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的冬天,张云逸大将疾病缠身,这位为共和国立下无数功勋的老英雄即将走到生命的尽头,可是张云逸将军依旧展现出与病魔斗争的勇气和决心,就像他之前在战场上和敌人战斗到底那样。
张云逸将军老年时的照片
张云逸老将军重病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毛主席的耳中,已经81岁高龄的毛主席自己的身体也不好,但是他听到这件事后十分难受,毛主席亲自给总参谋部下达指示说道:“老将军是革命道路上的前辈,他这一生劳苦功高,是国共两党都尊敬的人物,你们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救治老将军。”
当时张云逸将军已经到了弥留之际,他的精神状态很不好,他的老战友们在看望他的时候将毛主席的原话转达给他,张云逸老将军泪如泉涌,口中不断念叨着:“毛主席!毛主席!”
张云逸将军一生追随毛主席,他对毛主席的感情是深厚的,是真挚的。在众多的开国将领中,毛主席唯有每次见到张云逸才会用“老将军”这个称呼,这也是毛主席对张云逸将军的尊重。
张云逸将军在病重的时候心里还惦记着很多事情,他想念很多老战友,也很想念毛主席和周总理。这些日子里,张云逸将军的身体时好时坏,一会儿十分虚弱,一会儿又能精神抖擞起来,家人和一些战友的心也一直悬着,他们很希望张云逸将军能早日康复。
一日,家人们齐聚在张云逸将军的病房,张云逸看到人来得这么齐全,他看着妻子韩碧和儿子说道:“我知道我自己的日子不多了,我还有几句话要交待你们。我这一辈子一直坚定地跟随毛主席,我死后你们依旧要相信毛主席,追随毛主席的脚步做好自己的工作,这个信念永远都不能动摇。如果你们谁做不到,我是不能瞑目的。”
妻子韩碧也是老一辈的革命者,他和张云逸大将风风雨雨走过几十年,她自然知道丈夫对毛主席有多么忠诚,韩碧含着泪点点头。
然后张云逸又说道:“我好想回海南老家再看看,可惜已经没有精力去了,我想念家乡的老房子,想念家乡一草一木。”说完这句话后,张云逸将军看向窗外,他目光看向的方向正是海南的方向。
张云逸将军自从病重住进北京日坛医院,他的病房每天都有很多老战友来看他,其中来得最多的就是叶剑英元帅,他们二人认识得最早,叶剑英每次来都会拉着张云逸说起很多过往的事情,那些峥嵘岁月仿佛就像发生在昨天一样,张云逸老将军也时常感慨岁月匆匆。
除了叶剑英元帅,邓小平也时常来医院看望张云逸将军,他在百色起义的时候就和张云逸搭档,两人相知相交几十年,感情十分深厚,此时邓小平刚复出不久,工作很忙,但是他还是隔三差五就来。
有一次张云逸将军突然问道:“小平同志!陈毅的家人现在怎么样了,他的几个孩子过得好不好啊?”
张云逸长期在新四军任职,他和陈毅元帅是生死之交,而陈毅元帅已经去世两年的时间了,邓小平笑着说道:“老将军放心!陈毅的家人一切都好!我时常让人对他们多照顾一点。”
张云逸转头就对韩碧说道:“你有时间也多去看看陈老总的几个孩子,这几个孩子都不容易!”韩碧轻轻点点头。
张云逸大将
躺在病床上的张云逸老将军心里装着很多事情,但是这些事要么和老战友有关,要么就和国家建设有关,他是从来不会为自己的私事考虑太多的。
74年的10月6日,一位特殊的老部下也来看望张云逸,此人便是时任中央军委办公厅副主任的莫文骅将军,他在红军时期就是张云逸的部下,莫文骅将军一看到自己的老首长虚弱的样子,他的眼泪就止不住掉落下来,莫文骅给张云逸带来了红七师集体老战友的问候。
当时张云逸还开玩笑地说道:“等我病好了,去找你们这群‘小猴子’喝酒!”莫文骅将军听到这句话别提多开心了。
可是上天无情,1974年的11月份,张云逸将军还是病逝了,这位共和国的功勋永远闭上了眼睛,这个消息让很多人都陷入深深的悲痛。毛主席很想亲自出席张云逸将军的追悼会,但是因为身体原因没能成行,那一天毛主席的心情很不好,他还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这么说道:“你们知道吗?张云逸老将军是军中脾气最好的人,他革命的资历比我还要老,但是却对我忠诚无比。”
叶剑英元帅知道这个消息后伤心得几次差点晕倒,邓小平和周总理更是亲自主持了张云逸将军的追悼会,那一天,北京的很多群众自发来给张云逸将军送行,这一天天地同悲。
正如毛主席评价的那样,张云逸老将军是军中少有的好脾气的人,不但如此,他还是一位心胸宽广的豁达之人,周总理信任他,毛主席喜爱他,战友们只要提起张云逸每个人都评价很高。
张云逸因为身体原因,所以他在建国后不久就主动提出了离休,尽管他多年不在重要的岗位上,但是张云逸老将军时常和老战友说道:“你们别看我年纪大,只要毛主席需要,只要毛主席一声令下,我依旧可以冲锋陷阵,为毛主席解忧!”
