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三国历史是从公元220年,曹丕逼迫汉献帝禅位开始,一直到公元280年,西晋司马炎灭吴,一举统一全国结束。但自公元190年开始,东汉的中央集权制度全面崩溃,地方诸侯军阀崛起,天下大乱,这一部分历史虽然处于东汉末年,但一般都算作三国前身,这一段时间诞生了众多的英雄。
西凉董卓祸乱京师,吕布也开启武力天下第一,袁绍、袁术、公孙瓒、孙坚、曹操、马腾等人都纷纷崛起,刘表、刘焉、刘虞、刘岱等汉室宗亲都霸占州牧。
在此之前还爆发了一场规模巨大的农民起义,正是因为这场农民起义才让地方拥兵自重,成就了三国众多英雄。公元184年,东汉的外戚、宦官不断争权,边疆战事又不断,适逢全国大旱,朝廷不但不赈灾,反而加重赋税徭役,终于底层劳动人民生存不下去,纷纷开始反抗朝廷,他们头扎黄巾,高喊“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称之为“黄巾起义”。

这场起义虽然人数众多,但还是失败了,这和当时的社会结构有关,土地资源都掌握在士大夫地主手中,朝廷还拥有优秀的军队,士大夫拥有私人部曲,庄园地主也有属于自己的庄园农民。
部曲和庄园主园中的农民还算幸福的,因为还能生存,那些没有地的农民就非常难了,他们吃不饱饭,又被东汉各级地主阶层剥削,只能举起镰刀和锄头反抗,无奈军事素质和武器装备都欠佳,吓唬地方的小地主还行,根本不能和东汉强大的军队抗衡,最终地主阶级和军队结合,将浩荡的黄巾起义给消灭了。
地方势力和军中大佬都在战争中崛起,朝廷权力却越来越弱,最终汉家皇帝被崛起的诸侯胁迫,名存实亡。

皇权是至高无上的,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本来就很多人窥嘘,古代多少人为了皇权,父子、兄弟相残,现在皇权被冲击,地方势力有能力制约胁迫皇权,所有人都开始了疯狂的逐鹿天下,为的就是将权力扩大。
能够有实力逐鹿一波的,是那些掌握了土地资源的士大夫和朝廷大官、地方军阀。其中佼佼者就是四世三公的袁绍、袁术兄弟,汉室宗亲的刘表、刘焉,地方豪强董卓、孙坚、公孙瓒等人,当然还有曹操。
王允、杨彪等朝廷三公因为身居高位,并不想看见汉家朝廷垮塌,他们只想在这棵摇摇欲坠的大树下乘凉。

还有另外一人,乱世之中出身寒门,自小就想成为权力中心阶层,实现大丈夫的伟大抱负,不过他一生都在行仁义,在乱世屠城满天飞的年代,成为一股清流,用自己的个人魅力,建立了一个浪漫主义国度,他就是汉昭烈帝刘备。
先主姓刘,讳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胜子贞,元狩六年封涿县陆城亭侯,坐酎金失侯,因家焉。先主祖雄,父弘,世仕州郡。雄举孝廉,官至东郡范令。
刘备的寒门并不是底层,他也是汉室宗亲,只不过自己的祖先有人犯事了,失去了皇家的侯爵,他的祖父刘雄还当过东郡范令,父亲也在州郡为官,算得上地方士族家庭。只是刘备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家里没有人顶梁柱,刘备不得不与母贩履织席为业。
寒门出身并没有抹灭刘备的志气,先主少时,与宗中诸小儿于树下戏,言:“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刘备这是想当皇帝啊,吓得他的叔父刘子敬叫他不要乱说话,以免给整个家族带来祸害。刘备也许是寒门,但是他们刘家绝对是涿郡的一大地方豪门,刘德然和刘备一同被送往原九江太守的经学大师卢植处学习,就可以看出刘家绝对是幽州豪门。

先主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身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少语言,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刘备寒门出身,不能像袁术、曹操那样任侠放荡,善于结交人,年轻人都喜欢和他在一起。
“而瓒深与先主相友。瓒年长,先主以兄事之。”“大将军何进遣都尉毋丘毅诣丹杨募兵,先主与俱行。”“灵帝末年,备尝在京师,后与曹公俱还沛国,募召合众”。
刘备喜欢结交英雄豪侠,他在很早就结识了公孙瓒、曹操还有大将军何进手下的都尉,当时袁绍也在大将军府当差,肯定也认识刘备,否则后面刘备投靠袁绍的时候,袁绍不可能出迎二百里。连三国第一猛将吕布都叫刘备一声贤弟。
刘备不但可以结交当世豪杰,也能发展自己的势力。刘备在幽州的涿县招募义兵,关羽、张飞成为了他的左右手,并最终成为了万人敌。后来的刘备为了这两人,不惜倾全国之兵,荡缴东吴,只是时运不济,被陆逊火烧连营,刘备最终兵败。
孙权闻先主住白帝,甚惧,遣使请和。兵败后刘备没有逃回成都,他镇守永安白帝城,开启了真正意义上的天子守国门。

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还有一段佳话就是刘备和诸葛亮的如鱼得水,刘备三顾茅庐请出了躬耕于南阳的诸葛亮,给足了一个士人的地位名望,于是士为知己者死,诸葛亮用一生的努力回报刘备,就连从未谋面的天水姜伯约都因为诸葛亮的传承,变成了蜀汉最中心的汉臣。
刘备的仁义是汉家经学传承的结果,他可以感动前来刺杀他的刺客杀手,也可以感动荆州数十万老百姓跟随他逃亡。黄权叛逃魏国,刘备并没有责怪,反而自省自己问题;糜芳投降,刘备依然对糜竺一如既往的信任。
刘表死后,刘备根本不想夺取荆州,后来夺取了益州,刘备一直在自责,表示自己德薄。如此仁义的人在乱世之中,简直就是奇葩的存在,后世在欣赏刘备的同时,也关注他同时代的英雄,这才有了曹操,因为刘备的机关算尽真的不如曹操。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

第一次刘备接受了中山大商人张世平、苏双的千金赞助开始,就连续开挂,陶谦送徐州,富可敌国糜竺全家赞助,因为他们都认识到刘备是乱世之中的仁义之士,而且有能力成就一方霸业。
三国正史《三国志》的作者陈寿给了刘备高度的评价: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
如果没有刘备,曹操和其他三国英雄还会有人记得吗?你看有谁记住了东晋南北朝、五代十国等大分裂时期的英雄呢?最早的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也只是寥寥数人被历史所铭记。曹操最终还是要感谢刘备,刘玄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