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杨振宁一家三口在美国拍的一张无比幸福的全家福,图片中杨振宁抱着儿子,而妻子杜致礼则站在一边,一家三口的脸上都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提到杨振宁不得不聊得就是他的学术成就,他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全球物理学界的璀璨明星。他的工作对推动科学进步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他的名字都代表着智慧和卓越。
杨振宁,1922年生于安徽合肥,他早年赴美留学,并在物理学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包括与李政道共同发现宇称不守恒定律,从而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尽管杨振宁曾在1964年因为研究物理学加入了美国国籍,但他在晚年还是决定放弃美国国籍,恢复中国国籍,这一决定在2017年得到正式确认,他随后成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的院士。
在个人生活方面,杨振宁的爱情故事同样引人注目,大家都知道,他在晚年与一位年轻女性结为伴侣,这段跨越年龄的爱情故事让人津津乐道,但是你知道他的第一任夫人是谁吗?在一次讲座中,杨振宁主动讲述起了自己的感情生活,他首先回顾了自己和第一任太太杜致礼的相识到相爱的过程。
在1950年的一天中午,杨振宁与同事像往常一样来到普林斯顿的唯一的一家中餐厅吃饭,忽然间,他看到了邻桌上一张似曾相识的面孔,于是他离座走了过去,对方也礼貌地站起来自我介绍,这一下,他想起来了,这不就是在西南联大附中教课时的自己的一名女学生杜致礼吗?
杜致礼出身名门家庭,是名副其实的大家闺秀,自带优雅气质,1927 年,她降临在一个将门之家,父亲杜聿明将军是著名的抗日爱国将领,良好的教育赋予了她独特的魅力。因为父亲的关系,她经常有机会接近蒋介石和宋美龄,宋美龄对杜致礼这个女孩子从小就很喜欢。
她从小就喜爱音乐、艺术、文学,英文学得很好,17 岁时,杜致礼就考入了西南联合大学的附属中学,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此时,杨振宁已是数学界翘楚杨武之之子了。后来,杨振宁在西南联大附中担任执教,便与杜致礼有了师生之缘,但那时,他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过了一年,杨振宁由于学业出众,就前往了美国留学,谁能想到命运的转折就是这么奇妙呢?直到1947年底,年仅十八岁的杜致礼决定到美国留学,她自小就喜爱音乐、艺术、文学,英文学得很好,赴美前,宋美龄亲自为她安排,让杜致礼入读她当年在美的母校、有名的卫斯理学院。
在圣诞节前夕,杨振宁在普林斯顿的中国餐馆中看到杜致礼时,其实她来美已两年多了,在他看到杜致礼的一瞬间,眼睛就已经不自觉被她深深地吸引住了,这也可以说是缘分让两人惊喜重逢,从此,爱情的种子开始悄然萌芽。
这场师生异地重逢,彻底将两人命运的红线连接到了一起,一位是聪明俊朗、热情自信,一位是秀外慧中、出尘脱俗,感情的种子迅速在两人之间萌芽、绽放。杨振宁热烈地追求杜致礼,每周末都会从普林斯顿奔赴纽约,只为与杜致礼约会。
后来,杨振宁与杜致礼经常一起约着一起看电影、听音乐、逛博物馆,两人的兴趣爱好都很相同,渐渐的两人对彼此互生好感,杨振宁甚至为了她,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规划。不久后,杨振宁和杜致礼在纽约举行了盛大的婚礼,他们携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婚后,杜致礼为了家庭退学,他们共育三个孩子,在杜致礼的全力支持下,杨振宁在科研道路上一路高歌猛进,1957 年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这是1951年杜致礼和杨振宁以及长子在美国拍摄的一张照片,照片里的杜致礼依旧美丽动人、气质非凡,此时杨振宁的长子杨光诺刚出生不久。她身着白色风衣,里面搭配红色连衣裙,戴着珍珠项链,齐肩烫发,双手插兜,尽显大家闺秀的优雅,这身打扮即便放到现在,也是妥妥的人群中闪眼的一位。
那时候这一家人的穿着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领先了时尚数十年,杜致礼这时候刚生完孩子,但身材依旧没有走样,气质还是如此优雅。拍摄这张照片时,摄影师精准地捕捉到杨振宁与杜致礼婚后初为人父母的喜悦幸福,二人面带笑容,那画面给人无比的温馨之感。
这是在1956年的旧金山,杨振宁和杜致礼留下的珍贵合影,这一年,杨振宁三十四岁,杜致礼二十九岁,二人结婚也已经六年了。那时的杨振宁,可能还不知道,自己在一年以后会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人,照片中的杜致礼,风华正茂,委婉迷人,知性优雅,让人不禁感叹杨振宁的眼光真好!