1965年,时年75岁的张云逸再次回到海南文昌县老家,这里的一切一直让张云逸将军魂牵梦萦,他是土生土长的文昌人,因为很年轻的时候就参加革命,所以一直没有机会回老家看看。
61年的时候张云逸回过一次文昌,这一次是他建国后第二次踏足故乡的土地,妻子韩碧一直陪伴他的左右,文昌很多他儿时的玩伴都已经不在了,还有一些健在的老人看到张云逸也不大认得出来了,张云逸站在一处小土坡上感慨不已。
但有一点让张云逸感到很欣慰,文昌的百姓的生活正在慢慢变好,家乡的建设也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为了支持家乡的教育事业,张云逸还将祖宅卖了,所得的钱悉数捐给了文昌县教育部门。
韩碧后来回忆说:“67年我陪老张回文昌,我很久都没有看到他那么开心过了,他每到一处就滔滔不绝给我讲述儿时的事情,当时他的模样像极了一个孩子。张云逸大概忘记了一件事,我和他明明都是文昌人啊!”
就在张云逸在家乡四处闲逛的时候,警卫员突然跑来说道:“首长!中央将电话打到文昌县里了,点名要找你呢!”
张云逸一听这话立刻急着去文昌县,他就静坐在电话机旁边等候中央再次来电,韩碧看到丈夫一直正襟危坐,她上前说道:“老张!你腰不好,不要坐得这么笔直!”
李宗仁
张云逸摇摇头说道:“中央的电话,大概率是毛主席或者周总理找我,我怎么能坐得那么随意呢!”
过了好一会儿,电话再次响起,张云逸赶紧拿起电话,电话那头传来的果然是毛主席的声音:“老将军!最近身体怎么样?”
张云逸立刻站直身板说道:“主席!我还行,是不是有重要任务交待给我,是海战还是陆战?我张云逸保证完成任务!”
毛主席笑着说道:“老将军豪气不减当年啊!确实有重要的事情要交给老将军,而且这个任务只有老将军能完成,请老将军来北京一趟吧!电话里一句两句说不清楚,正好我也许久没见到老将军了,来北京我们好好聊聊。”
挂完电话后张云逸立刻对韩碧说道:“收拾东西,我们立刻回北京!”
韩碧小声说道:“任务很紧急吗?现在天快黑了,能不能等明天再回去!”
张云逸很严肃地说道:“给广东省委打电话,让他们安排车辆,我连夜就要赶回北京!”
那个时候文昌县还属于广东省管辖,尚未划给海南省。韩碧听到这话也不再说什么了,他知道自己丈夫的脾气,表面温和和蔼,骨子里却有一副倔强劲,只要是毛主席的命令,他无论如何都要执行,哪怕不要这条性命。
回到北京后的第二天,张云逸风尘仆仆赶去见毛主席,一见面张云逸就让警卫员拿来一堆的土特产送给毛主席,这些特产大多数都是文昌本地的美食。张云逸问道:“主席!你有什么任务交给我?我已经准备好了!”
毛主席笑着说道:“老将军!你有一位老熟人要回来了,我这边要安排几位党内德高望重的人去迎接他,思来想去你最合适,不知道你愿不愿意?”
