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鬼在前文《明朝的大航海家、“三宝太监”郑和为什么不是司礼监的太监?》中提到,明初的宦官核心机构是内官监,而不是后世熟知的司礼监,此时的司礼监掌印太监也不是“内相”。那么司礼监是如何成为明朝宦官的核心机构和“内相”的呢?本鬼接下来说说一家之言。
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废除中书省(即皇帝兼任宰相),皇权空前加强。然而权力与责任是对等的,皇权空前加强意味着皇帝的工作量指数级增长,就算是勤劳致富的朱元璋也受不了了。于是在废除中书省几个月后,明太祖正式设殿阁大学士,帮助自己处理政务。
虽然明太祖时期的殿阁大学士没有宰相的权力(主要为决策权、议政权,行政权),但后世一般将之视为明朝内阁制的雏形。经过建文帝、明成祖、明仁宗三代的发展演变,殿阁大学士正式演变为拥有议政权(票拟)和行政权(兼六部衔)的内阁制,只有决策权属于皇帝。
到了宣德年间,皇帝单独控制决策权都有些吃力了。因此明宣宗在宫内设置教育宦官的内书堂,培养宦官制衡朝臣。明宣宗将部分决策权(批红)交给了这些受过教育的宦官。宦官以此获得了制衡内阁对抗的权力,而掌握批红的机构就是宦官核心机构,其长官就是“内相”。
因为司礼监的本职工作之一是管理宫廷字画,所以教育宦官的内书堂便设在司礼监之内,宦官在内书堂接受教育后也是先进司礼监。如此一来,受过教育的宦官大多集中于司礼监,批红自然落入司礼监之手。司礼监就此成为明朝宦官的核心机构,掌印太监也就成为“内相”。