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5年2月21日)今晨6:23,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传来震撼世界的消息——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成功实现1.2亿摄氏度等离子体持续运行1024秒,较2023年记录提升近20倍!这项突破标志着人类距离“无限能源”梦想仅剩最后一公里。
核心亮点
1、颠覆性数据:此次实验同时达成三大里程碑——极端温度(1.2亿℃)、超长稳态(17分钟)、零碳排运行,相当于在实验室中创造出持续燃烧的微型恒星。
2、黑科技解密:自主研发的钨铜合金偏滤器、AI实时控制系统及新型氚增殖材料,攻克了材料熔毁与燃料自持难题。
3、全球能源变局:据测算,单个核聚变电站发电量可达三峡电站的8倍,且燃料来自海水中的氘,1升海水≈300升汽油能量。
现场直击
实验舱内闪烁着科幻般的磁约束光环,大屏幕数据跳动引发研究人员集体欢呼。项目首席科学家李卫国教授向本刊透露:“我们已掌握2050年前建设商用示范堆的全部关键技术。”
国际震荡
消息公布1小时内,国际能源署紧急召开特别会议。欧盟宣布追加200亿欧元聚变研发资金,特斯拉CEO马斯克推特发文:“化石能源时代正式进入终结倒计时。”
未来图景
电价有望降至0.1元/度
沙漠海水淡化成本降低90%
碳关税体系或将重构全球经济秩序
争议焦点
尽管前景光明,牛津大学能源政策研究所警告:能源霸权争夺可能引发新型地缘冲突。另据本刊调查,传统能源巨头已启动游说,试图延缓聚变技术商业化进程。
编者洞察
这场无声的能源革命或将重塑人类文明——当能源从稀缺变为无限,我们将面对的不是技术障碍,而是文明级别的哲学命题:在一个能源免费的世界,人类如何重新定义价值与秩序?
是否通过建100~1000个微型可控核聚变装置交替起动向并网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