张云逸连忙问道:“我的老熟人?谁啊?”
毛主席拿出一封信给张云逸看,然后说道:“这个人就是前国民党代总统李宗仁,你的老对手!”
听到此话,张云逸沉默不语,他一直看着毛主席递给他的信,这封信是李宗仁写给毛主席的亲笔信,李宗仁在信里表达了自己想回国的强烈愿望。
毛主席看到张云逸将军沉默着不说话,他自然明白张云逸此时正在犹豫,因为李宗仁和张云逸的关系太特殊了。
早在北伐时期,张云逸就担任了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25师担任参谋长,那个时候他就和李宗仁是好友了,两人一起参加过北伐,并相约日后一起为革命努力。
张云逸早期追随孙中山先生参加过广州新军起义、黄花岗起义、辛亥革命,就连许崇智看到张云逸都要称呼一声兄弟,所以在张云逸在国民党这边也有很多老熟人,因为张云逸资历老,很多国民党的高层对他十分尊重。
但是蒋介石背叛革命后,1929年张云逸就奉组织命令前往广西工作,这个时候开始李宗仁就和张云逸划清了界限,两人又从朋友变成了敌人,李宗仁多次下令攻打我军的革命根据地,张云逸就殊死抵抗。
张云逸将军
到了抗战时期,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战统一战线,张云逸和李宗仁又重归于好,解放战争时期又开始成为战场上的对手,一来二去,他们之间的关系也变得微妙且复杂。
毛主席想了一下说道:“老将军!这李宗仁能够回国,其中的意义很重大,我们必须拿出足够的诚意对待他,这样可以给海外的同胞,以及国民党人士看看,有利于大局嘛!所以我才在电话里说这个任务只有老将军你才能完成。”
张云逸放下心,然后立刻站起身来说道:“主席!我明白你的苦心,我愿意接受你交待的任务,我们共产党人就应该有广大胸怀。”
1965年7月20日,一架专机在首都机场缓缓降落,李宗仁和其夫人一起走下飞机,张云逸和夫人韩碧早已在机场等待多时,李宗仁老远就看到了张云逸的身影,李宗仁有些难以置信,他小声对妻子说道:“竟然会是张云逸来接我!”
两位身经百战的老人的大手握在了一起,李宗仁眼含泪花,张云逸笑着说道:“德公!怎么了?不认识我了吗?我是你的老朋友张云逸啊!我代表毛主席党中央欢迎你回到祖国。”
李宗仁激动地说道:“胜之兄!想不到啊!想不到啊!阔别多年,我们二人又握手了。”
张云逸将军幽默地说道:“过去的事情已经化作烟尘了,这次握手是真正的握手,以后不再分开喽!”
时隔两天,张云逸邀请李宗仁来家里做客,席间张云逸拿来广西出产的咖啡送给李宗仁,这是李宗仁家乡的特产之一,他感动不已。两个对广西都有着特殊情结的老人畅谈风云,屋子里时不时传来两人爽朗的笑声。时隔多年,张云逸和李宗仁一笑泯恩仇,李宗仁不禁感到:“和平真好!”
张云逸将军一生都是这样宽容别人,他在国共两党都有着极好的人缘,他心地善良,仗义对待朋友,所以很多人都称赞张云逸有古侠客之风范,就连杨虎城将军都将张云逸当做是至交好友。
杨虎城将军因为是“西安事变”的主要策划者,在西安事变圆满解决后,他也遭到了蒋介石的排挤,不久后杨虎城将军前往外国考察,但是他依旧想要回国率部抗击日本人,不过蒋介石就是不同意他的请求。
杨虎城没办法只好自己偷偷回国,蒋介石知道后让杨虎城去重庆见他,就在杨虎城途经广西的时候,张云逸将军立刻去见这位昔日的好友。
杨虎城见到张云逸后十分激动,张云逸将军则开门见山说道:“虎城!我这次赶来见你,是为了劝你不要去见蒋介石,他一定不会放过你的!”
