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发现115万吨稀土矿!补全我国短板,堵死美国唯一突破口?

昊昊聊趣事 2025-01-26 02:27:58

2024第N种回顾方式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2025年伊始,云南红河喜报传来,一超大规模离子吸附型稀土矿被发现。

然而更重要的是,这座矿产的发现,甚至补齐了我国在稀土上的某个空缺。这就奇了,我国稀土不是一向号称无敌,究竟有啥短板?

云南稀土大发现

根据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布的消息,这矿山潜在资源量达到115万吨,镨、钕、镝、铽这类中重稀土的储量超过了47万吨。

不仅刷新了我国在稀土勘探上的历史记录,还代表我国在中重稀土领域的战略地位将更加稳固。

中重稀土可是国防和高科技行业离不开的宝贝,不管是尖端的战斗机、雷达还是潜艇和导弹,统统都需要这些稀有金属的支持。

随着这座巨型矿山的发现,中国在中重稀土市场上的影响力必然会大幅提升。

更让西方各国难受的是,这都矿的开发难度极高,现在看来只有我国可以轻松驾驭。

过去十多年,中国地质调查局不断加大科研力度,通过建立全国地球化学基准网,取得了一系列技术突破,解决了国内在这一勘查领域的空白。

凭借精确的地球化学填图和比例尺的优化,地质学家们终于摸清了中重稀土的分布规律,从而实现了这次里程碑式的发现。

长期以来,我国在轻稀土方面优势明显,但中重稀土一直是个短板。而这次在云南的重大发现有可能帮助我们补上短板,堵死美国唯一可能的突破口,构建一个更完整、更具全球竞争力的稀土产业链。

这次在稀土矿藏勘探上的成功大概率可以为国内其他拥有丰富稀土资源的地区,提供实用经验和有价值的参考,这下子我国未来的目标就明确了,可以依据这次的经验继续加强搜索力度,挖掘出更多的中重稀土。

稀土缺失让美国军工揭不开锅

美国之所以如此难受,是因为两相比较下来差距实在太明显了, 这边是我国为新取得的重大突破欢欣鼓舞,另一边的美国却在因为稀土严重短缺军工停摆。

美国军工领军企业通用动力公司近日透露,由于缺乏关键部件,他们不得不减缓两款重要核潜艇的建造速度,这些潜艇可不是普通的装备,而是美国海军水下力量的主心骨。

由通用动力承建的俄亥俄级和弗吉尼亚级核潜艇,更是被美国国防部寄予厚望,视为未来水下作战能力的核心支撑。

新一代哥伦比亚级战略核潜艇的首艇,目前也在建造中,就因为稀土供应链的延迟,让这些潜艇的建造项目统统陷入停摆的尴尬局面。

美国这些年的制造业空心化实在太过严重了,就连核潜艇这样的国之重器,球状阵列声呐系统等一系列重要部件都依赖大量稀土元素,中重稀土各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这些年美国拼了命的在芯片问题上对我国围追堵截,我国自然也不能客气直接收紧了收紧了镓、锗等资源的管理,一下子戳到了美国的心窝子里。

稀土对军工和国防实在是太重要了,无论是战机雷达还是潜艇声呐都离不开稀土元素。

弗吉尼亚级潜艇的声呐系统就需要大量使用镝、铽这样的稀土材料,如今原材料供应不足,整个项目停摆也就是意料之中的事儿。

这已经不是美国军工第一次因为稀土供应不足陷入尴尬局面了,2024年美国福特级航母的第二艘舰就因为一家关键零部件供应商倒闭,导致后续舾装工作被推迟了整整3年。

虽然美国绞尽脑汁,想要通过政策支持和资金补贴,重振本国的稀土产业,奈何核心技术都掌握在我们手里,效果不是一般的差。

所以现在美国面临的局面很尴尬,就算国内发现了一些稀土矿,美国也具备相应的开采技术,但加工提炼这方面依然还存在大问题,只能将这些矿石半成品,送到我国进行精炼和加工后,再运回美国。

中国稀土称霸全球

稀土对现代工业的融合作用实在是太强了,但这场稀土争夺战,拼的可不只是谁家的地里藏得多,更重要的是技术的较量。

在这场全球稀土竞赛中,中国已经走在了前列,我们不仅拥有丰富的稀土资源,更在稀土的提炼和加工技术方面,位居世界领先位置。

这种资源与技术的双重加持,让中国在全球稀土市场上,拥有了不可动摇的话语权。

根据自然资源部的数据,中国的稀土储量和种类都位居全球前列,除了最近发现的超大型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内蒙古的白云鄂博和四川的牦牛坪等老矿区,依旧为稀土产业源源不断地提供原材料支持。

