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藏海花》原著的时候,有一段写张家孩子放野的故事,他们经过徐州,这边的墓被盗的只剩下盆盆罐罐,当时还不太相信,去参观龟山汉墓,才发觉这段写的是真的。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60450ab7bec371b1c57ac6ece12fc42.jpg)
1981年当地的村民在采石过程中,发现了龟山汉墓。当考古人员对墓葬进行挖掘时,才发觉这个墓已经被洗劫一空,而且被多次盗过。
考古人员在墓道里,发现了两件晚于墓葬本身的物件,一件是西汉末年的一种钱币,一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青瓷碟,可见,在王莽时期和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先后有两拨人员光顾过,后面具体还有谁进来过就无据可查了。
在龟山汉墓原墓道里,是用26块塞石封起来的,共分为两层。塞石长度大约都在2米,宽度约1米,高度约0.9米,有六七吨重。
而盗洞则是将上面一层的塞石拉出,每个塞石上被凿成了牛鼻子扣,看来应该是用绳子拉出来的。如此重的塞石三五个人肯定是拉不出来的,这就说明当时来盗墓的肯定是一个团伙。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0afdfbd43814347789ab7b10415c938.jpg)
最有意思的是,在最外面一块塞石上,刻了一段话,大概意思就是,我被埋在这里,这里面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你就别惦记了。后人如果看到这段文字,就心疼我一下,回去吧,别打扰我了。
可墓主最终没能如愿,不仅被多次盗掘,最终却开放展览,每天有大量游客涌入。哎,这后世人真的不知道心疼前人。
从龟山汉墓被盗一事来看,盗墓已经由来已久。
02由来已久的盗/墓随着葬品进入墓葬的那一天开始,就难逃被盗的厄运。厚葬习俗的盛行,在巨大利益的驱使下,无数盗/墓/贼铤而走险。
在《吕氏春秋》中记载了六国亡国后,大墓无不被掘,可见,盗墓行为在先秦时期就已经非常普遍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b8a6b1f67e747141876848eaae3ed76.png)
从龟山汉墓被掘的事情来看,并不是三五成群的盗墓者所能够完成的。其实在历史上有很多披着合法的外衣堂而皇之进行偷掘的行为。
如东汉末年的董卓、三国时期的曹操,以及近代的孙殿英。这其中最出名的当属曹操了,为了维持庞大的军费开支,他打起了古人的主意。为此他还专门设置了两个部门,叫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
盗墓笔记中王胖子就自称摸金校尉,他自己经常游走于各个墓之间。而发明“哨子棺”的军/阀张盐城则是属于发丘中郎将,他就是为了筹集军阀而疯狂的进行掘墓。
而五代时的温韬也是一位传奇人物,他在短短七年内,盗尽乾陵之外的唐代关中十八陵,开创了盗墓史上的一大奇迹。
而其他的个人团伙更是数不胜数,一般这样的“私盗”都是世代相传的“家族营生”。老九门就是这样的九个家族。吴邪家族从其太爷爷到其父辈,不管是自愿的还是被迫的,都参与其中。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698596d9e41fd52a57a315b958f69fc.jpg)
由此看来,处在现代的吴邪,根本没有机会和能力去寻找到一个完好无损的墓。所以吴邪从最初的好奇,到逐渐追随三叔的脚步,他经过的墓都曾经被盗过。
从吴邪一行的手段来说,比以前的盗墓人要对古墓的破坏要大的多,他们动不动就用炸/药,特别是七星鲁王宫,一把大火烧了个干干净净。
曾经的王权贵族,想将生前的一切带走,本以为还可以过着潇洒安逸的生活,岂不知,有一群隐藏在黑暗中群体,如鬼魅般的窥视着他们身边的财宝。生前纵使叱咤风云,身后还是交付给了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