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一辈子衣食无忧,靠什么?”
这是我前几天和一个退了休的老邻居聊起的一句话。他五十多岁,早早从工厂退休,在家种点菜、养点鸡,日子过得闲适安稳。他说:“年轻时忙忙碌碌,干了不少风口上的活,但到头来,还是那些最不起眼的行业,让人真正吃了一辈子饭。”
他的话让我想起了很多人,很多事。那些在风口上赚到钱的,未必能守得住;可那些扎根在“永不消失”的行业里的人,却总能稳稳当当地过一生。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那些永不倒闭的4个行业。
1. 吃饭的行业:人可以没房,不能没饭“民以食为天”,这话永远不会过时。
我家楼下有个卖煎饼果子的摊子,夫妻俩干了十几年,每天早上五点半开工,几乎没停过一天。有人开玩笑问他们:“你们赚这么点,图啥呢?”老板娘笑着说:“赚得不多,但够吃够用,咱也不怕失业。”
别看这句话简单,可道理不简单。“吃饭”这个行业,说到底是最抗风险的行业之一。无论经济好坏,大家都得吃饭。你去看看,疫情那几年,多少行业关门大吉,可卖菜的、送外卖的、餐馆做外卖的,反而越干越红火。
当然,干这个行业也不是说随随便便就能赚钱。你得勤快,得熬得住,得琢磨着怎么把东西做好、把服务搞好。但只要你能坚持下去,这碗饭就永远不会凉。
人可以没房住,但不能没饭吃。吃饭的行业永远不会倒,普通人选了,至少能让自己饿不着。
2. 生老病死的行业:避不开,也离不了“人生有四件事:生老病死。”
这四个字,看似简单,但却撑起了几个永不倒的行业:医疗、养老、殡葬。
前段时间,我去医院看望一个朋友,他说:“这医院哪像医院啊,简直是菜市场!”确实,医院里总是人满为患。生病了,谁都得治;老了,谁都得养;走了,谁都得办后事。这些事,避不开,也离不了。
我有个远房表哥,在县城开了一家寿衣店,很多人觉得晦气,但他非但不在意,还很骄傲。他说:“这行虽然辛苦,但从来不用担心没生意。人这一辈子,生老病死跑不掉。”
虽然听着有点现实,但这就是事实。医疗、养老、殡葬这些行业,扎根的就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只要社会在,这些行业的需求就永远在。
如果你找不到什么高大上的行业,踏踏实实进这些领域,至少能养家糊口。
3. 修修补补的行业:东西坏了,总得有人修“东西坏了,总得有人修。”
前几天,我家洗衣机坏了,找了个师傅上门修。这个师傅四十岁出头,骑个电动车,工具箱一拎,三下五除二就把洗衣机修好了。临走时,我忍不住问他:“你干这个,赚得多吗?”
他笑了笑,说:“不多,勉强够花,但总比打工强,能自己说了算。”
我仔细想了想,他说得真没错。这个社会上,总有东西会坏:家里的电器、厂里的机器、路上的车、自家的房子……坏了,总得有人修。这些修修补补的行业,看着不起眼,却是最能养活人的行业。
而且,修东西这个活,门槛不高,学得快,干得越久,手艺越好,回头客越多,生意也就越稳。也许你赚不了大钱,但至少能稳稳当当地过一辈子。
4. 教育的行业:别人的孩子,永远比自己的命重要“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这句话,不知道多少次被提起过。但凡是个父母,为了孩子,总是愿意付出一切。
小区里有个办家教的老师,夫妻俩租了个小房子,专门教小学语文和数学。照理说,学校里有老师教,孩子们也不缺课本,可就是有家长愿意掏钱送孩子去补课。有人问:“你们收费这么贵,怎么还有人来?”老师笑着说:“家长为了孩子,能省的都省,不能省的,怎么也要花。”
教育这个行业,说白了,就是抓住了家长的心理——“孩子要是没学好,未来就没希望了。”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家长可以省吃俭用,但绝不会亏待孩子的教育。
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课外辅导,甚至是技能培训,只要和教育沾边,就永远不会缺市场。普通人想找一份长期稳定的工作,这个行业绝对是个好选择。
为什么这些行业永不倒闭?“人是社会的根本,人的需求,决定了行业的生存。”
吃饭、医疗、修补、教育,这些行业的共同点,就是和人的基本需求紧密相关。无论社会怎么变,这些需求都不会消失。风口上的行业可能让你一夜暴富,但风没了,你也就没了。而这些“老实的行业”,可能赚得不快,但却能稳稳地养活你一辈子。
最后,送给普通人的一句话:“别总想着风口和暴富,踏踏实实去干那些扎根需求的行业。”在这个世道,能稳稳当当地过一生,就是最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