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特斯拉展厅的防弹玻璃被抗议者的标语贴满时,马斯克正身处白宫西翼的激烈争吵中。
这位横跨政商两界的亿万富翁,在担任政府效率部长仅两个月后,遭遇政治生涯的滑铁卢——特朗普突然收回其核心人事权,特斯拉股价随之暴跌45%,这场权力博弈的冲击波正席卷美国政经高层。
政府效率部的改革风暴始于对国务院的闪电裁员,1500名官员的离职引发行政体系震荡。国务卿卢比奥在闭门会议上公开发难,要求重启部分岗位时,马斯克以“能力有限”的尖锐评价回击,迫使特朗普出面调停。
总统最终签署的折中方案虽保留“酌情裁员”条款,实则将人事权重新分散至各部委。华盛顿观察家指出,这场戏码实为特朗普平衡派系的权宜之计:既借马斯克完成初步瘦身,又安抚传统官僚体系的不满情绪。
特斯拉股价在权力调整消息公布后单日暴跌18%,创下公司上市以来最大跌幅。投资者担忧马斯克的政治身份加剧企业风险:其在欧洲市场因干涉选举传闻遭消费者抵制,德国销量断崖式下滑76%,法国经销商集体要求修改代理协议。
更严峻的是,SpaceX的星链项目因国会削减太空预算陷入停滞,神经科技公司Neuralink的临床试验遭FDA延期审查。
司法系统因人员精简导致案件积压激增,联邦法院未决诉讼突破240万件;纽约、洛杉矶等地的公务员抗议演变为全国性运动,甚至波及特斯拉终端销售。
内部文件显示,政府效率部原计划在未来半年裁减12万个岗位,但现阶段仅完成8%的目标。共和党内部对此产生分歧,参议院领袖公开呼吁“改革不应牺牲政府效能”,这迫使特朗普团队重新评估策略。
政治身份的负资产效应在海外市场持续发酵。柏林超级工厂的扩建计划因环保抗议搁置,上海储能工厂的审批流程被中方延长,得州奥斯汀生产基地更面临工会组织的罢工威胁。
马斯克个人品牌与特斯拉的企业形象深度绑定,其参与政府改革引发的争议,直接导致消费者信任度下滑。摩根士丹利已将特斯拉评级从“增持”下调至“持有”,预测其全球市场份额将在年内跌破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