这是杜致礼1957年参加诺贝尔颁奖典礼的珍贵老照片,图片上的她身着白色旗袍,在瑞典国王的搀扶下徐徐进入会场,参加丈夫杨振宁的诺贝尔颁奖典礼!东方女性的端庄秀美和优雅的气质在这一刻定格!
1957年无疑是杨振宁人生中的高光时刻,35岁的他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而这张珍贵照片,便是拍摄于领奖后的庆功宴上。镜头中,杨振宁一身西装打扮,打着领带,红光满面,而身旁的妻子杜致礼,年仅30岁,她身穿传统紫色旗袍,佩戴珍珠项链和耳坠,看起来优雅知性,仪态万千,据那一晚在场的人们回忆,杜致礼可谓惊艳四座。
但更让人赞叹的是,他的三个孩子在各自的领域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杨振宁的长子杨光诺,继承了父亲的聪明才智,对计算机科学充满热情,在父母的鼓励和支持下,他成为了一名杰出的计算机工程师,为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次子杨光宇,同样继承了家族对科学的热爱,他在化学领域深耕细作,最终成为了一名工业分析领域的资深研究员。不仅如此,他对天文学也有着浓厚的兴趣,甚至建立了自己的私人天文台,为天文学界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最后,让我们来谈谈杨振宁的小女儿杨又礼,她从小就展现出了过人的智慧和语言天赋,最终选择了医学作为自己的职业道路。她不仅在医学领域取得了专业成就,退休后还继续为公益医疗组织贡献自己的力量。
杨振宁和他的妻子杜致礼在教育孩子上展现了极大的智慧和包容,他们尊重孩子们的兴趣和选择,以引导者的角色帮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稳步前行。这种教育方式告诉我们,尊重和支持孩子的个性发展是培养他们成才的关键,总之,杨振宁不仅在物理学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的家庭故事也同样激励人心。
他的孩子们在各自的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不仅是他们个人努力的结果,也是杨振宁和杜致礼教育智慧的体现。从1950年嫁给杨振宁,到2003年去世,杜致礼陪伴了杨振宁长达53年,曾被称为“成功男人背后的伟大女人”。
而杜致礼的去世毫无疑问给81岁的杨振宁带来了巨大的打击,即使在科学方面他已登峰造极,但在生活层面,他的脆弱与其他丧妻老人无异,从青年时热恋,到相濡以沫携手多年,忽然失去挚爱,杨振宁一时无法走出悲伤。
可是在杜致礼去世的14个月后,82岁的杨振宁娶了28岁的翁帆,这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争议。翁帆和杨振宁的初次见面是在翁帆的学校,因为杨振宁是前来大学演讲的教授专家,而翁帆则是学生会代表,负责接待工作。
当时,杜致礼也与杨振宁一起同行,翁帆的得体表现,给杨振宁夫妇都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从那以后,翁帆一直同杨振宁夫妇保持着书信来往,尤其是外貌看似相似的杜致礼和翁帆,有着很多共同的兴趣和爱好,尤其是在诗歌方面。
杜致礼因此也十分欣赏这个年轻的女孩,有人说,杜致礼和翁帆长得很像,或许正因为如此,翁帆给杨振宁夫妇带来一种亲切感,两人也一直对翁帆照顾有加。当得杜致礼逝世的消息时,翁帆内心也十分悲痛,她知道面对爱妻的离世,杨振宁一定非常悲痛,为此,翁帆写了一封慰问信给他,希望他能早日从失去爱妻的痛苦中解脱出来,并嘱咐他照顾好自己的身体。
也因为这封信,两人开始有了更多的联系,两人志趣相投,久而久之,他们的关系也变得不一般,随着两人的联系日益密切,2004年,两人最终确定了关系。可如今很少有人提起陪伴了杨振宁半个多世纪的杜致礼,却只记得有一个翁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