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 稿︱王小娟
编 辑︱史香玲
“三驾马车”之中,消费已是“头马”。
西安早前布局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各项资源要素聚力消费环境,2018年社消总额占比GDP达到55.79%。但疫情三年,消费抑制较为明显,财经西部(ID:Caijingxibu_)注意到,2022年,西安社消总额占比GDP降至40.41%。
疫情防控政策调整之后,各地纷纷发力消费环境,抢占消费机遇。
譬如,2022年底,数万南阳市民前往毗邻的襄阳去消费,南阳市委书记表示“深受刺激”——诸此案例,虽然很多人当新闻看,但背后逻辑,却值得高度关注。
欣慰的是,西安消费环境经过数年来的倾力打造,已颇有气候。尤其疫情三年后的春节,西安各大景区、商业之火爆,再次验证了城市消费活力。
当然,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是一条漫长的征程,需不断迭代创新,容不得一丝懈怠。
以商业为例,面向作为消费主力军的年轻人群,面对消费需求个性化与品质化的新时代,在传统商圈基础上,诸如太古里、永安渠文旅商业街这样的创新项目,可视为重要迭代动能。
当然,后者因为承担着“双中心”重要承载区——丝路科学城的战略配套功能,其意义更为丰富。
01 亟待商业新模式
商圈的繁华程度,到访客流是最为直接的佐证。
陕西省商务厅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开元商城、西安SKP、老城根、赛格购物中心、金鹰国际、砂之船奥莱等10家重点商贸综合体客流量295.2万人,同比增长46.7%。
大唐不夜城则是商业与文旅兼具的明星项目,据西安交警的监测数据,1月22日(正月初一)晚,西安曲江区域的大唐不夜城及周边地区游客人次达到40万人次。
动辄数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客流量加持,见证着西安的消费生命力。但抛却疫情压制后的消费力释放因素,从消费作为“头马”的角度认真审视,西安消费环境接下来怎么走,要坚持怎样的长期主义?
商圈是消费环境的直观表现之一,其模式可塑性至关重要。
以钟楼商圈为例,凭借传统百货与个体商户结合的商业模式,早期的确占据了商业消费的高地。时代造就了它,同时也摧毁了它。传统的商业模式放到今天,已然暮气沉沉,商圈内百盛、民生、银泰等传统百货商业主体逐渐倒下。
如果说钟楼商圈代表着西安商业的1.0版本,小寨商圈则代表着当下,其以赛格购物中心为核心,打造一站式商业综合体,覆盖全品类商业,并且高频次调整店内品牌吸引客流,从而成为“西北商业第一”。但同类型的竞争对手也不少,SKP、万达等购物中心,正在步步紧逼。
相较之下,大唐不夜城商圈则聚集了大悦城、曼蒂广场、曲江银泰城等商业中心,同时叠加文旅资源,满足游客及本地市民的双重消费需求。春节期间的火爆人气,便足以窥见商业和文旅融合的综合价值。
可以说,钟楼商圈、小寨商圈、大唐不夜城商圈代表着从过去到当下的变迁,以及西安的不同商业模式。不过,立足区域经济发展,以“国际消费中心”为战略目标,抢占消费机遇空间,西安显然还需要探索更加多元的商业模式。
02 代表作呼之欲出
事实上,成都、上海等商业消费排名靠前的城市,均在积极布局新型商业体。
以成都SKP为例,其采用“TOD+公园+购物”全新商业模式,被评价为“突破了中国商业的盲区”。尤其是“立体交通+绿色生态+高端商业”多元化功能特色,形成了一个可以漫步放松、拍照打卡、享受自然的生态空间。
再如上海前滩太古里,其开放式、低密度的建筑提供了大量的活动空间和社交空间。与其他商业综合体的不同之处在于,该区域引入的多个首店品牌,如纽约汉堡品牌“shake shack”、百老汇旗下影院品牌“movie movie”等,极大提高了区域消费的不可替代性。
再回到西安,在业内人士看来,新一代商圈的关注点,莫过于太古里和永安渠文旅商业街。
太古地产清晰的商业模式,早就得到市场的充分验证。2022年3月,太古地产“牵手”西安,择址小雁塔,打造西安太古里。小雁塔历史文化片区商业与文化底蕴的高度融合,集文化、旅游、商业、生态于一体,或将改变西安未来商圈格局。
