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狮少年》被人诟病最多的是角色形象。
主角阿娟、阿猫、阿狗吊稍眉、死鱼眼,眼距大过东非大裂谷的脏乱差模样不可能让人视而不见。
要说主创不是故意的,可片中除了女主和另外三个舞狮少年外,其他人的长相都很正常,要说主创不知情,可他们明明通过师父之口说出“你长的不好看”,可见,这就是故意为之,其用心不言而喻。
观众如果觉得无所谓,那毒教材也能谅解了,他们的长相几乎就是照着毒教材来的,而且谁也不愿意听见别人说祝你或你的子女长的跟他们一样,所以大家还是心中有数的,这是本片最大的槽点,然而导演和监制的解释直接与民意为敌,当初这片被大范围批评也是咎由自取。
到了《雄狮少年2》,建模问题改了吗?
改了一点但不多,眼睛调大了可眼距依旧是老样子,乍一看是比之前顺眼一些,但细究的话,总会有人觉得膈应。
说白了这种主打国风的动画都脱胎于中国学派,中国学派是上世纪对像万籁鸣和其他上美老一辈艺术家们的统称。
他们将中国民间文学、儒家文化观以及传统美学思想融入到动画创作之中,大量汲取中国传统美术、戏剧、音乐中的元素,很多动画都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并在中国传统典故、神话故事以及美学思想的挪用上,采用了打破再重组的方式,让中国独有的艺术风格在现代语境中重获新生,在动画的电影语言、叙事手法等方面,让动画变得生动起来,非形式主义的中国风,而是一部优秀的动画作品。
换句话说,有中国风的动画得兼具美、身、神、韵。
人物形象是美,题材形式是身,主题故事是神,艺术风格是韵。
很显然,《雄狮少年2》是一部实打实的中国学派风格的作品,有传统民间艺术舞狮,也有中国功夫,将其融合赋予现代语境,令其重生。
只是身、神、韵都做到了,唯独不肯在美上下功夫,非要以点概面徒增非议,致使票房腰斩,如今再有心也无力回天了。
不过,就电影本身来说,续集是好于前作的。
尽管走的是70年代香港功夫片的老路子,故事简单到几个字就能说清楚,傻小子闯荡江湖拜师学艺后改变命运,一代宗师很愤怒,历经波折后最终顿悟。
但这种套路融进了不少设计和小聪明,从头到尾的功夫和传统武术是杀人技还是花架子的思考,以及如何与现代体育的有机融合,让《雄狮少年2》不至于被称之为烂片。
如搞怪逗笑是成龙的功夫喜剧,剧情发展和角色设定是周星驰的《新精武门1991》,武学真谛是李连杰的《太极张三丰》,动作设计是甄子丹的《叶问》,影片内核是林超贤的《激战》,矛盾冲突是王宝强的《八角笼中》。
虽然有许多片子的影子,但《雄2》整体杂糅的不错,算得上取其精华。
故事很流畅,不沉闷,完成度很高,残败不堪的现实,打破宿命的热血,拳拳到肉的凌厉,梦想延续的不违和,传统凋零的不认输,人文关怀与积极向上齐头并进,给予了观众精神上莫大的满足感。
最后一幕,阿娟在穷途末路中走出来,在舆论一边倒的境遇下跟肖张扬打一场以揭穿他的诡计,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绝与画面突然变暗的短暂对照,而后花火划破黑暗,雄狮在雨中咆哮而出,点到为止,扭转乾坤,何为雄狮少年,一目了然。
同时,主角的成长线和反派角色也都不再像第一部那样片面化。
阿娟暂时放弃舞狮走上格斗舞台的铺垫很合理,后边将登台时的音乐由凄惨的二胡换成热血的舞狮点题片名,让内容不是文不对题,结尾又以舞狮+功夫的方式为自己、为小雨、为求真拳馆、传统武术证明,很燃很鼓舞。
反面人物肖张扬也不是仅为戏剧张力服务的符号,他有不可一世的狂妄,不把所有人放在眼里,也有色厉内荏的心虚,不然也不会把石膏粉塞在拳击绷带里,但这种造假的打法也令他不安,总会梦见自己输掉比赛,最终一语成谶。
这种以平视的视角来解构正反两派的做法让文本很夯实,也让观众看的很过瘾,观影过程中会为主角揪心,也会心无旁骛的为故事着迷,再加极具冲击力的影像,娴熟流动的运镜,行云流水的动作,相辅相成的视听语言,都为疾风知劲草的阿娟争一口气而欢呼。
只是《雄2》不该在最后整一场舆论裹挟的戏,把网暴的锅全部甩给网友。
