃,35位妃,32位嫔。以上这一组数据实则也与朱厚熜的道士形象形成巨大的反差。而本质上讲,他一生乖张的行为更多来自于其出身小宗这一无法改变的事实,才会有“壬寅宫变”后不分事实冤杀曹端妃的历史。

孝洁肃皇后官方画像
言及此,对于世宗嘉靖帝这样一位皇帝的背景板已经树立,作为他的枕边人,会有什么样的结局?今日,我们先讲述世宗首任皇后,二十岁芬芳年纪因难产而薨逝的孝洁肃皇后陈氏的故事。
·陈张文三美入宫,唯陈氏初战告捷
公元1521年5月27日,朱厚熜在北京正式登基,时年13周岁又8个月余。按照当时人们的岁数的描述和理解,会认为他15岁。此时的他,显然尚未婚配,一年后,遵照祖制,通过层层选拔,陈氏、张氏、文氏三姝同时被选入宫。
又在一番激烈的斗争下,最终于嘉靖元年九月,即是公元1522年的秋天,陈氏最终脱颖而出,以嫡妻的身份被册立为皇后。陈氏较之于嘉靖帝小一岁,当上皇后这一年,她应该年满14周岁。
如此受到眷顾的陈氏,您或许会认为这陈氏是某位高官的女儿?那您可能猜错了,熟悉明朝历史故事的朋友都不难发现,自朱元璋原配夫人马皇后开始,明朝为各位皇帝找寻的嫡妻皇后大多出身于中低层干部家庭,很少有高干女儿能够当选的,为什么呢?显然,这种做法会避免外戚专政的情况出现。既然如此,陈氏的家庭出身谓何呢?陈氏的父亲为直隶元城县当地的秀才陈万言。而此处所提及的元城县,也即是今河北省邯郸市下辖的大名县。
在陈氏受封皇后的同时,其决赛对手张氏受封顺妃,文氏受封恭妃。这第一场战斗,以陈氏的初战告捷画上未完待续的省略号。
·吃了一碗不合时宜的醋
时光匆匆过,嘉靖帝坐上皇帝宝座后,我们都知道他忙着为他的父亲争夺所谓的权益,进而掀起“大礼议事件”。这场“大礼议”事件历时三年,直到1524年才结束。很难想象,这个十多岁的青少年朋友居然在面对一群老儒生的时候将自己的手腕演绎到极致。

亭台楼阁记录历史
关于“大礼议”,我们以后会专门单独讲述,从这样一个事件中能看出朱厚熜此人,虽说出生在湖北钟祥这样一个偏僻的小城里,但是他的脾气倒是比他的出生地以及儿时成长地要大很多。这样的人,他如今又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谁如果惹到他,会有好果子吃吗?您还别说,真就有人愿意冒这个险。本文主角陈皇后,身先士卒。
史料记载:
“嘉靖七年春,世宗与陈皇后同坐,张妃和文妃进茗,世宗循视其手。陈皇后恚怒,投杯起立。世宗勃然大怒。陈皇后惊悸,当时身怀有孕,未能保住孩子,就此流产。”
这段话什么意思呢?其实按照常理,这应该就是嘉靖七年的正月初一,按照过往的常规做法,妃嫔们会在这一天给皇帝皇后祝贺新春。在这1528年的春意盎然中,咱们的嘉靖帝或许是很久没见到他的张顺妃与文恭妃了,多看了一眼,没想到,这一眼便是万年。旁边的陈皇后吃醋了,闷闷不乐。其实单纯不了也就作罢,没想到陈皇后开始使性子,直接把杯子扔了。
这显然会让性格强硬的嘉靖帝怒火中烧,一方面自己使性子,另一方面皇后也畏惧嘉靖帝的威仪。没想到,这一怒一惊吓,陈皇后就流产了。
·杨一清留下的证据
流产后陈皇后随之重病,其实我们也可以想象,在传统医疗极为不发达的当时,流产这样的病症可算是极为危险的情况。结果,陈氏数月不愈。
此番,态度强硬的嘉靖帝怒火还没有消除,他令陈氏迁出坤宁宫,并准备把她的皇后之位废掉,与杨一清等大臣商议,但是考虑到陈皇后已经病危,废弃有碍名声,才未实施。

历史记录点滴
正史里并未记载嘉靖帝谋划废掉陈氏的说法,那么证据从何而来呢?杨一清在其所著的《密谕录》中记有世宗和他们一群人等讨论废后一事的全过程,所以说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说过的话做过的事,都会被记录下,嘉靖帝想抵赖也不行。
·直到穆宗即位,方才为其正名
当年农历十月,陈皇后在抑郁与悲痛中病逝,年方二十周岁,嘉靖帝为其谥曰悼灵皇后,葬礼从简,陈氏被葬于安葬皇贵妃、皇太子的天寿山的袄儿峪。看看这个谥号,悼灵皇后,而非孝字开头,显然此时嘉靖帝内心里已经不认可这位枕边人。
出葬之日,梓宫出王门,百官一日临。当朝给事中王汝梅谏劝嘉靖帝,但是他还在气头上,不听任何劝说。直到八年后的嘉靖十五年,礼部尚书夏言认为“悼灵”过于草率,议请改谥,当时朱厚熜怒气已消,于是改谥为孝洁皇后。但是不得不说,这个谥号也过于简单了。
直到几十年后,嘉靖帝儿子穆宗朱载坖即位后,才为这位嫡母正名。上尊谥曰孝洁恭懿慈睿安庄相天翊圣肃皇后,与嘉靖帝合葬,且祔太庙。
就这样,一个有着些许任性的女子成为中国历史上的匆匆过客,她那扔掉杯子的做法如果可以解释为怀孕了没拿稳,您猜嘉靖帝会买她的账吗?可惜历史不能假设,这也即是您我后人阅读历史时候对于过往的追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