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归来!美国归还38件中国文物,历史的桥梁再次搭建

博龙典藏 2024-04-20 17:24:06

当地时间4月17日,国家文物局从美国成功追索38件流失文物艺术品。返还仪式在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举行,美国纽约曼哈顿区检察官办公室将缴获的38件中国流失文物艺术品移交中国政府。

经初步鉴定,专家判断该批文物大部分为明清时期我国藏传佛教文物,涉及佛塔、佛像、佛教饰物等类别,涵盖铜、泥、象牙、木等材质,内容丰富,保存完整,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在历史的长河中,文化艺术品是沟通古今的桥梁,是民族记忆的载体。美国正式返还38件中国流失的文物艺术品,这不仅是两国文化交流的胜利,更是中华文明珍宝得以重归故里的喜讯。

据此前报道,经国务院批准并经中美双方互换照会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对旧石器时代到唐末的归类考古材料以及至少250年以上的古迹雕塑和壁上艺术实施进口限制的谅解备忘录》顺延有效期工作顺利完成。新文本于2024年1月14日生效,有效期5年。

中美两国于2009年1月14日首次签署此谅解备忘录,之后分别于2014年和2019年续签,有效期至2024年1月13日,期间成功实现15批次504件/套流失美国的文物艺术品回归中国。

目前,追索流失文物时可利用的国际法主要有:1954年《武装冲突情况下保护文化财产的公约》、“1970年公约”“1995年公约”以及我国与秘鲁、意大利、美国、澳大利亚等签订的双边条约。

“国际公约只对缔约国有效,许多作为文物进口国的欧美国家游离在公约之外,因此我国成功追索的例子不多。”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王开玺说。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教授霍政欣表示,尽管已有多个国际公约可作为追索流失文物的依据,但现有国际公约缺乏溯及力,且约束力有限,难以通过法律途径追索更早之前流失的文物。

对于我们来说,这38件文物的回归,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收获,更是精神上的慰藉。它们像是一位位久违的亲人,穿越时空的隧道,回到了母亲的怀抱。每当我们在博物馆中凝视这些文物,都能感受到那份跨越千年的连接,那份属于中华儿女的自豪与情感。它们每一件都如同一部浓缩的历史长卷,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它们不仅是物质的遗产,更是精神的瑰宝,每一道痕迹、每一处细节,都讲述着过去的故事,传承着祖先的智慧。

如今,这些文物跨越千山万水,历经重重波折,终于重回祖国的怀抱。它们的归来,不仅是对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极大提升,更是对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传承的坚定守护。

此次文物的回归是中美两国政府共同努力的结果。自2009年中美签署关于防止中国文物非法入境美国的政府间谅解备忘录以来,双方在文物保护领域开展了深入的合作。这次文物的成功返还,不仅是对备忘录精神的再次践行,更是对中美两国人民深厚友谊的生动诠释。

此次事件也让我们深刻意识到,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每一件文物都是历史的见证,都是文化的传承。我们有责任守护好这些宝贵的遗产,让它们安然无恙地传承下去,让未来的世代也能从中汲取智慧,感受历史的魅力。

最后,让我们以最热烈的掌声,欢迎这些漂泊多年的国宝回家,感谢所有为文物回归付出努力的人们。这是一次文化的盛宴,也是一次心灵的触动。国宝归来,不仅丰富了我们的文化遗产,更激发了我们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未来的憧憬。

文化之桥,连接过去与未来,让我们共同守望,共同传承!

*图源网络,侵删

0 阅读: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