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的宋、南齐为什么会出现“唯闻有签帅,不闻有刺史”?

鬼说天下 2024-11-21 15:50:45

对于南北朝的南朝宋和南朝齐时期的地方官制,史书有一句很有意思的评价——“唯闻有签帅,不闻有刺史”。这句话里的“签帅”指的是南北朝出现的“典签”,也就是“典签制度”。那么在南北朝的南朝宋和南朝齐为什么会出现“唯闻有签帅,不闻有刺史”的特殊现象呢?本鬼接下来说说一家之言。

了解古代史的朋友们知道,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时代背景是士族门阀崛起、主导社会和衰落。可士族门阀对皇权的威胁极大,因此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有为之主都会打击或者制衡士族门阀。而制衡士族门阀最常见的手段之一就是重用皇室宗亲,这也是三国两晋南北朝宗室多重臣的原因之一。

然而皇室宗亲势大后同样会威胁皇权,特别是在士族门阀开始走下坡路的南朝宋和南朝齐,皇室宗亲对皇帝的威胁甚至超过了士族门阀。于是从南朝宋开始,皇帝便以皇子年幼为理由在出镇地方的皇子王府之内设置“典签”一职。同样为了防范士族门阀,绝大多数“典签”都由寒门士人出任。

根据史书记载,“典签”不仅拥有处理皇子王府全部事务的权力,还会定期返回都城向皇帝汇报地方的情况,直接影响皇帝对地方官员的任免和大政方针。时间一长,“典签”在出镇皇子府的实权仅次于皇子并且越来越大。到了南朝齐,皇子的饮食起居都要受到“典签”的控制,实际地位几乎颠倒。

可能是觉得确实好用,南朝宋和南朝齐的“典签”的设置范围后来不再局限于出镇地方的皇子,而是大多数的地方州刺史府内都会设置“典签”,州刺史的“典签”与皇子的“典签”在权力上也没有差别。结果是南朝宋和南朝齐的很多出镇皇子和州刺史都被架空,“典签”成了实际上的地方最高长官。

正因如此,后世评价南朝宋和南朝齐时期的“典签制”是“唯闻有签帅,不闻有刺史”。直到南朝齐明帝时期,皇帝禁止“典签”入都。“典签”的权势开始削弱,““典签制”也在南朝梁建立后废除。另外,北朝也设有“典签”一职,但只是皇子和高官勋贵府邸的一般属官,权势远不及南方的同行们。

2 阅读: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