张云逸将军
杨虎城此时一心想要抗日报国,他还没有认清楚蒋介石的真面目,张云逸苦心劝他,他却说道:“胜之兄!我认为事情不至于到那个地步,而且他现在是国民党的领袖,我必须去见他啊。”
张云逸苦劝无果,最终果然不出张云逸所料,杨虎城途经南昌就被蒋介石秘密囚禁起来了。1949年杨虎城将军遇害的消息传来,张云逸痛哭流泪,他自责地说道:“如果当时我再多劝劝虎城兄,也许他就不会落得这么个下场了!此乃千古遗憾啊!”此事就能看出张云逸将军对待朋友是很仗义的。
张云逸将军为人十分低调,他从不计较功劳的多少,有一次他的老部下和人谈起黄桥战役,这名老部下将张云逸描述得功劳很大,张云逸听说后说道:“胡说!黄桥决战明明是陈毅和粟裕的功劳,我的哪点功劳哪里能和他们二位比呢?以后不准胡说。”
后陈毅元帅又听说此事,他很认真地说道:“张云逸老将军太谦虚了,黄桥战役关键防御阵地就在半塔,没有半塔就没有黄桥,老将军仅仅率领500多人就守住了半塔,老将军怎么能说自己的功劳不大呢?”
根据莫文骅将军和孙家骥将军的回忆,老首长张云逸很少发火,他们唯一一次见到张云逸老将军发火还是在抗战时期。
国共合作期间,张云逸将军前往徐州一带公干,薛岳得知后要请张云逸吃饭,薛岳和张云逸是同窗,更是读书时的同桌。
薛岳准备了丰盛的酒菜,席间薛岳麾下的一名旅长不太认识张云逸,他看张云逸穿着朴素,心里有点轻视他,这名旅长几杯酒下肚便开始吹嘘自己的经历,说自己不但上过黄埔军校,还在国民党的陆军大学深造过。
这名旅长说到兴奋时还声称蒋委员长是多么信任他,张云逸笑着说道:“你口中的蒋委员长是蒋介石吧?”
这名旅长点点头,脸上表情洋洋得意,张云逸接着说道:“蒋委员长近来可好?想当年我和他都在许崇智将军的麾下任职,我是旅长,他还只是个小参谋呢!我和他多年未见,你有机会代我向他问好。”
这名旅长听闻此话立刻深感惭愧,立刻满脸通红。薛岳后来批评这个旅长说到:“你竟然当着张云逸的面吹牛,他可是跟随过孙中山先生和黄兴将军的人物,谁的资历比他还深厚?连我都不敢这么和他说话。”
1950年的11月份,张云逸将军在广西指挥部队剿匪,某日他突发疾病卧床不起,毛主席得知后十分担心,立刻写信让张云逸去上海或者北京休养,张云逸哭着给毛主席打电话说道:“主席啊!!我对不起你,我竟然在这个关键时候病倒了,有负你的重托。”
毛主席宽慰张云逸老将军说道:“老将军何必自责啊!你的身体是为了革命累垮了,你现在只管养好身体,其他天大的事情也不要管,等你回北京,我一定去看望老将军。”
张云逸将军是在1974年11月份逝世的,其实早在1971年他的身体就开始不好了,这一年张云逸将军的病情就经常反复,巧的是有一次住院他正好遇到陈毅元帅也在日坛医院住院,两人变成了“邻居”。
张云逸和妻子韩碧的合照
当时陈毅元帅身体更加不好,张云逸一看到陈毅瘦弱的样子就立刻哭了起来,当年的陈毅体型魁梧,在战场上就是一位“儒将”,现在却瘦成这个样子,张云逸于心不忍。
陈毅元帅一生幽默,他看到张云逸哭了,立刻安慰张云逸说道:“老将军!我只不过要先一步去见马克思,没什么好伤心的!你要保重身体啊!”
当时张云逸就要起身出院,韩碧一把拦住他问道:“老张!你这是干什么?”
张云逸哽咽着说道:“我要去找总参的人算账,他们是怎么照顾陈老总的!”陈毅元帅听到此话后感动不已,两位老战友也抱头痛哭。
张云逸将军的一生有着数不尽的感人事迹,他既是身经百战的老将军,也是深受毛主席喜爱的好部下,他一生刚正不阿,一生仗义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