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留下四张底牌,可防朱棣造反,朱允炆自作聪明全给废掉了?

白晴聊历史 2024-11-16 10:39:04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方丈

编辑|方丈

前言:

朱元璋以深谋远虑著称,临终前为江山稳固留下一手“底牌”,据说足以防住最难以控制的对手——朱棣。

然而,当朱允炆即位后,这些精心布置的“防线”却被他一一废除,最终酿成靖难之役,丢掉皇位。

朱元璋的底牌究竟是什么,为何能让朱棣忌惮不敢轻举妄动?

而朱允炆的“自作聪明”又为何反而成为了他致命的失误?

在这场复杂的权力博弈中,隐藏着怎样的谋略较量与帝王宿命?

让我们一起揭开这段大明王朝的历史暗涌。

斩旧臣 为孙铺路

朱元璋当年跟随郭子兴起义,一路披荆斩棘,才有了后来开国称帝的辉煌。

他深知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

眼看自己日渐衰老,朱元璋愈发焦虑:这好不容易打下的天下,该托付给谁呢?

原本,他看中了长子朱标。

朝中众臣也对朱标赞不绝口。

朱标为人谦和,聪慧过人,深得朝野上下的爱戴。

朱元璋对这个儿子寄予厚望,精心栽培,让他参与朝政,历练为君之道。

眼看朱标渐渐长大,朱元璋的皇位传承有了着落。

可谁料风云骤变,人算不如天算。

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太子朱标猝然离世,朱元璋伤心欲绝。

痛失爱子的皇帝,没等缓过神来,就不得不思索新的继承人人选。

朝中本已尘埃落定的储位之争,又掀起了新的波澜。

朱元璋有26个儿子,论资排辈,当属长孙朱允炆。

朱允炆是朱标嫡长子,按理说继承皇位理所应当。

可当时,朱允炆不过区区15岁,实在年轻。

朱元璋左思右想,觉得还是亲自将朱允炆扶上太子宝座更稳妥。

毕竟少不更事的孩子,给点阳光就灿烂,给点雨水就腐烂,还需要时日的磨砺。

洪武二十八年七月,朱元璋正式册立朱允炆为皇太孙。

可15岁的孩子,怎担得起未来的重任?朱元璋绞尽脑汁:既然无法让朱允炆快速成长,那就干脆为他提前扫清障碍吧。

这孩子性情温和,不善争斗,在这弱肉强食的严酷朝堂,怎能立足?唯有铲除异己,杜绝后患。

说干就干。

朱元璋开启了一场腥风血雨般的大清洗。

凡是他认为有威胁的重臣,无论功勋赫赫还是鸣冤叫屈,统统赶尽杀绝、流放充军,绝不心慈手软。

开国之初,那些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功臣,大都是些豪爽粗犷之辈,即便忠心耿耿,在朱元璋眼里也都是威胁。

朱元璋身边的34位开国功臣,30人惨遭杀戮!于谦、耿炳文、胡大海……一个个或杀或逐,不是横死就是郁郁而终。

太子太傅宋濂,70高龄也难逃一死。

那位响当当的名将蓝玉,更是死于非命。

朱允炆的大舅常遇春也在劫难逃。

就连朱允炆的同母弟朱允熥,也未能幸免。

朱允熥聪颖机敏、颇有主见,朱元璋竟也忌惮。

为除后患,朱元璋也把朱允熥逐出了皇宫。

一时间,朱元璋身边空空荡荡,没了往日的热闹繁华。

朝堂之上,人人自危,无不噤若寒蝉。

生怕一个不慎,就落个杀身之祸。

一时间,群龙无首,只剩孤家寡人。

朱元璋为孙儿扫清了"内患",可谁又能料到,眼前这个毛头小子,竟会将爷爷的一番苦心,弃若敝履。

四张底牌 预防朱棣谋反?

