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父亲是国务院原副总理耿飚,母亲是庆阳第一个参加革命的女性赵兰香,她就是耿莹。在父母的影响下,她逐渐形成坚韧不拔的性格和敢想敢为的闯劲,“斗得繁华耐得寒”是耿莹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1986年,耿莹打拼出来的全部资产一夜被封。尽管当时的她已经将近50岁,但却不放弃,撂下一句狠话直接去了美国。
耿莹的资产为何会被封呢?她说了什么狠话,最重要的是她在美国的发展如何?
耿飚和赵兰香喜结连理
1909年,耿飚出生在湖南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里,尽管家里条件不是太好,但父母还是省吃俭用供他读书。耿飚也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不仅成绩名列前茅,还深受老师们的喜爱。
在耿飚7岁那年,家乡突然灾荒,他只能结束学业跟着父母来到湖南长宁县水口山。为了替父母减轻负担,耿飚来到铅锌矿当童工,每天早出晚归,挣的钱却只能维持基本温饱。
这天,耿飚坐在矿山山眺望远方,他在思考这样的日子到底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就在他迷茫的时候,共产党出现了,他的人生有了新的方向。
1925年,耿飚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并于3年后转为共产党员。1930年,他参加红军,一步步从普通战士成长为参谋长、司令员等等。耿飚在战场上所向披靡,频频立下战功,但在感情生活上却是一片空白。党领导十分关心他的个人生活,便决定给他介绍一个对象。
这天,第385旅政委甘渭汉对耿飚说:“耿飚啊,这么多年你都是一个人,要不我给你介绍个对象吧?”耿飚笑着说:“好啊,那就麻烦甘政委了。”
回家后,甘渭汉将这件事告诉给妻子赵文为,赵文为一听喜上眉梢,说:
“这不赶巧了吗,我这儿刚好有个合适的人选。她是我们学校的老师,人长得好看,性格也好,和耿副旅长简直绝配。”
于是第二天,赵文为将耿飚带去庆阳女子小学,向他介绍了这位美术老师:“这位是我们学校的国文兼美术老师赵兰香。”然后对赵兰香说:“兰香,这位是第385旅的副旅长耿飚,你们两个认识一下吧!”
看着面前个子高大、浓眉大眼的耿飚,赵兰香羞红了脸,但还是开口说:“耿首长您好。”耿飚也笑着打招呼:“赵兰香同志你好!”紧接着两人就聊起了家常,期间赵兰香觉得这位首长不仅没有官架子,反而十分和气,心里对他的好感越来越多。
不久后,耿飚和赵兰香在庆阳女子学校举办了简单且热闹的婚礼。婚后两人恩爱有加,耿莹就是在这一美好的氛围中出生的。
耿莹将自己当成普通群众
耿莹1939年出生在延安,由于父亲经常在前线作战,母亲也因工作顾不上她,所以她很小便被送进了保育院。直到耿莹2岁那年才被接出来,送到甘肃庆阳。
当时国家内忧外患,到处都在打仗,所以耿莹上学也是断断续续的。她晚年回忆说:“我记得我那个时候上了很多个一年级,最长的只有一个月,最短的是一天。”
新中国成立后,耿莹和很多高干子弟一样进入北京八一小学,这才将一年级给读完。耿飚不管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解放时期都非常忙,所以耿莹十分珍惜和父亲在一起的日子。
在父亲的影响和要求下,耿莹从不认为自己是高干子弟就高人一等,反而将自己当成普通群众,将“为人民服务”当成人生追求。
中学毕业后,耿莹考入北京地质学校。这所学校比较普通,且学地质非常辛苦,耿飚的一位老战友知道后便劝耿莹:
“莹莹啊,女孩子为什么要去学地质呢?学地质多辛苦啊,那种苦你是受不了的。这样吧,伯伯给你联系一下,你去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学习吧,那里条件好,对你的未来是很有帮助的。”
耿莹高兴地说:“伯伯是真的吗?”那位老战友笑着点点头,说:“当然是真的了,伯伯什么时候骗过你?”正当耿莹高兴能去军医大学学习的时候,父亲却找她进行一次严肃的谈话。
耿飚看着面前亭亭玉立的大女儿,语重心长地对她说:
“你不是想入党,想为人民服务吗?既然如此就不要怕苦怕累,为人民服务哪有不累的?地质大学的条件虽然差,但能锻炼人的意志,将你培养的更好。
刘少奇同志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地质队就是建设时期的游击队,国家现在就需要像这种大量的游击队来搞建设。’你如果从条件差的地方去条件好的地方,还怎么为人民服务呢?”
听完父亲的话,耿莹当即说:“爸爸我知道错了,我不去军医大学了,我还去地质大学。”
在地质学校学习期间,耿莹不怕苦不怕累,脏活累活都是抢着干,别人休息的时候她也拿来学习。从学校毕业后,她被分配到北京地质队,一干就是10年。
耿莹经常和队友们在深山里勘探,有时候被树刺钩破了衣服也只能自认倒霉,然后用白胶布粘住。
尽管在地质队的日子是艰难的,但耿莹没有一丝怨言,晚年提及的时候脸上洋溢着自豪和骄傲:
“那个时候对我来说就是一种考验,也是一种磨练。在地质队工作的日子,我的意志更加坚强,也终于明白父亲为何执意让我来。后来我们通过自身的努力勘探了很多重要的矿产,兴建了不少厂矿,解决我国在建设中遇到的矿产紧缺的问题。”
资产被封后,耿莹出走美国并撂下一句狠话
从地质队离开后,耿莹又来到制药厂当车间工人,后来凭借一身本事进入药研所。由于没有学习过医学方面的知识,她只能自学,一边根据书本上的指示一边做实验。在这种艰难的条件下,耿莹硬是成为大家都认可的专业医生。
不过非常可惜的是因为缺少医学方面的文凭,耿莹无法继续在药研所的核心岗位工作。当时的耿莹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她本可以不那么拼,但她坚持去报考医学大学。
白天照常工作,晚上将孩子哄睡后,耿莹便坐在台灯下苦读医书,最终考入北京中医学院,甚至考取研究生。
上世纪80年代初,虽然已经是改革开放初期,但很多地方的经济还不是很发达。耿飚十分牵挂家乡的父老乡亲们,经过慎重思考后让女儿回去走一趟。然而正是这一趟,让耿莹做了一个疯狂的决定。
回到湖南老家,看到乡亲们还在吃发霉的大米、全家合穿一条好裤子,耿莹再也忍不住流下眼泪。回家后,耿莹对父亲说:“爸爸,我要辞职,下海挣钱帮助家乡的百姓们,他们过得实在是太苦了。”
起初耿飚是不同意的,他说耿莹连十块钱都数不清楚,还怎么开公司呢?但见耿莹在珠海干的确实不错,便同意了。在珠海,耿莹凭借自身努力建起了3层楼的办公区域以及两座6层楼的员工宿舍。
1986年,中央下发文书,要求所有高干子弟都不能经商。耿莹的公司停掉了,资产一夜被封,但她没有放弃而是选择去美国打拼,要知道当时的她已经年近50。去美国前,她曾撂下狠话:“给我3年时间,我能在美国横着走!”
刚到美国的耿莹因为不会英语,很难和外国人沟通,但她不会就自学、用手势比划。她从小摊做起,自己设计项链和耳环,没有钱雇人就自己卖。后来耿莹果真实现自己的“豪言”,在美国“横着走”。
1997年耿莹回国,当她得知我国文物被破坏严重后,便决定为保护文化遗产做点事。2007年,耿莹建立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如今的耿莹还在为保护文化遗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