而且我们还有冠绝世界的盐湖提锂技术,再加上云南这次发现的种种稀土,直接让我们的稀土结构更加合理。

正如前文所说,真正让中国稀土走向世界的,是我们在冶炼和加工技术上的绝对领先。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们的稀土冶炼技术还比较落后,很多时候都得依赖从国外引进设备和技术,但这一局面随着徐光宪院士的突破而彻底改变了。

中国稀土之父徐光宪研发出的串级萃取技术,成功突破了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技术封锁,这项创新让中国的稀土分离能力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他的发明不仅让稀土提炼变得更加便宜,还大大提高了纯度。

正是这一技术的出现,奠定了中国稀土产业腾飞的基础,也让我们在稀土领域一跃成了全球领先者。

徐光宪院士还积极在全国开设培训班,培养了大批稀土冶炼方面的技术人才,大大加速了先进冶炼技术在中国的普及,促使中国逐渐形成了从矿山开采、冶炼分离到深度加工的一条完整产业链。

如今中国已经牢牢掌握了全球稀土市场的主导权,即便是像美国这样的科技强国,也无法摆脱对中国稀土半成品和深加工产品的依赖。

虽然美国曾尝试重建自己的稀土产业链,但因为缺乏核心技术和完整的配套体系,大多数努力都以失败告终。

这一优势不单体现在经济利益上,还在国家安全和国际竞争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稀土作为现代高科技武器的核心材料,其战略意义不言自明,更何况在现代科技的方方面面也都需要系统的支持。

我国之所以新能源车冠绝天下,除了我们在新能源领域的多项技术专利之外,也同国内的稀土供应有的十分密切的关系。

新能源汽车对稀土的消耗量是传统燃油车的4倍,这也是其他国家拼了命想追赶我国新能源车发展脚步,却依然值得无奈望其项背的原因所在,所以掌握了稀土就相当于掌握了未来科技和国防竞争中的一张王牌。

稀土反制的杀手锏

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稀土已经成了我们手中的一张战略王牌,近几年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美国不断打压中国的半导体企业,稀土作为关键战略资源的地位愈发重要。

别看美国整日在国际社会上张牙舞爪,但在稀土上他们必须向我们低头,因为我们就是美国最大的稀土进口国,所以稀土出口是我国对付美国最好的武器。

只要美国胆敢进一步践踏我国的红线,那很有可能将会从收紧稀土出口到完全锁死出口的路径,那时美国的许多关键产业,将会陷入无稀土可用的困境,军工业或许将直接停摆,美国引以为傲的F-35战斗机、核潜艇和航空母舰,没了我国稀土的支持什么都不是!

中国已经开始在稀土出口方面做出一些战略调整,之前对镓、锗、锑等相关产品实施的出口管制,就直接影响到了美国军工企业的原材料供应。这种限制不仅让他们的生产成本大幅增加,还打乱了生产节奏,通用动力公司核潜艇建造进度的放缓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未来,随着中国稀土产业链的进一步完善,我们手中的稀土反制手段可能更加灵活多样,通过调整出口配额、改变关税政策或者控制稀土产品出口审批,我们有能力精准影响国际市场。

这样一来中国不仅可以通过稀土资源左右全球高科技产业链,还能在国际竞争中保持主动立于不败之地,这种优势让我们在全球舞台上拥有了更多话语权。

稀土资源的战略价值早已不单体现在经济层面,它已经变成了国家竞争力和安全保障的核心要素之一。

在当下的国际环境中,中国不仅需要在稀土技术上持续保持领先,还要在资源管理和相关政策的制定上做得更加灵活和精细,通过巧妙打出稀土这张王牌,中国能在全球军工领域的竞争中获得更强的反击能力,并进一步巩固自己的战略优势。

如果我们在稀土供应和管理上继续精进,未来在国际博弈中必然会拥有更多的主动权和影响力,这种优势可不是轻易能被取代的。

信息来源:

新一轮反制开始,咱们的底牌,中国稀土产业有多强? 北向财经 2024-12-04

自然资源部:我国稀土资源在全球资源优势进一步扩大 中国工业报 2025-01-15

稀土,重大突破!2025-01-18 金十数据

点击,就可以看到榜单,阅读更多深度好文章

0 阅读:0

昊昊聊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