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每个人都有无穷的发展潜力。但是,由于知识背景和学习能力的不同,人们是否能激活发展潜力也要视情况而定。年轻时,王茂林曾多个岗位工作过。在工作期间,他不仅以认真踏实的态度完成工作任务,激发了自己的潜能,而且也推动了行业和相关领域的发展。
步入晚年生活的王茂林,丝毫没降低对自己的要求,继续以认真踏实的态度对待生活。值得一提的是,70岁的王茂林被世界生产力科学院评选为院士,但他的学历起点并不高。那么,王茂林有怎样的人生经历呢?
一、在基层成长王茂林毕业于上海的一所专科院校,在那里,他学习了许多关于财务的专业知识,也慢慢地养成了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毕业后的王茂林被分配到山西大同的煤矿上做财务工作,这里的工作刚好能用上他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
因此,对王茂林来说,这里的工作难度不大,挑战性也不大。王茂林知道,自己想在目前的工作环境中谋求突破,就必须有决心和勇气抓住迎面的机会,即使这个机会要从头开始学起,他也愿意接受。
之后,表现优秀的王茂林主动申请前往技术部门工作。虽然他对技术部门的工作不太了解,但凭借自己认真地求学态度,主动学习的精神和敢想敢做的行动,王茂林很快弥补了自己在技术工作上的不足,甚至让领导发现了他的无限潜能。因此,王茂林成功地完成了从会计,采煤班长到矿长的身份转变。
人生总会起起落落,在特殊时期,王茂林遭受打击,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泄气,而是一边做好自己该做的工作,一边继续总结相关的工作经验。1969年起,王茂林逐渐恢复职位。慢慢地,他被任命为大同矿务局的副局长,并先后在太原市和山西省做过一把手。
二、主政山西和湖南在基层工作的王茂林积累了较多的工作经验,他敢想敢拼,办事认真踏实。
1991年,王茂林被提拔为山西省委书记。善于抓住机会的王茂林紧跟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在山西省大胆地进行改革尝试。山西省和广东省的地理位置等其他要素存在一定的差异,显然,山西省想要发展经济不能完全复制广东省的经济发展模式。
于是,王茂林结合山西省的特色,依据广东省的优秀经验,挽救了一批濒临倒闭的生产防尘器具的工厂,批准了山西省一家中外合资企业的成立,同时,他坚持国有资本一定要参与管理。
此后,这家中外合资企业取得了成功。这家企业的成功激发了山西省经济发展的活力,也给全国的其他省份提供了借鉴的经验。慢慢地,山西省经济发展越来越好,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
1993年,王茂林成为湖南省委书记。来到湖南后,他并没有完全照搬旧的办事方法,而是坚持严谨求实,通权达变的办事精神。部署工作方针需要了解地方实情,因此,王茂林多次到湖南的各地进行实地考察,和地方的同志针对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仔细的商讨。
在了解湖南省基层工作情况的基础上,王茂林结合湖南省的特色,针对性地发展湖南的工农业。王茂林在湖南的这段时间,他和其他领导不仅在工业和农业方面有具体的办事思路,还格外注意水利工程,道路交通以及电力系统的发展和完善,整体性地提升了湖南省的经济发展实力。
王茂林为我国经济发展作出的贡献,不仅得到了人们的认可,而且也得到了国外人士的肯定。2004年,世界生产力科学院授予王茂林院士称号,王茂林敢于冒险与严谨求实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我的认知是院士应该是搞科研,大部分都是科学家,不知道王茂林怎么就成了院士了?
我们湖南的好书记[点赞]
大专会计专业,政工干部,咋就院士了。屠哟呦却不能成为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