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中华古诗词,润了心田,苏了万物[微风]

1.
《代悲白头翁》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
赏析:以落花起兴,借洛阳女儿与白头翁的经历,抒发青春易逝、富贵无常感慨,“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富有哲理,对比、重叠手法运用巧妙,情感浓郁。
写作背景:刘希夷一生落魄,未受重用,此诗反映其对人生短暂与世事变迁的深刻体悟 ,据说写成后因佳句被宋之问觊觎,引发命案。

2.
《从军行》少年负胆气,好勇复知机。
仗剑出门去,孤城逢合围。
杀人辽水上,走马渔阳归。
错落金锁甲,蒙茸貂鼠衣。
还家行且猎,弓矢速如飞。
地迥鹰犬疾,草深狐兔肥。
腰间带两绶,转盼生光辉。
顾谓今日战,何如随建威?
赏析:描绘少年从军作战及归家狩猎场景,展现少年的英勇无畏与意气风发,塑造出鲜活的少年英雄形象,风格豪迈。
写作背景:唐朝战事频繁,尚武之风盛行,刘希夷通过此诗表达对英雄气概的赞美,体现时代精神。

3.
《采桑》杨柳送行人,青青西入秦。
谁家采桑女,楼上不胜春。
盈盈灞水曲,步步春芳绿。
红脸耀明珠,绛唇含白玉。
赏析:前两句写送别场景,后描绘采桑女形象,从环境到人物外貌,展现春日里采桑女的青春美好,语言清新自然。
写作背景:可能是刘希夷游历途中,看到灞水旁采桑景象有感而发,借采桑女寄托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欣赏。

4.
《春日行歌》山树落梅花,飞落野人家。
野人何所有,满瓮阳春酒。
携酒上春台,行歌伴落梅。
醉罢卧明月,乘梦游天台。
赏析:描绘了一幅闲适自在的春日生活画面,从山野梅花、农家美酒,到醉后卧于明月下、梦游天台,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表达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写作背景:刘希夷性格洒脱,喜爱游历,此诗或是他在春日山林间游玩,沉醉于自然美景与自由氛围中所作 。

5.
《春女行》春女颜如玉,怨歌阳春曲。
巫山春树红,沅湘春草绿。
自怜妖艳姿,妆成独见时。
愁心伴杨柳,春尽乱如丝。
目极千馀里,悠悠春江水。
频想玉关人,愁卧金闺里。
赏析:刻画了一位思念远方征人的春女形象,借春景抒发闺怨之情,情景交融,细腻展现女子的孤独寂寞与思念之苦。
写作背景:唐代征戍频繁,众多女子独守空闺,刘希夷以此诗反映这一社会现象,表达对思妇的同情。

6.
《晚憩南阳旅馆》旅馆何年废,征夫此日过。
途穷人自哭,春至鸟还歌。
行路新知少,荒田古径多。
高低寻戍道,远近听泉波。
涧叶才分色,山花不辨名。
羁心何处尽,风急暮猿多。
赏析:写旅途中夜宿南阳废旅馆的所见所感,通过荒凉景象的描写,烘托出诗人旅途的孤寂与内心的愁苦,情景交融。
写作背景:刘希夷好游历,这首诗是他漂泊途中借宿废旅馆时,对旅途艰辛与人生境遇的感慨之作。

[福]中华古诗词,诵了岁月,暖了心田[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