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新总理对华三连击,强硬姿态难掩战略困境

初蝶谈国际 2025-03-28 09:27:55

加拿大新任总理马克·卡尼上任不足一月,对华政策接连抛出三记重拳,从经贸制裁到司法干涉,再至选举指控,步步升级的对抗动作引发国际震动。3月26日,卡尼在记者会上公开宣称“中国不是价值观契合的伙伴”,这番表态不仅撕碎中加关系缓和的可能性,更暴露加拿大在美中博弈中的战略迷茫。

卡尼的对华强硬路线始于3月10日,加拿大国际贸易部宣布对中国电动车、锂电池加征35%特别关税,直接冲击价值58亿加元的双边贸易。面对中方对加拿大油菜籽、猪肉实施反制,渥太华拒绝协商,反将争端诉诸WTO争端解决机制。两周后,加拿大外交部就中国依法处决2名加籍毒贩提出“人权抗议”,外长乔美兰称将推动国际刑事法院介入。

3月24日,加拿大安全情报局发布报告,无端指控“中国利用AI技术干预加联邦选举”,尽管中方严正驳斥,卡尼仍要求议会启动调查程序。这三项举措被《环球邮报》称为“对华政策三连击”,其强度远超特鲁多时期。

卡尼的激进姿态背后,是迫在眉睫的国内选举压力。4月28日加拿大将提前举行大选,民调显示自由党支持率仅为32%,落后保守党8个百分点。麦吉尔大学政治学者杜波依斯指出:“在卑诗省、安大略等关键选区,反华情绪可拉升保守派选民5%的投票率。”卡尼团队内部文件显示,其竞选策略明确将“对华强硬”列为吸引摇摆选民的核心议题。

更深层动机在于修复对美关系。特朗普政府3月重启对加拿大钢铝关税,威胁将加纳入“第51州”。卡尼虽制定950亿加元报复清单,却在公开场合避谈美国施压,转而将矛盾引向中国。渥太华智库全球事务研究所分析称:“卡尼试图向特朗普证明,加拿大仍是美国印太战略的可靠盟友。”

强硬政策的代价正在显现。加拿大油菜籽出口商协会数据显示,对华出口同比暴跌47%,萨斯喀彻温省数千农场主面临破产风险。汽车产业更遭双重打击——美国关税导致50亿加元零部件积压,而中国报复性措施使汽车线束出口骤降62%。

民意层面,益普索调查显示,58%的加拿大人认为“对华对抗损害本国利益”,仅29%支持政府现行政策。温哥华港口工人联合会发起抗议,要求政府停止“用工人饭碗换取政治筹码”。

卡尼的困境折射出中等国家在大国博弈中的无奈。特朗普政府要求加拿大在半导体、稀土领域对华脱钩,但加方60%的稀土精矿依赖中国加工。更讽刺的是,加国防部为F-35战机采购的钛合金部件,仍需从中国陕西企业进口。

外交学院教授宋晓舟指出:“加拿大试图通过价值观划线重塑贸易圈,但其经济结构决定难以摆脱对华依赖。”当卡尼在议会高喊“重塑印太伙伴关系”时,加拿大商会却悄悄与阿里巴巴重启电商合作谈判——现实利益终将戳破意识形态泡沫。

这场对华示强的政治豪赌能否兑现选举红利尚未可知,但加拿大经济的阵痛已然开始。当特朗普在佛罗里达宣称“欢迎加拿大成为第51州”时,渥太华的抉择或将决定这个国家的未来走向。

0 阅读:0

初蝶谈国际

简介:心中有国,万里山河皆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