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开打“核战”!中国手上还有一大武器,带来核爆级震撼力

胡麒牧博士 2025-04-10 16:01:12

中美贸易战犹如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特朗普决定对中国商品加征34%的关税后,中方立即进行了对等反击。特朗普随后将关税再次上调50%,而中方再次采取了同样的措施。

你来我往的加码下,美国输华产品的关税,提升到了令人咂舌的84%。目前,特朗普宣布将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125%的关税,理由是“中国对世界市场缺乏尊重”。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贸易摩擦了,而是一场意志的较量。

特朗普

特朗普在“真相社交”平台放话说,中国得意识到,过去“剥削美国和其他国家”的行为行不通了,希望中国重返谈判桌。

然而,中方早已明确表示,跟美国“奉陪到底”,“中国不惹事,但也不怕事”。分析人士称,这种情形犹如“核战级别”。因为美中经济脱钩的潜在风险,不仅损害双方利益,更可能引发全球经济的不稳定。

面对强压,中国并非无计可施。在促进国内消费的同时,中国手中还握着美债这个“核武器”。截至1月底,中国手握761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是仅次于日本1.08万亿美元的第二大持仓量。一旦中国大规模抛售美债,那么必将给全球金融市场带来“核爆级别”的震撼。

美债传统上被视为安全投资

最近,美国债市动荡,十年期国债收益率飙升,一度窜升到4.51%。30年期美债收益率9日一度升破5%。这不仅象征着市场信心的消退,也预示着,美债不再被视为全球投资者的“安全避风港”,进而威胁到美国在全球金融市场的地位。

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国家长期发债是有极限的,最终常常演变成对该国货币的信心崩溃,导致新债的发行难以为继。最近黄金价格飞涨,似乎已经反映出,全球对美债无节制发行和未来偿债能力的担忧。在此背景下,稍有风吹草动,全球资本市场都得跟着颤抖。

天津港集装箱码头

眼下,特朗普以为能通过提高关税施压中国,但中方并不急于让步,因为美国提升关税自己也不好过。根据高盛经济学家的分析,尽管美国对中国产品施加巨额关税,但寻找替代供应商的能力仍然受限,尤其是在某些依赖度高的行业,如折叠伞、保温瓶、仿真花、LED灯等领域,美国对中国的依赖度超过90%。

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大约36%的商品,难以找到替代供应商,美国消费者的生活成本上涨,已然是不争的事实。反观中国,依赖美国的商品比例并不高,只有10%的商品依赖度超过70%,这也让中国有底气与美国对峙。

从更长远来看,美中经贸关系若是脱钩,对两国都是损害。美国商品成本增加,通货膨胀压力骤增,连联邦储备都束手无策。特朗普的关税策略几乎用尽,连高盛也感叹:“2000%的关税影响可能和1000%差不多。”

眼下,中国需要聚焦内需,出口在国内经济中的比重,已下降到不足20%。所以,当特朗普的施压手段越来越少时,中国却可以不慌不忙。

分析指出,特朗普二度上任后,美国国债负担已经高达36万亿美元,利息一年就要付出1万亿多美元,这一重担让特朗普的施政空间显得捉襟见肘。

新泽西州码头

目前,欧洲也因为特朗普的高关税政策,重新审视自身与美国的关系。虽然欧盟内部对于如何应对仍有分歧,但也决心摆脱对美国的过度依赖,寻求与美国之外的市场合作。

借此良机,中国完全可以加强与欧盟的经济联系,找到突破口,应对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为中国市场多元化发展铺平道路。

这场贸易战已超越了关税本身,成为了一场国家之间的战略对抗。特朗普或许还在期待北京的妥协电话,但中国也在等待时机,精准地打出手里的每一张牌,也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

美国作为大国,应尊重各国发展的权利,通过对话和协商来解决分歧,而不是单刀直入地搞单边主义。国际社会应该联合起来,抵制这种逆潮流而动的政策,坚决对抗任何挑战国际共识的单边行动,只有这样,各国才能真正实现公平发展,和共同的繁荣。

0 阅读:148

胡麒牧博士

简介:解读大国财经,解码数字经济,解析国际经贸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