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人养老的苦楚

西岔胡 2025-02-06 08:57:12

农村老人老了之后,关于养老普遍是不乐观的,虽然物质温饱基本解决,但精神生活极度匮乏,很多老人的精神状态是不正常的,比如苦闷,压抑,狂躁,消沉,患得患失,有老人认为自己是家庭的负担,惶惶恐恐;也有老人作天作地,把子女家庭搅的一盘散沙。

农村老人各人情况不同,这和家庭结构有关系的,我先把老人归为两类,然后再结合家庭结构来谈,一种老人认为养儿防老,天经地义,主动出击,没有心理包袱,甚至有人50岁就不干活了,指望子女给生活费过日子,你不给,就是大逆不道,禽兽不如,而且活蹦乱跳的时候,自己有房子可住,非要和子女挤在一起,子女住农村他在农村,子女住城里他去城里。

第二种是边界感非常强的老人,一旦老了之后,就会有一种失落感,觉得自己是一个负担,日常只要生活能自理,就住在农村的老宅,绝不和子女一起住,也不愿意去城里,若是老伴双双在的话,精神面貌还行,若只剩下一个,有多少苦楚,他自己咽在肚子里,也不和家人说。

第一种老人没心没肺的,不内耗自己,光消耗别人,不管单子女家庭,还是多子女家庭,都会认为是非常头痛的一件事,但这种老人有两种结果,一个是子女牺牲自己,迁就老人,并以老小孩和孝为人之根本来安慰自己;

另一个是子女躲避了,一年偶尔回来一次给一次钱就跑了,于是老人大闹村政府,或在村里到处说子女坏话,甚至去法院要求工作人员将子女缉拿归案。这种老人强势霸道,总的来讲,不存在养老苦楚,他对家庭关系的处理,本来也是稀里糊涂,乱来来的,因此他们的一生也是稀里糊涂的过完,死的那一天,子女反而会大操大办,比别人家的葬礼办的更为风光。

第二种老人严于律已,宽以待人,是我们正常的期待的老人形象,若是单子女家庭,问题倒不是很大,等生活或行动确实不便之时,子女无法推脱,只能陪护。只是日常农村这样的老人会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子女在外务工或定居城市,面对突发事情,无法解决,比如突然有个头痛脑热的,农村附近是没有医疗的,老人一般都不会自已开车,要么向邻居求助,要么等子女回来。

另一种是多子女家庭,对于老人到了确实要放在身边养老的时候了,又会存在两种情况,一个是拆分式养老,谁养母亲,谁养父亲,大家抓阄决定。一般愿意养母亲的多点,抓到要养父亲就不乐意了。这种拆分养老,让老夫妻如牛郎织大,天人两隔,每年甚至一次鹊桥相会的机会都没有。

还有一个是轮值式养老,不拆分了,每家住几个月,到了时间点,就打包送人。由于在每户人家居住的舒适度和体验感不同,老人就和猫猫狗狗常换主人一样,非常的不适应,心情非常不好。但是作为子女的并不知道,我吃什么你吃什么,我又没亏待你,至于你在大哥家过的好,那是他条件好,我怎么跟他比,反正我是按照我的条件来的,你住不习惯,你也得忍几个月。

这说的是多子女家庭对普通老人的养老办法,还有一种例外的情况,就是老人有一两个钱,稍微有点主动权,不存在被动养老了,但这会造成另外一种极端情况,自己的几个子女老死不相往来。

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老人只相中了一个子女,只愿意跟他过,手上有两个就贴补这一个,甚至70岁还出去做小工,钱都给这一个小家庭。导致其他子女非常不满,认为一碗水没端平,于是就都不和这个子女来往了。

按照情理来讲,若是这个子女承诺独自养老送终的话,是可以独享老人给的好处的。但是一般人很难接受,其他子女别说给老人生活费了,逢年过节连礼盒都不肯买了,他们认为老人和那个子女,已经和他们毫无关系了。

但也还有些个例,比如住在女儿家,财产全给儿子的,这种情况现在不多,不能当做普遍案例归呐,这种个例就有点奇葩了,一般老年生活非常不幸福,因为子女的配偶会甩脸色给老人看。

世界之大,至少在中国,还是情理兼顾的老人居多,我个人对农村老人养老的看法是这样的,若是单子女家庭,责任无可推卸,若是做自媒体的,可以回农村相伴;若是在城市上班定居的,我觉得不要住在一起,可在同一个小区或附近小区租一个小户型,又能照顾老人,又能给老人自由。若是不自由,就相当于宠物,宠物得卖萌表演获得爱,老人又做不到,住在一起,就矛盾四起。

如果是多子女家庭,拆分式养老或轮值式养老,对于老人,都不是最优的策略,谁愿意过环境不断变化的生活呢,到了时间换一家住,有种被赶来赶去的感觉。那种拆分,更不合适,老来伴都被你们弄没了。

好的方法还是多子女一致商议,让其中一户养老,若是老人财产不多,全给这户算了,另外的子女再补贴点赡养费。若是老人财产还有不少,这容易引发子女矛盾,这需要老人自己做出判断了,别人也解决不了你的家务事。

为什么只说农村老人养老,不说城市老人养老,因为城市老人有退休金,儿女不孝无所谓,大不了花钱找陌生人帮忙。农村老人每月仅百元国家补贴,因此子女责任才凸显了出来。

农村老人养老光靠子女也难,子女或许能解决物质问题,但精神问题解决不了,所以要探索农村村级养老服务新模式,推动养教结合,开展农村老人喜爱的文娱活动。

另外也可以尝试一下服务商业化,比如陪老人去医院,服务费多少一次,子女支付。现在农村有些服务已经商业化了,比如挑货郎重新走进农村,现在不是挑,而是流动的货车超市,就是解决老人出行不便而诞生的,我们要按照这种思路,给予农村老人养老以借鉴,让在家务农的农村中年人照顾别人父母,然后获得收入,这也是一种可以鼓励的商业尝试。

0 阅读:0

西岔胡

简介:欢迎大家关注我,给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