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3日,湖南省新时期学校教研组织建设能力提升培训暨2025年全省高三学科(语文 数学)教学研讨活动在长沙举行。
红网时刻新闻3月13日讯(记者 贺卫玲)进入教育教学改革深水区,学校如何以核心素养为导向重构课堂?如何以校本教研为支点赋能教师发展?如何培养更多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3月13日,湖南省新时期学校教研组织建设能力提升培训暨2025年全省高三学科(语文 数学)教学研讨活动在长沙举行,全省各市州教科院所业务负责人、中学语文学科教研员、数学学科教研员和相关学科教师代表200余人参加了研讨活动。
活动由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长沙市田家炳实验中学、长沙市一中共同承办。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杨颖指出,近年来,湖南全面落实《湖南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在“大单元教学”“跨学科整合”“深度学习实践”等领域取得阶段性显著成果。她强调,当前教育正处于“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叠加推进的关键时期,要将教育改革发展融入新发展格局。她希望借助本次教研会,以“研究”破局,打破地域壁垒,构建跨区域教研联盟,将“单兵作战”转化为“集团攻坚”;以“数据”赋能,响应“用大数据重塑教研范式”的号召,建立高考大数据分析平台,用实证研究取代经验判断,让学-练-考-用-评从“模糊感知”走向“精准导航”;以“情怀”致远,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在追求高质量教育成效的同时,用心用情守护教育的温度与高度。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主任董洪亮讲座。
本次交流研讨活动采用“专家专题培训”与“课例展示+专家诊断”的形式进行。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主任董洪亮在长沙市田家炳实验中学和长沙市一中分别作了校本培训。他表示,在当今教育改革大背景下,要以校本教研为着力点赋能教师发展。要切实聚焦学校自身教学实际问题,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对课堂进行全面重构,探索出适合本校学生特点与发展需求的教育模式与方法,让校本教研落到实处,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教育的要求。

课例展示。
会上,长沙市田家炳实验中学刘宇老师、长沙市一中邓晨亮老师执教了精彩的展示课。全国特级语文教师、学科教学研究专家王大绩和宜昌市教科院课程教学研究中心主任向立政进行了精准点评和专业讲座。他们结合高考改革的最新动态,为正在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的院校和教师,尤其是高三教师提供了精准的指导,助力学科教学适应评价改革的动态变化。
长沙市田家炳实验中学是一所百年老校。近年来,学校依托“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长沙市田家炳实验中学联合办学项目”,与省教科院携手构建“院校联动、资源共享、提质增效、协同创新”的发展模式。自2021年合作以来,省教科院选派专家团队深入该校课堂,通过课题指导、示范教学、科研培训等形式,助力教师专业成长;学校亦以“特色课程建设”“校本教研培训”“劳动教育实践”等为抓手,打造了一批可圈可点、可复制可推广的育人成果,彰显了院校合作模式“1+1>2”的叠加效应。
参会教师表示,此次活动为全省课程改革实践和高三年级学科教学提供了更多可行的思路和途径,专家讲座和展示课题的分享交流都让大家受益匪浅,并将在区域和校内将活动中的先进理念和优秀范例广泛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