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东这片历来不太平的土地上,局势就像永远抛在空中的硬币,时刻可能翻转。最近,胡塞武装和以色列之间的火药味再次浓烈起来,本来就紧张的神经因此被扯得更紧。要说胡塞武装干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那就是在短短12小时内,居然对以色列发动了三轮袭击,让以色列措手不及。
央视新闻14日消息,也门胡塞武装发布消息称,胡塞武装这次可是动用了“巴勒斯坦-2”高超音速导弹,导弹精准击中目标,以色列未能成功拦截。这个导弹号称可以突破任何防御网,直插心脏。当然,也门那边的新闻发言人叶海亚给出的说法可威武得很,甚至有那么点自豪的意思,称导弹击中了以色列国防部的大楼,简直把导弹形容成了精准制导的高科技产品。
当然,以色列并不完全认同胡塞的炸楼说法。他们表示这些导弹袭击可能都被成功拦截,或者击中目标的更多是运气而非真正的策略成功。然而,无论真相如何,这次三连击无疑是在以色列地缘政治棋盘上掀起了巨大的波澜。其实,也门和以色列之间直线距离超过1900公里,要从这里向特拉维夫发动袭击,胡塞需要的不仅是勇气,还有技术。他们的导弹能飞这么远,自然不是简单的“土炮”。但即便是有些“山寨”技术,攻击误差依然不可避免,通过惯性制导或者其他老套的制导方式,命中率低一些也是情理之中。在这个大家都等着特朗普上台的关键节点,以哈的和谈似乎看到了曙光,有关释放千名巴勒斯坦囚犯的条件也被摆上了谈判桌。如果说这里有一个复杂的国际拼图,那胡塞武装绝对是那个不服常理的拼块。他们的袭击似乎并不是为了扰乱谈判,而是想给哈马斯撑腰打气,连带着警告以色列:别以为能靠大国撑腰就无法无天,阿拉伯世界还有子弟兵不畏冲突。
我们不得不承认,胡塞武装虽然没有GPS这种美国品牌导航,但硬是凭着拼命三郎的劲头,把惯性制导玩出了花样,那些导弹震碎地板的震慑力对以色列来说已经够呛。即便以色列官方表示拦截成功,没有实锤视频出来,多少有人要心虚半分。胡塞的这种“野蛮”表现,显然不是只想破坏和平谈判,而是想告诉牧羊的哈马斯:“兄弟,有我在,一起抗!”此刻,各方势力在中东地区角力加剧,背后的"大哥们"都在盯着棋盘上的每一步移动。美国急于抽身,中东政策从来都是“一退再战”。而俄罗斯正在“低谷求新生”,能提供的支持有限。于是乎,胡塞武装这支看似小打小闹的力量,反而成了一颗搅动浑水的石子,让谈判桌上那些戴着面具的人不得不认真权衡。
以色列与加沙之间的停火协议已经达成,可大家也明白,这只是一场博弈的皮毛。问题的深层依旧藏在那尴尬而充满敌意的历史尘埃中。停火,或许只是给加沙人民喘息的机会,却无法真正解决悬而未决的民族矛盾。胡塞武装的动作无异于向世界宣示:“我们虽然枪炮老旧,但不容忽视。”而对战火中的加沙人民来说,胡塞的冒险行为就像是冬夜里的篝火,虽不能取暖,却可用来照亮希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