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陵之变揭秘:曹爽败北是自作孽还是司马懿太狡诈?

枯木沟 2024-06-12 17:09:21

三国这段历史,因为一部《三国演义》而家喻户晓,但大家熟悉的,更多是东汉末年和三国鼎立初期的故事,对于三国中、后期的事情,可能就不那么了解了。

比如高平陵之变,就是一场深刻改变了三国历史走向的重大事件,但这件事的知名度,显然无法和赤壁之战、官渡之战等相提并论。

高平陵之变,简单说就是曹魏的宗室、大将军曹爽,和重臣司马懿之间的权力争夺。最终的结果是司马懿获胜,曹爽一败涂地,曹魏的大权从此落入司马家手中,为后来的西晋王朝奠定了基础。

那么,曹爽为什么会失败呢?是他自取灭亡,还是司马懿太狡猾?

让我们一起来复盘一下整个事件的经过。

曹爽,是大司马曹真的长子,曹操的侄孙。曹真死后,曹爽就承袭了父亲的爵位,并在魏明帝曹叡时期开始受到重用。

曹叡临死前,任命曹爽和司马懿为托孤大臣,辅佐小皇帝曹芳。

刚开始,曹爽对司马懿还挺尊重,凡事都会和他一起商量,但时间久了,曹爽身边就聚集起一批想要升官发财的小人,比如何晏、邓飏、丁谧等,他们结成党羽,开始排挤司马懿,独揽大权。

《三国志》记载,曹爽“饮食车服,拟于乘舆;尚方珍玩,充牣其家;妻妾盈后庭,又私取先帝才人七八人,及将吏、师工、鼓吹、良家子女三十三人,皆以为伎乐。诈作诏书,发才人五十七人送邺台,使先帝倢伃教习为伎。擅取太乐乐器,武库禁兵。作窟室,绮疏四周,数与晏等会其中,饮酒作乐。”

可见,曹爽的生活极度奢侈荒淫,他不但欺压同僚、排除异己,甚至还敢假传圣旨,私取皇宫中的珍宝、美女和乐器,已经完全是一副小人得志的模样。

更作死的是,曹爽的同党还劝说他不要和司马懿一起上朝,甚至撺掇天子加曹爽九锡——这是权臣篡位前的标准操作,比如曹操、司马昭都加过九锡。

司马懿呢?他此时已经被排挤出了权力中心,为了活命,不得不装病不上朝,暗地里却在积蓄力量,等待时机。

终于,在曹魏正始十年(公元249年)的正月,机会来了。

曹爽兄弟跟着小皇帝曹芳一起去祭拜高平陵(魏明帝曹叡的陵墓),司马懿趁机在洛阳发动政变,控制了京城。然后,司马懿上奏郭太后,请求废掉曹爽兄弟。

高平陵之变,由此正式爆发。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政变,曹爽兄弟有些手足无措。

但此时的他们,手里依然握着天子和一张王牌——皇帝曹芳就在他们身边,只要挟天子以令诸侯,号令天下勤王,司马懿未必能抵挡得住。

何况曹爽手里还有大将军印,可以随时调兵遣将。

当时,曹爽并没有这么做。他派出的使者,竟然被司马懿一番话就说服了。司马懿指着洛水发誓,只要曹爽交出兵权,就保证他们兄弟能够保住富贵。

结果曹爽竟然信了,不顾手下谋士桓范的苦苦劝告,执意交出兵权,回到京城去做一个富家翁。

可惜,曹爽太天真了。他刚一回城,就被司马懿软禁起来,随后被指控谋反,诛灭三族。桓范也被牵连族诛。

《三国志》记载:爽以支属,世蒙殊宠,亲受先帝握手遗诏,托以天下,而包藏祸心,蔑弃顾命,乃与晏、飏及当等谋图神器,范党同罪人,皆为大逆不道。于是收爽、羲、训、晏、飏、当、绶、繁等,皆伏诛,夷三族。

那么,曹爽为什么会失败呢?是他自取灭亡,还是司马懿太狡猾?

其实,两者兼有。

从曹爽的角度来看,他确实自取灭亡。他独揽大权之后,过于骄奢淫逸,欺压同僚,排除异己,甚至假传圣旨,私取皇宫珍宝,这些行为都极大地损害了他的形象和声誉。

他身边的党羽,大多也都是些趋炎附势的小人,缺乏远见和谋略。当司马懿发动政变时,曹爽又缺乏应对危机的能力和决心,被司马懿的誓言所迷惑,最终放弃了抵抗。

而从司马懿的角度来看,他确实非常狡猾。他装病不上朝,暗地里积蓄力量,等待时机。

他准确把握住了曹爽的弱点和破绽,一举发动政变,控制了京城。他又利用曹爽的懦弱和天真,用誓言骗取了他的信任,最终成功夺权。

所以,曹爽的失败,既有他自身的原因,也有司马懿的狡猾。但更重要的是,这场权力斗争的背后,其实是曹魏政权内部深刻的矛盾和斗争的反映。

曹魏自建立以来,就一直存在着宗室和士族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曹爽作为宗室代表,想要独揽大权,排斥士族;

而司马懿作为士族的代表,则想要维护士族的利益,夺取宗室的大权。这种矛盾和斗争,最终导致了高平陵之变的爆发。

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懿掌握了曹魏的大权,为后来的西晋王朝奠定了基础。

而曹爽的失败,也标志着曹魏宗室的衰落和士族的崛起。

这段历史虽然已经过去了近两千年,但它所反映出来的权力斗争、社会矛盾等问题,却依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所以,与其说是曹爽自取灭亡,不如说是司马懿的智谋与耐心,让他在这场权力的游戏中笑到了最后。毕竟,历史的舞台上,不仅要比谁的剑快,还要看谁的心更沉稳。

0 阅读:12

枯木沟

简介:分享每天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