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青联手建设国家中欧班列集结中心促进发展大产业

青岛信网 2025-02-06 08:50:36

原标题:济青联手建设国家中欧班列集结中心

中欧班列是共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被誉为新时代的“钢铁驼队”。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文件,在全国优化布局14个国家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国家中欧班列(济青)集结中心成功获批,济南与青岛将联合建设国家中欧班列集结中心。

集结中心是指在中欧班列运输网络中,作为货物集结、转运和分配的重要枢纽和中转站点的设施,通常位于中欧班列沿线的重要城市或物流节点。此次进入“国家队”,有助于推动青岛中欧班列扩容增量,提高在全国枢纽格局中的地位,对青岛加快构建国际物流大通道、更好发挥北方对外开放门户功能,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打造一批先行先试创新典范

2024年,山东中欧班列在青岛上合示范区开行1017列,同比增长17.8%,年度开行首次突破千列,再创历史新高。

线路方面,青岛新开通全省首班经同江至莫斯科线路,“日韩陆海快线”、“上合快线”、跨两海班列、鲁疆班列、中吉乌公铁联运班列等实现常态化开行,上合示范区—斯洛文尼亚科佩尔(跨两海班列)、上合示范区—同江—莫斯科等22条国际班列线路,通达上合组织和共建“一带一路”23个国家、54个城市。

围绕服务“青岛品牌”和“青岛制造”走出去,推出家电、轮胎、化工、商品车等特色专列,创新发展“班列+跨境电商”“班列+冷链”“班列+运贸一体化”“班列+供应链金融”等新业态,累计服务外贸企业近7000家,开发商品新货源,通过JSQ笼车、公铁联运、鲁疆班列等为海尔、海信等重点企业开行供应链专列400余列,有效保障了国际供应链、产业链稳定畅通。

青岛中欧班列还打造了一批先行先试的创新典范。率先在全国开展公铁联运业务模式试点,率先推行BX1K铁路冷藏专用车组模式,率先实施启运港退税政策,助力降低国际物流综合成本。在省内率先实行回程运费关税减免试点。创造性开展国际铁路运输“一单制”试点工作,实现铁路提单融资功能,搭建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缓解重点外贸企业以及生鲜农产品、跨境电商等众多中小微群体融资难、融资贵难题。

奔驰不息、联通万里。今年以来,青岛中欧班列开行热度不减,持续畅通着上合组织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物流贸易新通道。

1月1日,一列满载汽车配件、机械设备等货物的中欧班列从上合示范区多式联运中心发出,拉开了新年青岛中欧班列运输的序幕。

1月24日,一列由山东高速集团统筹运营的山东中欧班列“青岛—霍尔果斯—阿腾科里—塔什干快速班列”满载汽车零配件,从上合示范区多式联运中心(中铁集装箱青岛中心站)发出,9天后抵达塔什干,这是齐鲁号阿拉木图集结中心和中欧班列(济青)国家集结中心加强内外联动,共同组织的2025年首班快速班列,标志着山东中欧班列又一精品线路成功开通。

春节期间,中铁集装箱青岛中心站忙碌如常。1月29日大年初一,山东中欧班列蛇年新春首班供应链专列,满载玲珑集团的轮胎模具、塑料托盘等110个标准集装箱货物,从上合示范区多式联运中心(中铁集装箱青岛中心站)发出,经霍尔果斯口岸出境,跨越里海、黑海后,预计35天后抵达山东中欧班列塞尔维亚集结中心。

山东中欧班列青岛集结中心即将投用

建设集结中心,首要的是提升货物集结能力,基础设施和空间载体是关键支撑。在上合示范区,山东中欧班列青岛集结中心项目即将建成投入使用,这是青岛建设国家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的重要载体,也是山东高速在上合示范区投资的首个综合性产业园。

山东中欧班列青岛集结中心项目规划建设中欧班列集结操作中心、跨境电商中心、供应链金融中心、大宗商品期货交割中心、进口粮食监管中心、国际冷链中心等六大中心,通过与中铁集装箱青岛中心站功能优势互补,结合青岛港“胶黄班列”港站一体模式、快速便捷的高速公路网络和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优势,形成海陆空铁“四港联动”的“内畅外联、东西互济、陆海统筹、智慧高效”立体综合物流网络和现代交通物流运行体系,加速建设“物流+贸易+金融”的聚链式产业发展区,进一步提高上合示范区中欧班列的综合服务能力。

记者了解到,以入选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国家队”为契机,青岛将发挥与济南的陆海联动优势,加快构建与郑州、西安等沿黄城市集结中心“枢纽对枢纽格局”,推动建设黄河流域面向上合、辐射亚太的陆海贸易新通道。2025年,在现有22条国际班列线路基础上,青岛将持续做优做强上合快线、日韩陆海快线等精品线路,高标准建设好国家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加速提升中欧班列集结中心货源集聚能力,力争中欧班列开行量达到1100列,进一步畅通大通道,建设大枢纽,发展大产业,助力青岛物流业降本提质增效。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周建亮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