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援引俄罗斯卫星社4月19日报道称,俄罗斯国防部证实俄军袭击了乌克兰“游隼”导弹系统试验场,为该导弹基地提供保护的挪威防空导弹系统集群也遭到打击,目标全被摧毁。
在整个乌克兰战争中,俄军导弹都具有碾压性优势,总计发射超过数千枚导弹打击乌克兰各类重要目标,而乌克兰导弹部队加起来仅有24辆发射车,仅有苏联时期制造的120枚圆点U战术导弹,乌军打一枚就少一枚,如果不是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乌军很少利用该导弹进行作战。
俄罗斯在充分掌握了制空权之后,还将上千部反导系统部署到了前线,乌军地面部队得不到空中火力掩护只能是被动挨打。尽管拜登政府向乌克兰提供了一批陆军战术导弹,但是数量太少,根本无法扭转战局。
如今特朗普政府对乌克兰的态度发生了巨大变化,不可能继续大规模援助乌克兰武器装备,而欧洲各国也是有心无力,因为欧洲国家自身都没有短程弹道导弹。
乌克兰军方认为,只要打击俄罗斯本土能源设施,将俄罗斯炼油能力下降30%,让其能源经济遭受影响,俄罗斯才会妥协。在乌军严重缺乏导弹打击俄本土目标的大背景下,乌克兰武装部队只有过度依赖无人机。
进入2025年之后,乌军利用无人机打击俄本土目标的频率开始增加,但是却有一个弊端。无人机携带的弹药部体量太小,根本无法对目标实施毁灭性打击。无人机对打击俄军弹药库等目标效果还可以,因为可以利用弹药库殉爆造成二次伤害。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乌军无人机造成的破坏都十分有限。
乌克兰一直在想办法恢复导弹制造能力,其中乌克兰南方导弹设计局便开始加快升级研发游隼型战役弹道导弹,据悉该导弹拥有500公里射程,采取GPS卫星和惯性制导以及末段雷达制导,可以实现30米打击精度,其性能与俄军的伊斯坎德尔弹道导弹相差无几。
俄罗斯情报部门发现,乌军在‘萨普桑’导弹防御系统试验场正紧急测试该导弹,一旦乌克兰拥有了自己研发的游隼型战役战术导弹系统,那么对俄罗斯本土将是一个巨大威胁。
由于俄乌边界线太长,根本无法做到处处设防。乌军之前利用无人机就能将俄罗斯防空系统打得千疮百孔,乌军无人机甚至还直接飞入莫斯科执行打击任务。
现在乌军已经拥有大量远程无人机,再加上开始制造成本低廉的巡航导弹,如果乌克兰的游隼型战役战术导弹成功被批量制造出来,那么俄罗斯本土将永无宁日,可能每天都会遭遇乌军远程打击。
同时,有消息称乌克兰军工部门还在研发一种风筝型巡航导弹,其设计灵感源自于苏联一款老式巡航导弹为基础,采用了马达西奇公司生产的R95涡轮发动机,其打击射程高达1600公里。
如果乌克兰同时拥有了这两款近、中程导弹,那么就可以对俄罗斯1600公里纵深实施全覆盖打击。届时莫斯科、列宁格勒、斯大林格勒都将处于乌军威胁之中。
乌克兰战争打了三年时间,乌东地区已经被俄军步步蚕食,如果乌克兰拒绝俄罗斯的5个停火条件,俄军就将一直打下去。俄罗斯的目标就是要把乌克兰纳入大俄罗斯势力范围,那么乌克兰就必须“俯首称臣”,不能对俄罗斯构成威胁。
俄罗斯为了彻底摧毁乌克兰反击能力,近一段时间开始大力打击乌克兰境内北约军事人员,打击乌克兰高价值目标。为了彻底摧毁乌克兰“萨普桑”导弹防御系统试验场,俄军至少出动了两枚伊斯坎德尔弹道导弹实施打击,还发射了陆基和海基导弹实施联合打击。
来自乌克兰方面的消息称,俄军在整个打击行动中还出动了两枚P800型反舰导弹,该导弹威力巨大,拥有末端3马赫突防速度,也被誉为反航母杀手。俄军连用于打击航母的导弹都用上了,可见打击乌军导弹基地的决心有多大。
据资料显示,P800型反舰导弹可以直接洞穿航母甲板在其内部发生剧烈爆炸,而乌军导弹基地内部基本上都是坚固钢筋混凝土建筑,为了彻底摧毁存放在掩体里面的导弹系统和原材料以及研发设备,俄军必须保证一击致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