这不就明摆着不肯承认自己在人物造型上的错误,都是观众在无理取闹,责备观众不该那样做。
可《雄1》的角色形象是什么样子,当初主创嘴硬毫无悔改的样子,大家心知肚明,又与民意对着干,即便《雄2》不差也难免丧失好感。
既然没错又何须在《雄2》中调整,无异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一招实在是臭棋,任何一种东西必须使人民群众得到真实的利益才是好东西,不论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应该是提高和普及统一的问题,不是二元对立。
其实,想让阿娟退出比赛发生转折的方法有很多。
如利用阿娟的善良与家庭,患重病的父亲,赤子之心的小雨,反正都是要表现金木阳他们的恶,反衬阿娟他们的我命由我不由天,加入犯罪片的解法即可。
有太多片子可以参考,完全没必要为自己申冤,现在的社会没人喜欢被教育,只有代表群众才能教育群众,只有做群众的学生才能做群众的先生,如果想做群众的主人,群众只能言听计从,不能反对发声,那群众自然就要推倒了。
艺术作品有自己的坚守固然好,但当下的环境与第一部的做法,先顺应市场再安抚好观众,最后谈文化才应该是最优解吧,观众是健忘且好说话的,知错就改就能挽回他们的心意,奈何主创太倔。
《雄狮少年》系列还有第三部,讲龙舟。
第一部被喷,第二部票房一般,从精神和钱上都受到了教训,希望第三部能回归初心,别再逆流而上了。
只是俗话说有再一再二没再三再四,狼来了的故事不知还能不能讲第三次,把一切交给时间吧,尘埃落定自然显露。
拍第一部时候不就明说了吗,这种人物造型洋大人很欣赏,指名要去外国电影节参展。[得瑟]
记住这个电影的导演,他的电影改了也别看,这就是故意甚至好像带着任务夹带私货的,只是刚开始手段太明显,以后学精了夹带的潜移默化了等反应过来孩子都可能受影响了,把他屏蔽掉最好
有汉奸站台,他将一如既往,日本奥运会开幕式他们说个性化,巴黎奥运会开幕式说成松驰感,他们辱祖卖国是份高薪工作
他自己作死
第三部如果主角还是这个乳化形象,那等着继续挨骂吧!不过主创团队也不在意,它们压根赚的就不是国内观众的钱😅😅
第二部就已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了,第三轮融资估计安排上了[doge]
第一部故事讲得非常好,人物设计上有点争议就算了,没那么自卑玻璃心。但第二部还继续这么来就有点过分了,当面骂酿?故事再好也不顶用。[捂脸哭]
在电影里说观众的,真的头铁[笑着哭]
第三部美国不投资了,所以没有第三部
不谈形象设计,只从电影本身来说,不够精彩,舞狮的配乐闹哄哄的,建议导演去复习一下黄飞鸿电影。
这个逻辑本身就不对,谁是甲方?是观众!现在到好乙方反过来指责甲方不掏钱了,真是奇葩。你的东西我不满意我为什么要花钱
太多唐,恶心,什么逼心态把国人都做成唐
广东人虽然长相很有特点,但应该不至于长个唐氏脸吧
编剧没啥问题,就是为啥非要用这种审美?[狗头]
问题出在导演和主创是夹带私货的跪族。
有狗粮,不怕饿死
应该是被画师打死的,第一部已经说了,按国内的审美来,还一定要画眯眯眼辱华,活该。
这种电影人物形象,就不配活着
什么垃圾也配我去杀死它
特朗普上台了 第三部投资没有了
是爸妈杀死的。这少年的爸妈一出生就没想他活着。
再好也不看。。。恶心到我了。
观众又不傻
是被时局杀死的
被自己杀死了
抵制这玩意!
玩意不就是给观众看的?资本再雄厚能强制观众喜欢看什么吗?
自作孽不可活
杀死影片的从来都不是观众,创作人本来也不打算给观众看到的,只是为了某些不可告人的目的做出来给背后的金主而已。
拍的不好还怪观众不会欣赏[抠鼻]
扯淡了,中国以前的动画片可没有眯眯眼
潜移默化想把西方对我们的歧视形象让我们接受,我宁愿中国没有动画看都不想被洗脑
对不起,一部都没看过
还看的是贱人!因为雄狮1参加国际奖项角逐了,而雄狮2如果换形象,外国人会惊诧的[得瑟]
讨好西方,侮辱中国人,不得好死![打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