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 年的深秋,北京宫街的四合院迎来新主人,42岁的商界骄子刘波正指挥工人拆卸旧家具,这座花费 3000 万购得的老宅,即将成为他与当红女星许晴的秘密爱巢。

这位从株洲走出的商人,可以说是商业传奇,他14岁考上武汉大学,成为家长眼中“别人的孩子”;他三十岁拥有千万资产,三十二岁结识国学大师季羡林,成为其关门弟子,后并通过卖书赚得盆满钵满。
除此之外,他还曾获得湖南中医硕士学位,并在北京大学取得哲学博士。

34岁那年,已结婚生子的他在朋友聚会上对29岁身材曼妙、长相妩媚的许晴一见倾心,那时候的许晴刚凭借《东边日出西边雨》跻身一线。

此后三个月,他每天派人往许晴的剧组送 99 朵玫瑰,并为其定制刻着 “晴”字的翡翠首饰。
一开始许晴并不为所动,毕竟以她的优越的出身和出色的外形条件,身边一直不缺乏追求者。但她终是也经受不住这样一位有背景、有能力的优质男性对她展开的猛烈追求,她对他逐渐心动,却不知道他早已成家。
那时候的刘波爱许晴爱得死去活来,非许晴不可,为了维护她作为女明星的名誉,刘波向前妻提出了离婚,随后便在北京买了一处四合院作为他与许晴的爱巢。

这座价值不菲的四合院成了两人的世外桃源。
许晴拍戏间隙常穿着家常布衣在院中浇花,刘波则在雕花廊下处理公务。他们在东厢房设了家庭影院,周末常看《罗马假日》,许晴总说赫本的短发像极了自己在某剧中里的造型。
厨房飘出的饭菜香味混着胡同里的冰糖葫芦叫卖声,构成独有的生活背景音,许晴以为自己会这样继续幸福下去,但是这样岁月安好的日子只维持了三年。
后来刘波所投资的公司因盲目扩张陷入债务危机,四合院里的欢声笑语逐渐被电话争吵取代。许晴发现他常在深夜对着账本抽烟,烟灰缸里的烟头越堆越高。

1998 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刘波在朋友怂恿下涉足东南亚房地产。他不顾财务总监反对,将公司 80% 流动资金投入曼谷写字楼项目,却因当地政策突变导致资金冻结。同年,他轻信某香港商人的 “新能源”骗局,斥资 2 亿入股所谓 “生物柴油”项目,最终血本无归。
无独有偶,其公司内部管理混乱,多地子公司私设小金库,审计报告显示三年间持续处于亏损状态。
2000 年元宵节,刘波把分开协议放在檀木桌上,望着桌子上早已凉透的元宵对许晴艰难地开口,“我不能拖累你。”

许晴听了后默默收起那枚曾戴在无名指上的翡翠戒指,她没有对他进行挽留。搬出四合院那天,她最后一次抚摸院墙上斑驳的砖刻 ——“吉祥如意”的字样在暮色中显得格外刺眼。
此后三年,刘波的公司宣告破产。2003年,刘波以治病为由飞往日本,随身携带的行李箱里装着许晴留下的围巾。
当国际刑警的红色通缉令向刘波发出时,许晴正在新疆拍摄拍戏,漫天黄沙中,她总会想起那个说要带她去北海道看雪的男人。

2017年东京某医院,72岁的刘波在昏迷中反复呢喃 “晴晴”。遗物中的日记本里,夹着泛黄的四合院产权证书,扉页写着“1997-2000,人生最明亮的黄昏”,他在临走之前都对许晴念念不忘。
而此时的许晴正在北京出席慈善晚宴,当记者问及往事,她轻轻抚过腕间的翡翠镯子:“有些故事,注定只能在回忆里圆满。”
后来的许晴身边也出现了很多新人,但是今年已55岁的她,美了大半辈子,如今依旧是韵味十足,但是始终没有踏入婚姻。

那座曾经盛满他们欢声笑语的四合院现在已改为文化工作室,年轻的员工们在当年刘波办公的西厢房里敲着键盘,陌生又熟悉面孔来来去去,唯有院角的石榴树曾见证过一段不该开始的虐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