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查询得知,“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被认为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韦钰时任教育部副部长时说的。但她的原话却是:“中国教育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她说这句话的背景是,在世纪之交,由于脑研究的最新成果不断涌现,发现早期教育对于儿童脑的发育具有重要影响,许多国家都紧急调整了儿童早期发展政策,所以,我们必须重视早期教育。
但她的原话何时被何人曲解、演绎成“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无从查起。为此,她曾特意重申,自己的本意与初衷,是为了强调早期教育的重要性,绝不是指让孩子早些认字、背诗、读英语,而是希望做父母的,要给孩子提供一个稳定的、温暖的、健康的、互动的环境。
尽管这句话的原话原意被曲解了,但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国度,此话一出,很快引起“强烈共鸣”,其“市场”也很快被无限拓展。
首先是准父母到真正成为父母的。从科学备孕、到早期胎教,再到让孩子早早认字、背诗、读英语,甚至将小学课程提前教给幼儿。上学后,正常课业本就繁重,还强迫孩子学一堆的辅导读物,课外不是报这辅导班,就是上那辅导班。小升初、初升高,一门心思为孩子寻找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高中、重点大学,甚至不顾自身经济压力,设法进“贵族学校”。
其次是身为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四位老人但凡身体健康的,几乎都轮流围着孩子转,从早到晚,不是照顾这,就是帮着那,千叮咛、万嘱咐,接送到学校门口,甚至守候在学校旁边。
再次是当老师的。是不是所有老师都希望“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能够持续发挥影响力?肯定不是绝对的,但起码有相当一部分老师,把精力和功夫放在课后“家庭辅导”上,以便有更多的额外的“回报”。
要说最高兴、最欢迎这句话的,还是那些老板们。尽管“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不是韦钰的原话与本意,但她的确无意之中“造就”了众多的老板!学区房供不应求,辅导班鳞次栉比,辅导读物眼花缭乱,教育成为炙手可热的“产业”!尽管制止过办课外辅导班等等,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在家长们的“爱火”助燃下,明里不着,暗地蔓延。
韦钰院士说这话时的出发点与本意是对的,也是好的,问题就出在曲解和炒作上,更有无数家长们,在从众、攀比、无奈、或者侥幸心理的支配下,把对孩子的“爱”,苦恼地投入无形的“市场漩涡”中。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没有任何问题。问题是很多家长不知道何为输何为赢,拿输当赢所以最后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