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增进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促进青少年对非遗文化的了解,4月11日,西安市碑林区建国路小学开展“行走的课堂”非遗探秘研学实践活动,来到长安非遗乡集,让孩子们在观摩、学习、感知与体验中更进一步了解非遗文化,传承经典国粹。
长安非遗乡集坐落于秦岭北麓的西安市长安区王莽街道小峪口村,以乡村原有生态为基础,整合众多非遗项目资源,以乡集的形式植入到村落里,开展沉浸式、情景化传承研习活动。“泥叫叫”、“耀武”秦腔脸谱、广陵派古琴、“木兰摇”土织布……一个个别具特色的非遗传承体验项目先后在这里落地。
孩子们和三十多个非遗传承人零距离接触,亲身体验了民间传统工艺的神奇与魅力,鱼化泥叫叫、唐流彩拓画、木版年画、棉絮画、虎头帽、陶勋吹奏、葫芦画以及各具特色的秦腔脸谱制作等非遗工艺体验,让孩子们惊叹不已。
建国路小学副校长孟宪勤表示,教育要适应这个时代,学生不应只在狭义的“第一课堂”里精雕细琢,更是要打通“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之间的壁垒,实现无界教育、立体教育、多元化教育。此次碑林区建国路小学“行走的课堂在路上”长安乡集非遗探秘研学实践活动便是第三课堂“五育融合、全面发展”的实践探究的新体验、新尝试。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建国路小学将继续探索、勇于实践,助力传承非遗,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此次研学实践活动,是一次寻传统之根、扬当代之华的活动,不仅让传统文化从课堂上走进实践中,更激发了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和传承信念。孩子们有机会参与这种近距离、亲身体验式的参观研学,用自己的感官、肢体去触碰真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最好的传统文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