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龙岩的街头逛了几天,心里对龙岩有9个疑问,实在想不明白

爱旅游的生活家 2024-08-06 23:11:38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广东人,我这次来到了福建省的龙岩市。说实话,在此之前我对这座城市可以说是完全陌生。龙岩?听起来像个地名,但印象中从没去过,也不太清楚它到底在哪里。不过呢,既然有机会来了,我也抱着开放的心态,想好好感受一下这座城市的风土人情。

在龙岩的街头晃悠了几天后,我发现这里跟我们广东还真有不少不一样的地方。一些疑问也随之浮现在脑海,让我越想越糊涂。

第一个疑问是,龙岩虽然位于福建西部,但我听当地人说,这里其实离广东还挺近的,甚至属于闽粤赣三省交界,是不是这里的人其实跟我们广东人更像呢?

仔细观察之下,我发现龙岩大街上的人,长相和口音确实和广东人有些相似,但又有微妙的不同。后来了解到,原来这里是一个客家人聚居的地方。当年中原的客家先民,曾一度大规模迁徙到这里,与当地土著文化交融,形成了独特的客家文化。怪不得我觉得他们一口流利的客家话,听着是那么亲切又陌生。

我注意到龙岩的建筑风格,跟广东也不太一样。满街的土楼、古民居,雕梁画栋、风格独特。据说永定的土楼还是世界文化遗产呢。这跟我们广东四正方方的石板房可完全不同。看来客家人在建筑上也有自己的想象力。

我还发现,龙岩人的一些生活习惯,似乎也跟广东人有些差异。比如饮食,虽然客家菜和广东菜同属粤菜系,但口味和烹饪手法又各有千秋。再比如民俗,龙岩过年有放鞭炮、舞龙灯的习俗,但细节又和广东不尽相同。这大概就是地域文化差异的魅力吧。

第二个疑问是,龙岩虽然地处偏僻的山区,但工业却似乎挺发达,这是怎么做到的?

透过资料,我意外地获悉,原来龙岩的机械制造、有色金属冶炼、烟草、稀土等工业,在福建乃至全国都很有名气。尤其是新罗区,被评为"中国百强工业区",各类企业如雨后春笋,近年来更瞄准高新技术产业发力,发展势头迅猛。

看来龙岩人深谙"工业兴市"的道理。他们充分利用当地的矿产、水能、林业等资源优势,发挥山区人民吃苦耐劳的精神,一步步将龙岩打造成了一座新兴工业城市。城市街道的整洁和现代化,就是最好的见证。

第三个疑问是,龙岩虽然是内陆城市,但我留意到街上有不少"侨"字招牌,这说明什么?

后来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里不仅盛产客家人,还是著名的华侨之乡。据说上杭县、永定区等地,很多人都跑到东南亚闯荡发展,成了华侨。如今这些游子衣锦还乡,纷纷回到家乡投资兴业,也为龙岩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我在街头巷尾,也感受到了浓浓的侨乡风情。星罗棋布的南洋风格骑楼,随处可见的南洋餐馆和特产店,十足十地展现了这里深厚的"侨"文化底蕴。看来,移民文化也成了龙岩独特的一张名片。

第四,街头巷尾的红色标语,无不在诉说着这里曾经的峥嵘岁月。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翻阅资料后我才了解到,龙岩曾是中央苏区的核心区域。古田、长汀等地。在那血与火的年代,无数英雄儿女前赴后继。时至今日,红色基因已融入龙岩人的血脉。

在烈士陵园里瞻仰了一座座斑驳的墓碑,内心久久难以平静。原来,我脚下的这片热土。或许正是有了先烈们的浴血奋战,才有了今天的繁荣安定。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我们更应该好好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第五,龙岩的自然风光,也让我眼前一亮。郊外漫山遍野的森林,蜿蜒曲折的九龙江,空气清新得令人心旷神怡。龙岩人是如何保护好这一片绿水青山的?

