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早年家里甚贫,还是隔壁老大娘接济才能勉强度日,可即便这样,他心里头也还是怀着远大理想,虽被邻里嘲笑疏远也一直没放弃苦苦寻找机会。
韩信先后投奔过项羽、刘邦,最终是萧何发现了他在军事上的才能,把他推荐给刘邦,这才能够展现出其军事天赋。
他靠着自身的的军事才能,接连拿下魏、燕、赵、齐等以傲人的战绩帮助刘邦一统天下!
但随着韩信战功愈发显赫,随之而来的并不是帝王的赞许与褒奖而是猜疑,他那巨大的权威和威望令刘邦内心深感不安担心他走上谋反道路。
其实韩信有很多次改变命运的机会,可惜都被他扼杀了,如果那两个人没死,或能留下其中一人,结局都不会如此。
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韩信还是在“自己的掌控下”走向了灭亡,在历史角度,韩信是被吕后和萧何一同杀害。
为何会称其“死于自己之手”呢?
这一切帝王的猜忌与韩信自身的“短见”,做了错误的决策杀了两个对自己极为重要的人,最终他因自己的一时失误,而留下了千古遗憾,也注定了他后面悲惨的命运。
那么这背后的真相究竟是怎样呢?
韩信的崛起与刘邦的忧虑
韩信的军事才能有目共睹,在对抗项羽的战斗中更是展现得没话说。
垓下之战,韩信带领的汉军跟项羽的西楚军展开了最后的决战。
那时局势对项羽极为不利,他的军队先后被韩信击败,粮草后勤也被层层截断,只能凭借为数不多的兵力勉强支撑。
韩信瞅准这个时机,联合彭越、英布等盟军从四面八方围攻项羽,渐渐把对方逼入绝境。
韩信不但彻底截断了项羽的退路,还想出了“十面埋伏”的战法,致使项羽最终被重重包围。
项羽带着最后的几百人突围,最终跑到乌江边,前面没路可走,后面有追兵紧逼,他自知大局已定,望着随行的士兵和渡江的小船,最终决定自刎于河畔。
这一战的胜利韩信功不可没,奠定了刘邦最终称帝的基础。
不过,就因为这无人能比的贡献,他的功劳太过耀眼,引起了刘邦的警觉,韩信的声望高得离谱,高到军中好多人把他当神话似的,甚至比刘邦还受推崇。
士兵们还特亲切地叫他“韩信大将军”,这种对将领的崇拜,在刘邦看来,那就是对皇权根基的潜在威胁。
虽说刘邦当时没有军事才能厉害的竞争者,但他清楚,内忧可比外患重要,韩信的快速崛起以及在军中的地位,碰到刘邦的底线。
为了压住韩信,刘邦偷偷使了特别隐秘的手段。
他不直接跟韩信对着干,而是靠着吕后和萧何这些心腹,在韩信身边使力,一边削弱他的影响力,一边试探韩信对自己忠诚的底线。
这种策略看着温和,其实藏着要命的招。
韩信的错误决定
项羽死后,战场上没了对手,便对韩信渐渐起了别的想法。
钟离昧是韩信的旧友,两人从小一块儿长大。虽然后来韩信投靠了刘邦,钟离昧留在项羽身边,成了他手下的猛将。
项羽战败自刎于乌江后,韩信也看在儿时的情谊将钟离昧收入旗下,可这一行为在刘邦眼中却成了韩信谋反的蛛丝马迹。
刘邦本来就对战功赫赫的韩信心存戒备,钟离昧的存在正好给了他向韩信发难的由头,韩信的谋士瞧出了帝王的心思,劝他拿钟离昧的头当投名状逆转危机,向刘邦表忠心。
韩信心纵有万般不忍,但知道此时此刻没有退路可言,最终只能照谋士说的去做。
钟离昧临死前骂道:“你今儿杀我,明儿就轮到你!”。
可这一行为并未赢得刘邦的完全信任,反倒让刘邦更警惕了,章邯的遭遇则更为复杂,秦朝的国士章邯曾经也是耀眼将星,投靠韩信后表现得较为谦卑。
然而韩信并未真正接纳他,甚至觉得章邯的存在可能构成直接威胁,因为对自身权力过度自信还心存猜忌,韩信果断对章邯起了杀心。
章邯的死和钟离昧一样,直接刺激了刘邦敏感的神经。
刘邦不得不去想,曾经为自己拼杀天下的韩信,从敌营降服到自己身边的大将,只要有可能威胁他的地位,那就是个随时会被“清洗”的棋子。
在刘邦看来,韩信不再是“能人御将”,而是一个愈发失控的存在,一个需要被清除的隐患。
韩信的末路
刘邦这会对韩信的防备到顶了,钟离昧与章邯的惨样像刺一样扎在他心里。
他越看韩信越觉得这人不老实,手握兵权还自己做主,根本不管朝堂和君王的面子。
在刘邦眼中这就是明晃晃的威胁。
刘邦容不得一个随时可能失控的人掌控整个帝国的军事命脉,得赶紧收网,可他自己不敢乱动,得靠身边最稳当、最信得过的人来办。
吕后这时候显出了狠劲和果断。
她明白,韩信一天不除,刘邦一天睡不好,就连自己的地位说不定哪天因为突然的变故就不保。
于是她主动掺和布局,想好了就和萧何一起弄了个周全的计划。
萧何这边的情况更特别,曾经大力推荐韩信的人,又站到了韩信身后,不过这次不是帮衬,而是要彻底灭了他。
他清楚韩信的性子和弱点,整个计划执行得特别认真,处处针对韩信的自负和大意。
韩信还没察觉,对刘邦暗中削弱他权力的举动一点都没防备,一门心思就想着怎么让自己地位更稳。
他不晓得,当初名满天下的军事天才,这时候竟被一张看不见的网困住,慢慢没了所有本钱。
直到那天吕后和萧何把他骗到长乐宫,韩信才发现情况没法挽回。
等他反应过来,大门已经关了。一个他曾觉得能靠自己名声和功劳摆脱的局面,一步步把他逼得没路可走。
最终韩信被设计关在长乐宫里被吕后找机会杀了,刘邦总算是解决掉威胁他帝位的人。
韩信这一生,虽然军事才能高,手握大权,可由于自身决策失误,缺乏信任,才导致最终悲剧收场。
他多次高估自身能力,又低估人心的险恶,还忽视彼此合作的重要性才会导致这一切的发生。
吕后跟萧何巧妙联手,直接让这位曾经叱咤疆场的连胜将军没法翻身。
参考资料:韩信——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