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政协委员李厉彦虎在两会上提出了一项备受关注的建议:适当延长中小学课间时间。他指出,当前课间10分钟的时间过短,无法满足学生们的锻炼和放松需求。
多位代表委员也呼吁,课间十分钟的问题不是“拍脑门”之举,是经过长期、扎实的调研得出的相关结论。
代表委员希望孩子们在学习之余也能得到放松和锻炼,出发点自然是好的,然而这一建议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网友们对此评论不一。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0548e53e9250cfcccf4791326dd037c.jpg)
目前,我国中小学的课间时间普遍为10分钟。
在这短暂的时间里,学生们需要完成上厕所、喝水、准备下节课的用具等必要的活动。上厕所需要排队,喝水和准备用具需要时间,如果将这些事都完成,十分钟的时间确实有些仓促。
由于时间紧迫,很多学生选择留在教室里,导致课间锻炼的机会有限。
代表委员们普遍认为,课间10分钟虽然已有相关法规保障,但仍然执行不到位。由于时间有限,学校的“厕所社交”之风愈发盛行。
而导致“厕所社交”的主要原因是,课间时间短暂,学生们往往无法在课堂上或走廊里充分沟通,但学生们需要社交和交流释放压力,所以厕所成为了一个意外的“社交场所”。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66bf22bfdd7a836153113223d45faa8.jpg)
学生们通过交流释放压力是正常的心理需求;而厕所毕竟不是健康卫生的场所,如果学生的课间社交只能在厕所进行,侧面说明学校可能需要提供更多合适的社交空间或调整课间时长。
代表委员们认为,如果不延长课间时间,长此以往,势必会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
对于课间十分钟是否要延长,延长时间能否改为半小时,网友们的看法也各有不同。
二、延长课间时间的利弊利:一些网友认为,课间10分钟的时间确实有些少了,许多教学楼都有三楼五楼那么高,孩子下楼需要时间,再去掉喝水和去厕所的时间,休息的时间很少。时间安排的太紧张,孩子干什么都着急急慌慌的,既不安全,也会影响孩子的心情。
也有家长说,因为课间时间短,自家孩子想去厕所大便,由于时间不够,都不敢去厕所。有的孩子为了不上厕所,不敢喝水,家长们担心时间长了对孩子的肠道不好。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9e05f6311f562f93e1d7d98763258b3.jpg)
如果能延长课间时间,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体育锻炼,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让他们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同时,适当的锻炼还有助于缓解学习压力,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休息的时间充足,会有更多的机会与同龄人交流,这也有助于拓展社交圈子,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弊:关于课间延长这件事,有网友赞同,也有网友反对。持反对意见的网友认为,延长课间时间,首先会导致课堂教学时间减少,老师需要调整学习进度和计划,可能会影响教学进度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其次,孩子还小,自制力比较差,玩起来容易忘乎所以,课间时间延长到半小时,孩子在进入课堂,心很难收回来,专注力难以集中。玩耍的时间长了,可能会给学校管理带来一定挑战,比如学生安全问题、校园秩序等。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722aa747b17c5c202edd4d539a53de1.jpg)
也有部分网友认为,不需要延长课间时间,只需要把这十分钟还给孩子。有的孩子向家长反映,虽然课间有十分钟的自由活动时间,但为了孩子的安全考虑,即便下课了,老师也不让学生下楼,除了去卫生间,只能待在教室。
有的老师喜欢拖堂,本就十分钟的时间,老师占用了几分钟,剩下的时间太少,孩子们的自由时间自然减少。
就像有的网友说,他们小时候也是课间十分钟,不仅能去厕所,还能跳皮筋,打沙包,玩好一会。只要老师不占用课间十分钟,允许孩子出去玩,十分钟的时间足够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132a45a95b1801cd277170d95a412a7.jpg)
对于是否将课间时间延长至半小时,网友们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意见也不相同。
我认为,在探讨是否延长课间时间时,大家更需要关注的是,如何平衡学生学习与休息的关系。
孩子在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知识,而运动是学生身心健康和学习效率的保障。因此,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能保证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满足,又能让他们得到充分的休息和锻炼。
五、实施建议与措施综上所述,延长中小学课间时间具有一定的利弊。在决定是否实施这一政策时,需要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确保教育改革能够真正惠及广大学生。针对此问题,我的建议如下:
因地制宜:各地教育部门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课间时间政策,充分考虑气候、学校设施、学生需求等因素。如在天气恶劣时适当缩短课间时间,在天气晴朗时适当延长课间时间。
学校应加强对课间时间的管理学校要加强校园管理,确保学生在安全、有序的环境中进行锻炼和休息。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引导学生们积极参与。
提高教学效率为了弥补因延长课间时间可能导致的教学时间减少的问题,教师应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充分利用每一节课的时间。同时,学校可以合理安排课程计划,确保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业任务。
加强家校沟通与合作家长和学校应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家长可以了解学校的课间时间安排,并在家庭教育中引导孩子合理安排时间,培养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45fb7287da3bf492761760537564341.jpg)
综上所述,中小学课间时间是否延长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在制定政策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健康、学习效率以及校园安全等因素。
同时,学校、家长和社会各界也应共同努力,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