西安小雁塔西南方向约十五公里的高新三期中央创新区板块,则是永安渠文旅商业街所在地。
业内人士分析,该文旅商圈的特点在于,锚定“年力”,打造社交美学体验场所,颠覆传统商业模式。
譬如,打造新娱乐中心、新势力空间、新超级乐园、新文化餐厅等互动空间,将NBA体育赛事、脱口秀剧场、乐高探索中心、米其林餐厅、黑珍珠餐厅、策展购物空间、免税店及兰桂坊等融入其中,以沉浸式消费“圈粉”年轻人。
提及永安渠,西安人都不陌生。永安渠是隋唐长安城“八水五渠”之一,其“引交水西北入城,经西市而入苑(长安志)”,是彼时世界上最大的商贸中心长安西市的供水渠道和人文水景。
永安渠创意水景贯穿中轴,构成独一无二的滨水文旅商业街景。蜿蜒渠水,将低密度文旅商业街楼群与不远处未来之瞳的超高层楼宇串联起来,形成错落有致的现代城市山水,灵动的城市天际线。
在传统大而全、重购物而轻体验的商圈之外,永安渠文旅商业街似乎致力于为西安打造另一种消费模式——吸引以“Z世代”为代表的当下主流消费群体。毕竟,作为城市未来的核心力量,年轻人的选择和喜好,决定着城市的气质。
据第三方机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Z世代人均可支配收入4673元/月,超过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27元/月),且Z世代消费更为自由,2021年该群体消费支出高达5万亿元。
以Z世代为代表的消费客群的核心诉求向圈层文化、精神主义、体验社交转变,因此,商业空间也越趋个性化、主题化、场景化和体验化。“商业+艺术”的模式,或者是“策展+艺术+商业”的模式成了商圈探索的新方向。
中国市场学会理事、经济学教授张锐亦公开表示,当下的Z世代愿意为社交、人设、颜值和悦己而消费,注重体验,会玩且引领着新风尚,包含众多小众消费市场,有着可观的消费流量。
某种程度上,这也是永安渠文旅商业街敢于跳出传统模式的倚重所在。
03 是否契合区域逻辑?
从城市商业变迁史来看,商圈的焕新和崛起,往往定义着城市的中心。
对于繁华的中心城区来说,商圈加持是锦上添花。然而,当下之城市,往往多中心并存,对于“后起之秀”的区域板块来说,商业是刚需,优质的商业配套,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活板块动能。
譬如,上海太古里落户新板块前滩,同样是为该板块加持,扮演“社区营造”的角色;成都SKP则是肩负着成都南门地标的使命,顶级商业综合体的配套,让新板块换新颜。上述两大商业中心均位于距离传统中心城区较远的新板块。
永安渠文旅商业街同样包含着这一商业逻辑,在业内人士看来,其带来的不仅是城市商业模式的升级,同样是高新三期区域形象更新、人口聚集效应的活水源头,乃至展现着整个高新区“商圈经济”的发展水平。
至于永安渠文旅商业街顺应“Z时代”,是否契合区域现状?
上述业内人士指出,从更大的范围来说,城市客厅所在的丝路科学城区域是高新区未来集产业、研发、居住于一体的理想之地。该区域北接高新主城区,东临长安大学城,消费潜力巨大。可见,永安渠文旅商业街瞄准年轻人是长远之计。
更持续的动能,来自于西安正式获批建设的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科学中心(以下简称“双中心”)。综合多方消息,丝路科学城作为西安多年来科技发展聚集区,或将成为“双中心”的重要承载区,未来将持续吸引更多年轻化、高学历、高收入的综合人才。
按照规划愿景,到“十四五”末,仅丝路科学城将聚集人口50万、经济规模达到1万亿元,商业消费场所的配套和产业的逐步完善,未来会形成良性的循环互动。
值得一提的是,“双中心”的城市综合服务承载区——中央创新区,目前已建设地铁线路,随着云巴等多种交通方式今年的投用,未来高铁南站的建设启动,将大大提高该区域的可抵达性,更能提升该区域对外通达性。
就此而言,永安渠文旅商业街迈向西安甚至西北消费“新磁场”的步伐,值得密切关注。
看了半天是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