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滩滑稽传奇:周柏春用一生践行"犬马"般的艺术初心!

奇妙的月 2025-04-23 14:53:47

在上海弄堂的烟火气里,在老式收音机的吱呀声中,有一个名字曾让几代人捧腹大笑——周柏春。这位滑稽艺术大师,用独特的"犬马"情怀,在观众心中刻下了永恒的印记。当我们翻开上海滑稽戏的历史长卷,周柏春的故事,远比舞台上的表演更令人动容。

一、"警察局"到交警队:不变的艺术初心

1998年,一部记录上海滑稽戏历史的20集专题片启动。当时经费紧张、场地简陋,拍摄团队辗转借到公安局交警总队的礼堂。当周柏春和搭档姚慕双踏入这座大楼时,他眯起标志性的小眼睛打趣:"老底子到'警察局'唱堂会,阿拉吓煞的!"这句充满老上海韵味的调侃,瞬间拉近了与工作人员的距离。

在拍摄现场,两位大师完全没有明星架子。面对苛刻的拍摄要求,他们不顾年迈体弱,连午休的地方都没有,却依然全情投入。周柏春不仅出色完成主持工作,还与姚慕双默契配合,表演了三个经典独角戏片段。更令人震撼的是,当时支付的微薄稿酬,在今天看来几乎不值一提。面对工作人员的愧疚,周柏春却笑着安慰:"我伲不是为钞票来咯,是为了让滑稽艺术能够传下去!"这份纯粹的艺术初心,让在场所有人为之动容。

二、近乎失明仍坚持手抄稿件:对艺术的极致追求

2004年的上海,热浪席卷全城。电台节目《星期书会》策划了一期特别节目,邀请周柏春客串主持。当他出现在录音室时,拿出的不是打印稿,而是用粗黑记号笔歪歪扭扭抄写的稿件。原来,长期的糖尿病让他视力严重衰退,近乎失明。即便如此,他坚持让女儿逐字朗读,自己一笔一划抄写,只为加深记忆、呈现完美的节目效果。这份对艺术的敬畏之心,让现代许多"提词器依赖者"汗颜。

三、不演"计划生育"的真性情:艺品即人品

熟悉姚周组合的观众会发现,他们几乎演绎过所有宣传类题材,唯独避开了"计划生育"和"戒烟"主题。这背后藏着令人敬佩的人生态度——姚慕双育有9个子女,周柏春也有6个孩子,他们深知自己没有践行相关政策,便不愿在舞台上说教。同样,烟瘾极大、甚至要掐掉海绵嘴抽烟的姚慕双,也坚决不接戒烟题材的表演。"我这样抽烟,能上台说假话教育他人吗?"这句朴实的话语,道尽了两位大师"戏品即人品"的人生信条。

四、"犬马"情怀铸就永恒经典

周柏春常说:"姚慕双属马,我属狗,狗者犬也;我伲对待观众的厚爱,只能衔草结环,犬马相报。"这句话不仅是他的艺术宣言,更是一生的真实写照。在他眼中,观众永远是第一位的,艺术传承比名利更重要。

如今,上海的弄堂里依然回荡着老唱片中周柏春的笑声,那些经典的段子仍被人们津津乐道。他用幽默风趣的表演带来欢乐,更用高尚的艺品人品树立了标杆。在流量至上的时代,周柏春的"犬马"情怀显得尤为珍贵——这不仅是对艺术的执着,更是对观众最真挚的感恩。

这位滑稽大师虽然已经远去,但他留下的艺术财富和精神品格,永远是上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当我们想起他,耳边仿佛又响起那熟悉的吴侬软语,眼前浮现出他在舞台上挥洒自如的身影。周柏春用一生诠释了:真正的艺术家,不仅要在舞台上发光发热,更要在生活中坚守初心,以"犬马"般的忠诚回馈观众、传承艺术。

0 阅读:0

奇妙的月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