从当地人口中,我得知龙岩历来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他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大力开展国土绿化,加强水资源保护,发展绿色循环经济。漳平市还获评"中国生态旅游示范区",武平县也被誉为"中国天然氧吧"。由此可见,龙岩人对美好生态环境的向往和守护。

有了这样一片"绿色家底",难怪龙岩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成为其支柱产业之一。连城的冠豸山、永定的客家土楼、上杭的水底天窗、新罗的龙硿洞等等,都成了游客趋之若鹜的"打卡"胜地。这不正是"绿水青山"带来的"金山银山"吗?

第六,作为广东人,我一直好奇,客家话和粤语究竟是什么关系?在龙岩,我总算找到了答案。

在龙岩大街小巷,处处可闻客家话的乡音。当地人告诉我,客家人和广府人,本是中原正统汉族的两大支系。宋元时期,他们先后举家南迁,逐渐形成了客家话和粤语两大方言。如今在广东,粤语占主流,客家话已成少数。但在闽西这片客家人的核心聚居区,客家话反而成了"主角"。

仔细倾听,我发现客家话和粤语确实有不少相似之处,但也各有特色。这让我联想到,每一支方言,其实都凝结了一个民系的生活记忆和文化积淀。或许正是由于有了方言的多样性,才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作为讲粤语的广东人,我反而对客家话和客家文化,多了一分亲切感。

第七,在逛街过程中,我发现龙岩有一些独具特色的手工艺品,如连城的雕版印刷、永定的客家刺绣等。它们为何能传承至今?

据了解,龙岩不少地方,至今仍保留着传统手工技艺。也在大力扶持和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既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也带动了文创产业的兴起。

我在一些文创店里,见到了以土楼、客家大围龙灯等为元素的纪念品,设计新颖别致,让人眼前一亮。据说,这些文创产品,既满足了游客的消费需求,也让传统手工艺焕发了"第二春"。由此可见,在产业转型的今天,传统文化同样大有可为。

第八,我注意到龙岩的乡村建设搞得有声有色。农村面貌日新月异,田园风光与现代设施交相辉映。这又得益于什么?

据悉,龙岩各地积极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旅融合。武平县还获评为"全国林改第一县",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走在前列。通过"绿色"振兴乡村,越来越多的农民吃上了"生态饭"、"旅游饭"。

在采访中,我深切感受到了龙岩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他们告诉我,现在农村真是越来越好了。孩子们能就近上学,老人能享受医疗保障,道路四通八达,日子一天比一天滋润。这让我由衷感慨,在一个"强农惠农"的时代,广大农民正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投身乡村全面振兴的伟大事业。

第九,龙岩的未来究竟在哪里?我想通过这几天的见闻,也许能找到一点答案。

纵观龙岩的发展历程,我认为这座城市最了不起的一点,就在于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的同时,他们没有忘记对绿水青山的呵护。在打造经济"高地"的过程中,他们也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这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路子,或许就是龙岩未来的方向。

此外,客家文化、华侨文化等,也是龙岩的独特禀赋。这些宝贵的文化财富,既增添了城市的魅力,也指引着城市的前行。我相信,只要继续坚定不移地走文化自信、文化繁荣之路,龙岩的未来一定更加灿烂辉煌。

回想起这几天在龙岩的所见所闻,我的内心充满感慨。作为一个广东人,我惊喜地发现,原来我国的许多地方,都有着自己鲜明的地域特色。即便是相邻的省份,在地理、人文、经济诸多方面,都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这不正是我们国家"多元一体"的生动写照吗?

龙岩给了我太多的惊喜和思考。在这里,我看到了一座努力奋进的工业新城,一座绿水青山的生态宝地,一座客家文化的发祥圣地。我相信,在新时代的浪潮中,龙岩人民一定能用勤劳和智慧,书写出山乡巨变、绿色崛起的壮丽篇章。

也许,这就是我作为一个异乡人,在龙岩街头收获的最大感悟吧。一座城市的前世今生,从来都值得去细细品味。因为那里,总能映照出这个民族、这个国家最生动的缩影。

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我们一定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去了解祖国的每一寸土地。因为那里,都铭刻着中华儿女共同的记忆,都孕育着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希望。让我们携手并进,去感受一座座城市的脉搏,去聆听一个个地方的声音,去续写一段段征程的新篇。在追梦的路上,在梦想的天空下,我们终会与伟大的祖国,一起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