随着朱允炆渐渐长大,朱元璋对孙儿寄予厚望。

他知道靖难之役迟早会爆发,便想方设法为孙儿护航。

在弥留之际,他把朱允炆叫到身边,语重心长:"爷爷把这江山托付给你,你可要守好了啊。"

朱允炆满口答应,恳请祖父吩咐。

朱元璋暗自欣慰,语气谆谆:"将来那些叔叔伯伯如果不听话,你可要有法子应对。"

"首先要以德服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他们心悦诚服。

" 朱元璋不疾不徐地说,"如果他们仍然不服,就削减封地,让他们知道谁才是真正的主子。"

削藩之策,历来是君王控制藩王的利器。

藩王势力强盛,就是皇权的心腹大患。

适当削弱,万不可放任自流。

这是朱元璋从惨痛教训中得来的真知灼见。

当年朱元璋兄弟们如狼似虎,就差兵戎相见了。

靠着朱元璋的威望和权术,才勉强维持了表面的平静。

朱允炆频频点头。

朱元璋见状,又接着道:"削了地,他们再不知好歹,你就撤了他们的藩王之位,让他们知难而退。"

"那要是还敢造反呢?"朱允炆急切地问。

"若真到了那一步,就只能痛下杀手,以儆效尤了。

"朱元璋长叹一声,语气凝重。

这便是朱元璋给朱允炆的四张底牌:感化、削藩、撤藩、讨伐。

循序渐进,步步为营。

洪武三十一年正月,朱元璋驾崩,朱允炆如愿登基,是为建文帝。

年轻的皇帝初掌大权,难免意气风发。

他万万没想到,几位叔叔竟蠢蠢欲动,对他的皇权虎视眈眈。

朱允炆没工夫循循善诱,干脆废了"感化",直奔主题。

削藩、撤藩、讨伐,他一个也不含糊。

先是发配周王朱桡于云南,随后又陆续削了齐王、岷王、代王……不到一年,五位藩王惨遭废黜。

湘王避祸自焚,凄惨而终。

这等雷霆之势,若放在朱元璋身上,必然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可朱允炆年轻气盛、少年心性,难以服众。

况且,那些被废黜的诸王,不少都是有勇有谋之辈。

区区小辈,哪里折得了他们? 反而是激起了诸王们的警觉,人人自危。

朱允炆如此雷霆手段,震慑朝野。

众位藩王人人自危,唯恐避之不及。

可有一个人,却冷眼旁观、暗自筹谋,那就是燕王朱棣。

面对朱允炆的穷追猛打,朱棣只有两条路:要么任人宰割,要么背水一战。

众所周知,朱棣野心勃勃、雄才大略。

他岂肯屈居人下?建文元年七月,朱棣假借"清君侧"之名,于北平起兵,挥师南下。

朝廷虽派兵迎战,奈何军心涣散、将领无能,败多胜少。

四年后,朱棣攻破南京,逼得朱允炆仓皇出逃,下落不明。

就这样,朱允炆轻易断送了祖父一手创下的基业,自食其果。

也许,他那时才恍然大悟,为何朱元璋要给他四张底牌。

然而,木已成舟,悔之晚矣。

结语:

古话有云:"初心易得,始终难守。"

这句话放在朱允炆身上,再贴切不过。

年轻气盛时,他只顾一意孤行,全然不记祖父教诲。

待到失势后,才追悔莫及,可为时已晚。

历史不会假设,我们也无从得知:倘若朱允炆能谨遵祖训,是否就不会有靖难之祸?

无论如何,朱元璋提出的感化、削藩、撤藩、讨伐,这四张底牌,确实有着精妙的政治智慧,值得后人细细咂摸。

反观如今,执政者固然要谋定而后动,但更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

治国如弈棋,落子无悔。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年轻人在仕途上,尤其要谦虚谨慎,切忌少年老成、自视甚高。

韬光养晦,厚积薄发,方能基业长青。

以史为鉴,永不落幕。

朱元璋和朱允炆的故事给后人留下太多思考。

权力更迭,如何平稳过渡?如何防范野心家蠢蠢欲动?这些课题,不仅古已有之,放在今天依然值得深思。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